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谈教师如何补齐综合素养短板

谈教师如何补齐综合素养短板

时间:2022-04-13 08:15:50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新时期的教师要不停地学习,通过学习顺应时代的变化,以便更好的满足学生的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来扩充自己的知识,也唯有这样老师才能及时地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学生在思考什么,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丰富的学识。

关键词:综合素养  小学科学  学科教学

我们应当如何来看待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所起的作用呢?我们可以从教育生态所处的两个阶段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将互联网广泛介入教育作为分割点,可以将教育环境分为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生态(有时也称教育1.0)和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无边界、开放的教育生态(有时也称教育2.0)。在这两种教育生态环境中,我认为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影响是不同的。

一、在传统封闭的教育生态环境下,教师的综合素养必须显著高于学生

在该教育生态下,教师是课堂的唯一组织者、主导者,是知识的输出者和贡献者,为使知识能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好的实现单向传输,教师的综合素养在面对学生时必须要有足够的优势,方能更好的形成知识权威,对知识形成垄断,以便更好的确立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更有利于学校、班级的管理。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拉升信息量长板,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确保优势地位。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开放教育生态,教师的综合素养可以与学生的综合素养相伴提升

(1)加强自身学习,补齐知识短板

多数情况下,无论你是小学科学教师还是其他科目的专任教师,可以断定你都只具有某一特定学科的专业背景,但通常你所任教的学科不仅仅只涉及这一单一专业知识,这就使得你在面对你的课堂教学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知识信息短板,比如:我的专业为物理学,对牛顿力学、电磁学、电动力学、热力统计、天体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等了如指掌,但就我所任教的科学学科而言,其所涉及领域虽不及这些高深,但是广度却遍及物理学之外的化学、生物、地理、生态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你需要补齐你学科背景之外的知识短板,但这并不难,你只需要积极参加学科培训,学科教学的交流展示便可以轻松补齐。

(2)巧用社会资源,补齐实践短板

几乎所有学科教师无不面临这样的问题:因长期身处课堂教学中,少有参与社会、亲身实践,这些也会成为你学科教学的短板,在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我们可以尝试运用社会资源,专业人士加盟科学课堂,通过实践的检验,我们认为做法是可行的。

1.邀请专业家长进科学课堂。学生家长从事各行各业,尤其在深圳,很多家长更是所涉领域的佼佼者,他们虽然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技能培训,但他们拥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让他们在与学生分享交流时仍然能够流畅自信。比如,在学习环保主题后,我们邀请环保专家(四年级学生家长),做了《hello,红树林》的主题交流,分享了深圳当下对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和效果,让孩子们可以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在学习了垃圾分类处理后,邀请生物发电高级工程师(六年级学生家长)到校交流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如何分类回收,最后如何实现焚烧发电等,家长甚至邀请学生们利用周末时间到垃圾焚烧厂参观学习。

2.邀请科学家进科学课堂。经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科学家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一个存在于科学书中的符号,或者是当一条结论需要学生记住的时候,老师搬出来的救兵,这样可以增强某条结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所以在学生眼里,科学家是一种神一样的存在,或者说压根就不存在,这样又如何才能树立学生长大做科学家,投身科学事业的远大目标呢?因此,经过多方努力,我们联系到了“中科院退休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将科学家从学生的书本中请到学生们面前,与孩子们面对面的交流,交流科学家的日常工作,以及他们工作的进展,消除了科学家在孩子们心中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让他们知道,原来科学家所做的事情也是脚踏实地的,从生活实际出发的。

(3)与学生同行,鼓励学生做知识的生产者

学校往往不缺乏學习的佼佼者,有些时候,我们在课堂上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对学生学习中的领航者施压,比如课堂中常见到的现象有:为了给予多数孩子以思考的时间,故意不让他回答或直接忽略他的举手示意;有时,又把他塑造成为一个关键时刻的英雄。比如,在数个学生回答后仍然没有清晰的答案时,请他来总结发言。其实这些孩子并非都是做足了课前预习才在课堂上表现得如此优秀,而是他们的元认知体验和掌控都高于同年龄的学生,他们已经不甘于接受、获取知识了,他们更希望能参与知识的生产。

我有一个学生叫易凌锋,四年级的时候,我接手了他们班的科学教学,科学老师通常还要兼任本班的科技教师,我发现这名学生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被忽略,不举手甚至放弃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后来他告诉我,这样的做法是为了不要在课堂上表现的太优秀而失去更多的朋友,在这单纯的想法背后隐藏的是他与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理解的两个世界。他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从手用鼠标出发改装脚用鼠标,给手残疾的人群使用。后来他又自己动手制作智能门禁系统,对物联网开始了研究。现在的他正在为少先队员解决烦恼,他注意到有些小队员的红领巾十分皱,戴在脖子上不够严肃,因此近期他正在研制一台能瞬间让红领巾平整的设备。像易凌锋这样的孩子在学校还有很多,他们就是典型的希望参与知识生产的学习型学生,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的做法应该是与其一同前行,鼓励他生产并分享知识。

我们不可避免的处于“互联网+教育”的新时期大背景下,这是一种开放的教育生态,我们教师将不能,也不可能在面对学生时仍具有很大的优势,那么,我们就应该顺应时代变革,努力张开双臂,拥抱、迎接由此而产生的新的教育资源,并很好地运用它们,我们还应当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也有权利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参与知识的分享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吴胜喜.精心设计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2):118-119.

[2]余婷.论STEM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综合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144-145.

推荐访问: 素养 补齐 教师 短板 综合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