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医学的低温等离子体是指气体温度在20°-150℃范围的等离子体,大多具有功率低、气体温度低、高能电子百分比高的特点。气体温度在20°-60℃的等离子体能直接与活体组织接触,等离子体与活体细胞的相互作用能加快纤维细胞的繁殖,促进人体伤口愈合。气体温度在60°-100℃的等离子体主要用于外科手术中的伤口凝血、剥离感染的活体组织等;100°-150℃的等离子体主要用于外科仪器及器械表面的消毒,失活物体表面的病毒和真菌等。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医学研究以及卫生保健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医治疾病的方式,广泛地取代了传统的依赖化学药品的医疗方式,节省了购买、运输、储存、分配化学药品的成本。特别是它在失活病原体方面的成就,解决了常见的微生物抗药性问题。本书的编者和作者都是不同学科领域中研究等离子体医学的专家,本书是第一本从多个学科领域的视角探讨等离子体医学的专著。
本书共13章,分成两个部分:第1部分是“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细胞生物学和污染导论”,含第1-5章:1. 引言;2.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的原理;3.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光源;4. 基础细胞生物学;5.污染物。第2部分是“等离子体生物学和等离子体医学”,主要介绍等离子体的医学应用,由6-12章组成:6. 公共卫生保健的挑战;7. 用等离子体去除物体表面的污染;8. 用等离子体清除气体和液体中的污染;9. 等离子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原核生物;10. 等离子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真核生物;11. 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伤口愈合;12. 等离子体剥离、凝血和牙科医术,特别介绍了等离子体有效失活牙菌斑去除龋齿或牙体感染的试验结果。书的末尾有主题索引。
本书第1编者拉若斯博士是美国Old Dominion University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激光和等离子体工程研究所所长、IEEE会员。2000年他曾获得IEEE千禧年奖章,2010年他获得等离子体医学国际学会首届奖。其他编者及各章作者的简介列在本书目录的后面。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医用等离子体技术,适宜于研究生、物理学家、工程师、生物学家、医务工作者以及生物化学家作参考书。
刘克玲,退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推荐访问: 等离子体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