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伤是皮肤对日光照射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
皮肤接受了超过耐受量的紫外线(以中波紫外线UVB为主)过度照射后,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吸收大量的紫外线,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光生物化学反应,局部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等。这些物质弥散入真皮,就会引起血管扩张、细胞浸润等炎性反应,从而引起表皮、真皮的炎症反应,比如会出现红斑和疼痛感。红斑是由于血流大量涌向被感染发炎的皮肤而造成的,一般在暴晒后4小时甚至长达8~24个小时后,皮肤上便会产生红斑。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关于晒伤的分子信号。这种信号来自于皮肤细胞,当皮肤受到中波紫外线照射时,核糖核酸的一种特殊形式“微小RNA”即被损坏。被损坏的微小RNA能释放这种分子信号,并激发邻近的健康细胞,引发炎症。而这整个过程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身体顺利地移除被阳光损坏的细胞,因为这些细胞有可能会发生癌变。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医学教授理查德·加洛说:“我们的皮肤细胞可以检测到已死的、受日光伤害的细胞,这些细胞会释放RNA受损信号。当然,人类身体内还会有其他因素也有可能在皮肤晒伤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但受损的RNA可以被看成是晒伤的分子标记。”
这一研究结果对晒伤后的医疗有重要意义。比如,皮肤疾病牛皮癣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接受紫外线照射,但它同时也会提高皮肤癌的患病风险。如果人为地刺激某些特定的RNA分子,或许可以代替紫外线疗法,既可产生相同的疗效,又能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此外,一些人会对阳光非常敏感,即使只受到微量紫外线照射,他们的皮肤也会在细胞开始损坏之前就产生灼烧感。对这些人而言,如果尝试去阻塞他们体内微小RNA的通道,也许就能帮助治疗并降低他们的炎症发生率。
这种分子信号产生作用的过程是人体机体自我愈合和剥除受损细胞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就是说,晒伤后的炎症反应是人体自身对防晒采取的正常措施。
(摘自《羊城晚报》)
推荐访问: 会被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