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梵净武陵: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考析

梵净武陵: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考析

时间:2022-04-12 08:13:3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武陵山主峰梵净山位于贵州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是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的分水岭,覆盖贵州、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和桂北地区。通过考古发掘和发现,所有生命的生存和进化过程,都可以在这一地区找到重要证据和最具代表性的化石标本,由此认为梵净—武陵地区是“世界古生物的摇篮”,“世界最早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起源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最早发祥地。

关键词:武陵地区;考古发掘;文明发祥地

中图分类号:K883/8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18)01-0121-11

Abstract:Located in the Boundary area of Yinjiang,Jiangkou and Songtao,Guizhou province,Fanjing Mount, the major peak of Wuling Mount, is the watershed between Wujiang and Yuanjiang river systems, covering parts of Guizhou province, Chongqing province, Sichuan province ,Hubei province ,Hunan province and north of Guangxi province. Significant evidence and representative fossils of the existence and evolution of life were discovered by excavation in this area,thus Fanjing——Wuling Area is regarded as the cradle of ancient creatures, the earliest gene pool in the world, the origin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birthplace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Key words:Wuling Area; Excavation; birthplace of civilization

一、人类起源的摇篮

梵净山位于贵州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的分水岭,其最高峰凤皇山海跋2570米,次高峰金顶海跋2473米,以梵净山为主峰的武陵山脉亘绵蜿蜒于贵州、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和桂北地区,这里是世界最早的生物基因库和地球生物与人类起源的摇篮,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在方围几百公里的梵净山腹地及其紧邻地区不仅发现有从元古代19亿年至5.7亿年前,到古生代(距今5.7亿至2.3亿年前),到中生代(距今2.3亿至6 700万年前)至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地质时期(距今6700万年至200万年前)的数十种多门类、多种属的古生物化石群(其中包括距今6亿年前即寒武纪以前就已开始出现的10个门类,72个属,110余个种的“凯里动物群”及2亿余年前三叠纪中期的“贵州龙”动物群化石);而且还发现有距今250万年至一万年以前极其丰富的古人类化石和古人类文化遗存。①

以梵净山为主峰的武陵山脉,是中华大地在14亿至10亿年以前的元古代从海面抬升起的“古陆”高地。地质和古生物地理学家们考证:梵净武陵地区的地质基础形成于距今24亿至5.7亿年前的元古代之“震旦纪”前期。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它经历数度显著的地质构造运动、地壳变动和冰川进退的“洗礼”,形成了千恣百态、蜿蜒起伏、重峦叠嶂的山岳冰川地貌,江河湖泊星罗棋布,山地平川、流云飞瀑交映生辉的天然景观。加之它位于北纬26°—34°之间,恰好处在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能充足,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极其优越的地理生态环境。从而使这里成了古老的陆生高等动植物起源、繁衍和进一步分化、发展的乐土,成了世界最早的生物基因库和地球生物与人类起源的摇篮。[1]

近几十年来,古生物地理学家们在梵净山腹地及其紧邻地区以及贵州清水江和湖南沅水流经的武陵及其五溪地区,不仅先后发现了十数亿年以前的生物化石群和几百万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以及几十万年到一万年以前的千百个古人类文化遗址;而且还发现了门类和种属繁多的百万年、千万年乃至十数亿年以前的珍稀动植物活化石。如在黔东的瓮安和江口县发现了元古代中期至震旦纪(距今12亿至5.7亿年前)以底栖多细胞藻类和大型带刺疑源类为主,包含有丝状、球状藻类、后生动物休眠卵、胚胎及动物硬体的多门类生物化石群和以宏观藻类、细菌、疑源类为代表的20多个属种,绝大多数为真核生物的微体化石。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朱茂炎研究团队还在瓮安古生物群中发现了一枚保存完好的6亿年以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取名为“贵州始杯海绵”),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早、最可信的原始动物实体化石。殷宗军认为贵州始杯海绵化石的发现将海绵动物的化石纪录“向寒武纪之前(即始于5.7亿年前的古生代)推进了6千万年”。

此外,地质古生物学家们还在剑河、台江发现了古生代早、中寒武纪(距今5.2亿至5.12亿年前)的节肢动物和水母等12个大门类120多个属动植物化石群,如三叶虫、微网虫、奇虾虫、有孔虫、放射虫、介形虫、珊瑚、海胆、海百合、盘水母、拉氏螺和海绵等等;在思南县英武溪、龙马溪和石阡县雷家屯香树园等处,发现了古生代奥陶纪、志畄纪四期(即5.12亿至4.17亿年前)的鹦鹉石燕、始石燕等,我国迄今最低层位的石燕贝族、腕足动物化石;在印江发现了奥陶纪、志畄纪时期的斯兰贝、小轭螺贝、北塔贝、肋房貝等;在石阡、印江、思南、凯里等县市发现了志畄纪地质时期的孔笔石;在三都等县发现了古生代泥盆纪地质时期陆生的裸蕨类植物;在施秉县发现了新生代新近纪(即238万至181万年前的新生代)的短齿兽、腹足类(含口盖)、介形类和轮藻、孢粉等生物化石;在清水江下游的沅江流域和渝东酉水上游的黔江县山阳岭,发现了中生代三迭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等地质年代(即2亿至1亿年前)的大量恐龙化石。

推荐访问: 发祥地 中华文明 最早 梵净武陵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