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高校篮球课教学方法浅析

高校篮球课教学方法浅析

时间:2022-04-09 10:09:57 来源:网友投稿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 新乡 453600)

摘 要:篮球运动是大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同时也是教与学双边统一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弊端已经突显出来。笔者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各种篮球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经研究发现,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体育游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教学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篮球课,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

1.前言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加入健康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为高校的篮球教学提供了更大的改革空间。为此,我们应当重新认识高校篮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围绕高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篮球运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更要通过篮球教学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使篮球运动真正成为学生最受欢迎、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课程之一,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做贡献。

2.篮球教学的指导思想

高校篮球教学贯穿“以人为本”的理论有许多体现形式。其中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体现尤为突出。以学生为本,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针对基础较好,已掌握一定基本技术的学生,可以安排对抗练习,可以让学生各取所需,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的对抗练习,以增强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篮球技能和增强体质。

3高校篮球课教学法

3.1体育游戏教学法

当学生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尚未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时,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体育游戏可以逐步将体育教学的内容融入体育游戏中,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创新性特质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应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以利于完成最终的体育教学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去设计游戏,以此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和技能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篮球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任务与要求,积极的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篮球教学具有相当影响作用的游戏,以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但是,游戏的选择要遵循学生的生理机能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当控制游戏的负荷和其在篮球课中的比重。游戏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形式要力求多样化,根据季节的变化控制好强度,游戏的组织要周密,及时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选择合适的时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品德教育,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和锻炼的习惯。

3.2比赛教学法

在篮球课中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能动性,学生对篮球运动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能给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大脑处于良性兴奋状态时,最有利于学会各种运动技能,因为任何技能从神经生理学的观点来解释都是条件反射,而当大脑在良性兴奋状态时,最有利于这种条件反射暂时性神经通路的形成。可以说,当一个人正聚精会神处于迫切渴望学习的心情时,也就是大脑处于良性兴奋状态的时候,其学习效果最佳.而比赛教学法恰恰可以提高兴奋性使大脑达到良性兴奋的作用,所以将比赛教学法运用到普通高校篮球课教学中,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巩固和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道德意志品质以及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3.3分层次教学法

在高校篮球课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在教材设置上强调因人而异,不搞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而消除由运动水平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使学生各尽其能,为实现自己的锻炼目标而努力。同时解决了教学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进一步深化,这样就打破了长期以来以行政班或技能素质相差较大又混合上课的旧模式,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目标、内容、速度、方法上的不同要求,使教与学更好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热情,让学生的潜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使其身体与心理素质方面得到充分锻炼,达到督促学生在校期间主动从事体育活动,尽快掌握篮球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应用分层次教学法时,每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要力求合理,不能过高或过低,尤其对于较低层次的学生,既不能太容易,又要使他们通过自身刻苦努力能够完成教学要求,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

3.4任务驱动教学法

篮球课的传统教学基本上是全体学生在一起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再练习、纠正错误、巩固提高,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认识、记忆和复现所学技、战术知识,这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任务驱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习上,学生知识的获得,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主要是靠自身实践得来的,而不是靠教师单一的“灌输”。篮球课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认识、记忆和复现所学技、战术知识,学生之间缺少相互交往,而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主要是自主和合作学习,学生要完成一个任务,除了上课接受教师的辅导外,更多的是课内、外自己练习,更需要相互配合和鼓励,这就加强了学生间的相互联系,容易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长期坚持可以培养學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3.5研究性学习教学法

研究性学习和高校篮球课的整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一个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组织的一种开放性课程,使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科学,体会发现,体验创造,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中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可以直接利用高校篮球课进行自学,在学生和篮球运动之间能建立较高级的交互作用,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下和教师一起进行篮球技能和规范技术动作的学习。 --!>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体育游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教学法。

当学生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尚未达到一定成熟程度,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技术和技能,可以采用比赛教学法进行教学。分层次教学法适用于学生技术水平具有差异性的群体。任务驱动教学法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教学法用于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

4.2建议

高校的篮球教学应根据篮球运动来源于游戏的特质,重新开发和挖掘其现代人所需要的休闲,强化休闲能,强调篮球活动的游戏性、娱乐性,弱化竞技性。同时,篮球教学应充在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将篮球运动的健身、 保健、休闲等观念变成学生的自觉意识,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自觉锻炼身体的行为模式置于掌握系统的运动技能之上,从而养成科学锻炼和休闲的健康行为习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守旺.谈体育游戏在篮球中的作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143-144.

[2] 杨兵,朱宏伟.比赛教学法对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6):140-141.

[3] 童俊杰.高校篮球专项选修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21):224-225.

推荐访问: 浅析 课教学 篮球 高校 方法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