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神十会天宫

神十会天宫

时间:2022-04-15 08:34:08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馞^]yiy__}iiiV计划,空间站将包括三个舱段: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基本构型为T字形,核心舱居中,两个实验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前端设两个对接口,接纳载人太空船对接和停靠;后端设后向对接口,用于货运飞船停靠补给。飞船绕飞以及在绕飞基础上的交会对接将为空间站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绕飞需要飞行器多次变轨,这比之前进行的交会对接更有难度,也更具看点。

武平介绍说,应用性飞行是相对以验证技术为主要目的的试验性飞行而言的,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飞行任务目的不同。截至目前,我国开展的历次飞行任务主要是以考核和验证技术为主要目的,比如神八和神九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考核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交会对接功能。而本次任务中,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主要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往返运输服务。二是飞行产品状态的不同。飞船和火箭经过神八和神九飞行任务的考核和验证,功能更加完善、完备,性能更加稳定,由神舟飞船和“长征二F”运载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开始进入应用飞行阶段。

今年上半年俄罗斯“联盟”飞船先后3次与空间站实施快速交会对接。使用快速对接模式有两大好处:一是宇航员在出现失重感时已经快要抵达目的地,这使飞行变得更加舒适;二是可以将科研用品,特别是生物制剂尽快送到空间站,这对某些实验来说非常重要。一名前往国际空间站工作的俄罗斯航天员称,鉴于抵达时间大大缩短,可以考虑把冰淇淋带到空间站上吃。但快速对接也对追踪飞行器的测控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发射窗口的选择增加了很多约束条件。这次神十任务仍然采用与神八、神九一样的两天对接模式,但后续将根据中国空间站建设需要,开展快速对接技术的研究应用。

神舟十号飞船6月13日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当日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

据了解,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积累经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太空授课、给天宫一号换地板等任务。

此次飞行任务中,飞行乘组为两男一女,延续了神舟九号新老搭配男女组合的模式。女航天员在中国载人航天任务中的重要性也再次凸显。

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组成,聂海胜为指令长。聂海胜曾经圆满完成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经验丰富。张晓光是1998年选出的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两名男航天员互为备份,均具有飞船驾驶、组合体管理、手动交会对接、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处置能力。女航天员王亚平曾经与刘洋一起进入神九任务备选名单,她在神十任务中担任太空授课的主讲。

T型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钢球。轻轻将小球拉升到一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T型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6月20日上午10时,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我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开讲。王亚平主讲,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摄像,地面课堂设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3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地面课堂活动,全国8万余所学校6000多万名师生同步收看。这样一堂特殊的基础物理实验课,虽然老师和学生距离遥远,但整堂课精彩纷呈,学生掌声不断。直到40分钟的上课时间结束,学生们也没有像过去一样急匆匆跑出教室玩耍,许多学生依然举着自己的手,因为他们还来不及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除了单摆运动的实验,航天员还通过质量测量、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他们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此次太空授课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的教育类应用任务,体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理念,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航天、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

天宫一号作为载人航天空间应用实验平台,自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飞船返回后,即转入长期在轨运行。其间,天宫一号按计划完成了在轨维持、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巡检和定期状态评估等工作,进行了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探测、复合胶体晶体生长三个方面的科学实验,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林业、农业、油气、矿产、海洋、城市热岛、大气环境探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原先在天宫一号上,只有蹬“自行车”锻炼的一块是硬地板,神九航天员返回地面后反映,走在硬地板上感觉更舒服,也更容易控制姿势。于是神十航天员就多了一项“换地板”的任务,这也是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人工维修”。

6月14日,北京飞控中心向航天员下达了开展内装饰材料更换试验的指令。3名航天员身着蓝色工作服,拆除了天宫一号原来铺设的软质地面材料,换上了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专家介绍,更换硬质地板,更加有利于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保持身体稳定。由于没有重力,在天上完成同一类型的操作,消耗的时间比地面上要长。

神舟十号搭载的3名航天员在太空开展了为期15天的旅程,这也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创造了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纪录。

15天对于地球上的人们来说,生活可以过得丰富多彩,听音乐、发微博、唱歌、吃美食……但是,太空上的生活是否也是如此充实?3名航天员在太空中将如何度过?

神十航天员的食品与此前最大的区别是根据航天员的口味进行个性化定制,在神九的基础上,增加了新鲜水果、小米粥、酸奶等。

单从酱料一类看,神十的酱料比神九多一款,神九带上天的酱料有海鲜酱、叉烧酱、川味辣椒酱、番茄酱和泰式甜味酱。而神十的酱料是根据3名航天员的口味定制的,通过改进工艺提高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

在包装上,去年的酱料类似方便面的包装,每一袋为一次性使用;今年的包装更为人性化,类似牙膏状,拧盖挤出酱料即可,不会喷撒,便于保存。此外,3名航天员还把航天饮用水带上太空,这种航天水可直接饮用,在常温下可保质12个月。

此次最引人关注的是豆沙粽。端午节当天,虽然航天员不能在地面上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但却能在太空和队友一起吃豆沙粽。这种豆沙粽为真空包装,每袋为80克,常温下保质期为12个月,需加热食用。包装内还带粽叶,粽子味道香甜可口。饭后,航天员们还可以再来一些甜点。此次航天员饮食中就包括冻干冰淇淋,它摸起来非常硬,呈白色,吃着非常脆,还能吃出牛奶的味道。

在天宫一号里,神十的航天员们可以在笔记本电脑上看电影,还可以上网发邮件,并且能发8兆的附件。这主要依靠太空中的中继卫星来完成。能与地面双向视频,在太空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家人。

天宫一号还专门为航天员配备了健身器,包括锻炼下肢肌肉的特殊自行车、用于锻炼肩部和背部肌肉的拉力器、促使血液向下半身流动的下体负压筒。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身处太空的航天员也能像在地面一样,吃到更加可口、更多样的中式正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型号总设计师胡胜云介绍,我国自主研制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继续在神十任务中为航天员提供生活保障,未来还会运用到空间站建设中。

航天员所食用的中式餐点一般是在地面上加工好,再拿到飞船上加热,这就需要用到“太空厨房”。“太空空调”则是对舱内的空气流量、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这些设备都是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

虽然和地面上的空调与电热炉功能一样,但太空空调和厨房还要承受各种太空环境的考验,并保证长期运行不出故障,否则不仅维修难,更重要的是可能还会威胁航天员和航天器的安全。这些太空生活设备已经伴随天宫一号在太空运行了一年多,状态一直很好,这也为未来更长时间的载人航天积累了宝贵经验。

胡胜云介绍,此次针对神十任务,科研人员进一步升级了“太空空调”和“太空厨房”,力求可靠性更高,功能更多,舒适度更好。他认为,航天飞行从试验型向实用型改变,不是为了去印证空间技术,而是为了实现空间的产业,今后航天员的保障还需不断推进,以便将来应用到载人登月等深空探测活动中。(本刊综合)※

推荐访问: 天宫 神十会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