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会计美学是会计领域的一个新课题,是研究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会计活动和获得会计信息时,所产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的一门学科,是从精神层面研究会计功能的学科。目前国内外对会计美学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本文主要研究什么是会计美学、我们需要不需要会计美学、如何构建会计美学的理论框架等问题。笔者认为: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会计实践中必然会产生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会计美学就是对这些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的理论提升和系统凝练,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关注会计的实用价值和科学使命的同时,应该从审美的角度研究会计美学的规律,探索会计的真实美、平衡美、对称美、秩序美、结构美、简约美、统一美、和谐美,构建系统的会计美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 会计美;会计审美;会计美感;会计美学
七十多年前,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文中非常形象地谈到美与审美。他举例说:对于同样一棵古松树,商人、科学家和艺术家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态度——实用的、科学的和美感的。木材商看到这棵古松,想的是做什么用,值多少钱;植物学家看到这棵古松,观察的是它的植物习性,生态特征;画家看到这棵古松,则是欣赏它的颜色线条,气概神韵。他说:“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朱光潜《谈美谈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第15页)。
由此我们联想到会计。从美学的视角看,会计美不美,关键在于我们有无那双审美的眼睛。
一、会计美学是什么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从美学的学科性质来看,它属于哲学范畴。哲学的特点是从总体上研究问题而不是研究局部的具体问题,这是哲学之所以为哲学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样,美学所研究的是人们对待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的整个态度,整个人生的审美价值,是从整体来研究美和人生。人类先有审美意识,继而产生美学思想,再而形成系统的美学理论。美学思想的产生是审美意识向着理论形式方向发展的标志,而美学则是美学思想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里程碑。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于其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即研究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研究各种形态和各种范畴的美。
理论界公认的美学始祖是18世纪德国的鲍姆嘉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他在1735年发表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提出了一门新的学科Aesthetica,人们称之为“美学”。鲍姆嘉登以后,以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不断扩展美学的研究范围,丰富美学的研究内容,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美学体系。19世纪中叶,费希纳、丹纳、叔本华和尼采等哲学大师突破了传统的思辨性美学,创立了实验主义、直觉主义、表现主义和印象主义等新的美学流派。20世纪,美学研究越分越细,流派众多,思潮林立,出现了心理学美学、人类学美学、发生学美学、语义学美学、分析学美学、现象学美学、解释学美学、接受学美学、解构主义美学、科学美学、技术美学、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等等,美学研究领域异彩纷呈,欣欣向荣。
会计美学是研究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会计活动或获得会计信息时所产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的一门学科。同样的会计业务和会计事项,不同的会计审美主体站在不同的角度所产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是不同的,所形成的活动结果也是有差异的。如果从“实用”的角度分析判断会计,会计无非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活动——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判断会计,会计则是一种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的管理行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如果从“美感”的角度分析判断会计,会计则是用标准化的商业语言解释五彩缤纷的经济世界的一种艺术活动——会计是一门艺术。
会计美学研究不能跳过会计的概念。如何定义会计,因学者们认识的角度不同,而在国内外曾经有过且现在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和分歧,美国会计学界一直有会计是一门科学,会计是一门艺术,会计是一种工具,会计是一种特殊信息服务,会计是一种服务活动,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等不同观点的争论;国内会计理论界主要有管理方法论、管理工具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等观点,其中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为理论界长期坚持的主流观点。近年来,国内会计界有学者提出了“艺术论”的观点。笔者认为,会计究竟是一种管理活动,或是一种管理工具,或是一个信息系统,或是一门科学,或是一门艺术,或是一种工具,或者兼而有之,关键在于学者们站在什么角度进行思考。
会计美学的存在,有赖于会计“艺术论”的观点。国外在六十年前就产生了会计是一门艺术的观点,而且是当时的主流观点。会计“艺术论”因把会计的本质视为“描述性艺术”而得名。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艺术家通过个人的创造性技巧和经验,表现其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对于会计而言,其“艺术”性就在于强调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技能,在处理会计事项和分析会计活动品质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技巧和具有美感的能力。尽管会计可以用数学模型或逻辑法则来表现,但在对会计信息进行记录、归类、加工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活动中,人为因素占很大的比重。在会计法规(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所允许的范围内,会计信息使用者所获得的会计信息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信息提供者——会计师个人的偏好,也就是说在允许存在多种会计政策选择时,由于会计师对会计政策的个人偏好,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这种意义上讲,会计是一门“艺术”。曾经担任美国会计师协会主席、美国会计实务界领袖人物的乔治·梅(George May)认为:“会计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门具有广泛和多种用途的艺术”(《财务会计:经验总结》1943第189页)。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名词术语委员会于1953年8月发表的第一号“会计名词公报”将会计定义为:“会计是用独特方式并以货币对至少部分具有财务特征的交易和事项进行记录、分类和汇总,并对结果予以解释的艺术”(艾哈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会计理论》第四版 钱逢胜等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第31页)。英国《大百科全书》1980年第15版中有一条对会计的解释是:“会计是一种艺术(Art),它记录、分类和总结一个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结果”。国内只是在近年来才有人从艺术的角度观察会计,产生了会计“艺术论”的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是张连起博士。张连起博士对会计有一个比较精辟的描述:“如果说会计是科学,那么只需构建一个模型,或画出一条曲线,即可验证。如果说会计是艺术,那么只需烘托出剧场效果,或是绘画效果,即可诠释。如果说会计不是科学,那么无数会计研究者的劳动就失去了庄重,会计实务也就缺少了精致;如果说会计不是艺术,则会计的魅力——估计和判断荡然无存。会计离魔术的距离将越来越近!不妨认为会计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吧。搞研究的,大抵要具备科学家的精神;搞实务的,不免要捎带上艺术家的思维;如果既不科学也不艺术,那确是糟透了。娶个科学女神,嫁个艺术王子,就是会计!”(张连起《左数字 右人文》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第93页)。
推荐访问: 美学 若干 思考 会计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