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勘测手段的技术要点

勘测手段的技术要点

时间:2022-04-12 09:58:4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水工环地质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统称,主要是面向地下水资源、工程建设、自然环境相关的地质的勘测工作。改革开放后,我国将科技视为第一生产力,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应用在我国各行各业,其中就包括水工环地质勘测。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勘测难度大,通过高科技的引入,提高了勘测效率及勘测結果的精确度。本文将对水工环地质勘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勘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地质勘测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而我国传统的地质勘测技术已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地表水源的污染与破坏、浅层地下水的开发,使得水文地质的勘测不得不更快地发展;人口的暴增与城市化,使得工程地质勘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基于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提升,使得环境地质的勘测也走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因此,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的提升势在必行,如此才能为多方面工作打好基础,共同推进我国政治、经济、环境保护高效发展。

一.当前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我国目前水工环地质勘测中存在的主观问题较多,如勘测团队专业性欠缺,调查能力难以满足需求,队伍中人员能力水平分布不均,主力军往往是年龄较大的老师傅,他们虽有丰富的经验却缺乏对高新技术的了解,欠缺创新精神,而新生力量缺乏着实战经验,他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往往是纸上谈兵,这造成了技术人员能力上的断层;经费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水工环地质勘测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专款专用和企业投资,缺乏公益性,且部分款项的使用缺乏战略规划,使得项目小型化、零碎化、易发生叠合;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难以对成果进行量化。

水资源污染向来是我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水资源污染已经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若不得到合理的整治,地下水平衡被破坏,长此以往水质问题会愈演愈烈,因此水文地质工作者需要加强对水文地质的管理工作,强化供水设施的建设。

比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具有隐蔽性,且治理难度大,危害程度大。常见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地震的监测均属于工程地质勘测的范围内,工作过程中应统筹监管,重点勘测。

环境地质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且隐形的,勘测过程中要注意前瞻性,在开发之前对区域内环境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评估,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加强重点区域的防护工作[1]。

二.水工环地质勘测中的技术应用

1.GPS技术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现已广泛应用在水工环地质勘测中,比起传统的人工勘测,GPS勘测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和人工投入,而获得的数据却更全面且准确。GPS利用三颗人造卫星即可实现对全球的地质勘测,首先在勘测地建立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在基准站安置GPS接收机,同步卫星将信号发射到基准站由接收机进行数据收集,经信号模拟化—数字化转化,由基准站可以给出所需的实际坐标[2]。

2.GPR技术

GPR是探地雷达或地质雷达技术,与GPS以无线电传输、接受信息类似,GPR通过电磁波来传输、接受信息。该技术需要在地面建一个发射天线,发射天线向地面发送电磁波,利用声呐原理对地下地质结构进行勘测。GPR技术以点源勘测,虽全面性不如GPS,但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更高、图像更加细致清晰,已被广泛应用于地下覆盖层厚度探测和基岩面起伏情况探测中。因其点源探测的特性,只适用于短程勘测,但是目前分辨率和精确度最高的物理勘测手段。在水工环地质勘测过程中,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地下地质勘测、水库等大型建筑深层勘测等。

3.RS技术

RS即遥感技术,RS也是应用电磁波原理通过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收集处理。近几年,RS技术已经由单一波段发展到多源遥感,同时也配备了多元模型的分析手段,目前主要被应用于环境地质勘测与园林城市建设中,取得了非凡的成绩[3]。

4.TEM技术

TEM技术即瞬变电磁法,最早用于航天航空中探测太空物质,目前我国还未能推广使用,主要用于金属矿石探测,目前也逐渐被应用于工程地质勘测和环境地质勘测,期待有好的效果。TEM技术利用了电磁设备的回线作用,将电磁波以脉冲的形式发送至地下,当电磁波遇到电性不均匀物质会产生异常的二次涡流场或不均匀体涡流场,由此,可以判断地下地质形态。TEM技术的应用主要有电偶源法和垂直磁偶源法两种方法,其中垂直磁偶源法应用更广,其勘测精度更高,对于陡峭地质仍有良好的敏感度,不易受装置耦合噪音影响,受地形影响程度轻微,适合悬空环境作业。

5.RTK技术

RTK技术即实时动态差分法,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可以获得厘米级的精度,常用来降低卫星数据中载波相位的误差和残余误差。RTK采用差分法将载波相位的误差控制在1cm之内。其原理是,在基准站内安置一台接受设备,并在流动站案子多个相同的接受设备已实现对卫星信号的同步接受,工作人员对这些同步信号进行比对分析并配合GPS将校正的数据传输到流动基站,以获取流动基站的准确位置。RTK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预测、环境污染监测等多方面。

6.水质测试技术

前面所述的监测技术均是基于物理原理,而对于水质、地质元素组成等信息还需要辅以化学手段得以获取。水质测试技术也不是独立的化学分析手段,其中也包含一些物理手段,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充分利用物理分离技术、化学分析技术和分析仪器,对水质成分进行检测分析,这需要分析工作者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技术,将物理手段与化学手段巧妙结合,获取更准确的水质信息[4]。

依托于科技的发展,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比起上世纪中期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人们对于矿产和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又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新时代的水工环地质勘测要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这需要更科学合理的手段。新时代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的开发需要地质学与生态学的高度结合,新世界学科发展的特点就是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打破学科间的界限,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汪智强,刘振荣,王璐.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19.

[2]张春.试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J].江西建材,2015(02):213.

[3]李岩.论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的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

[4]李伟,何应彬.论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的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95.

推荐访问: 勘测 要点 手段 技术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