方案
该危岩崩滑体规模约7.2万m3,块石单体巨大,稳定性差,经多次实地踏勘并结合以往经验,拟确定主要采取爆破方式,释放灾害体应力,让其坠落坡下,然后清除废石的排危方案,消除地质灾害安全隐患。
3.3 治理方案分项工程设计
(1)防护挡墙及泥土缓冲平台工程
为防止爆破后危岩体倾斜而下,冲击居民房屋,需进行前期防护准备工作。根据现场情况,拟确定在灾害点前缘与居民房屋之间修建防护挡墙,然后充填泥土垫高,形成缓冲区域,预备接纳爆破后下坠的危岩块石。
拟建的防护挡墙长90m、高5m(地面4m,地下1m,基础持力层嵌入基岩),断面为梯形(上宽1.0m,下宽2.0m),工程方量675 m3。
充填泥土取自灾害点右侧土坡,距离500m以内,预计土方量为8000m3。
(2)爆破:定向、分序爆破
(具体实施方案由爆破专业队伍提供)。
(3)清除危岩块石
爆破作业完成后,初步估算需清除块石约18000m3。
(4)创面清理加固
危岩崩滑体清除后,需对创面进行清理加固,清除不稳定块石,填补岩腔,再造稳定边坡。清理加固面积约8000m2。
(5)道路建设
为保证排危工作的顺利开展,需修建通往排危现场的道路,估计拟建道路长500m,宽4m,路面铺10cm厚碎石。
(6)取土区外挡墙
方案设计利用取土区形成的空腔,堆放废石。拟在取土区外侧修建挡墙,以规范废石的堆放。该挡墙长120m、高5m(地面4m,地下1m,基础持力层嵌入基岩),断面为梯形(上宽1.0m,下宽2.0m),工程方量900m3。
(治理工程布置平面及剖面见图3)。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南岳庙乡三板桥村危岩崩滑体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灾害点安全隐患重大,险情紧急,其险情已基本不受降雨影响,随时有可能发生重大地质灾害,应及时予以治理。
参考文献
[1] 张勤,陈志坚.岩土工程地质学.黄河水利出版社.
[2] 潘宏雨,马锁柱,刘连成.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
[3] 骆银辉,胡斌,朱荣华,普兴如.崩塌的形成与防治方法.西部探矿工程.
[4] 陈洪凯,王蓉,唐虹梅.危岩研究现状及趋势综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推荐访问: 隆回县 南岳 岩崩 板桥 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