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冷,60出头的吴老先生的“家”就只能安在人民医院的病房里。老吴是一名慢阻肺病人,近5年来,他最怕秋冬天。他说,这是因为秋冬天的天气最易使他病情不稳定,而且,秋冬天穿的衣服渐多,坐在床上穿脱衣服就会气喘吁吁,走两步楼梯更是要花上一二十分钟。为此,他经常是哪里也不敢去,连楼也不敢下,每年这时都逃不了要住院。
李晓是一家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生,他接诊过一名才40多岁的患者,因出现气胸到医院就诊。询问其病史,患者表示自己抽烟较多,但并无咳嗽症状。根据他的年龄,医生诊断为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引起的气胸。医生在治好了患者的气胸后又给他做了个胸部CT,吃惊地发现,患者两肺重度肺气肿,出现肺大泡,原来是得了慢阻肺。像这样的患者,如再不注意,到50多岁就要靠吸氧度日了。
世界第4大致死原因
慢阻肺是什么?当肺脏在呼吸过程中,气体通过气道进出,如果吸烟、感染、空气污染等因素损伤气道后,气道就会出现慢性炎症,时间一长会造成气道管腔狭窄,使呼吸时气流受阻,导致肺功能障碍。这个结果是不可逆的,并呈进行性发展,我们熟悉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都属于此病范畴。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表示,由于这一概念普及不够,很多老百姓听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就紧张,但对慢阻肺却不在乎。
今年2月27日上午,美国著名影星伦纳德·尼莫伊因患慢阻肺不幸在家中病逝,有人不禁问道:为何慢阻肺会夺去人的生命?
其实并不足为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慢阻肺已成为世界第4大致死原因,至2020年可能上升为世界第3大致死原因。据悉,我国慢阻肺患者总数高达4300万人,主要是40岁以上吸烟男性,在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8.2%。
吸烟是慢阻肺的罪魁祸首
研究证明,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吸烟堪称慢阻肺的病因之首。吸烟者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有25%的重度吸烟者最终会发展为慢阻肺,而7成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是吸烟者。由于早期慢阻肺的症状多限于活动时气促、轻微咳嗽和黏液痰增多,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吸烟者的正常现象,或是因为年纪大的缘故。但医疗专家指出,慢性“吸烟咳嗽”是慢阻肺的第一个信号。除了吸烟,以下3个因素会促使慢阻肺的发展: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当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久,均可导致与吸烟无关的慢阻肺发生。
空气污染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粉尘进入呼吸道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为细菌感染增加了条件。同时,烹调时产生的大量油烟和生物燃料产生的烟尘与慢阻肺发病也有着直接关系。
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发病和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病毒也对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起作用。
慢阻肺5症状
慢阻肺就像一把藏在身体里的“慢刀子”,对人身体和精神的折磨更厉害。该病的症状是不断递进的。记者在一家医院呼吸科看到,有患者向医生描述道:“憋气的感觉就像被土埋了半截,非常痛苦。只有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患者知道害怕之后,才会规范治疗”。慢阻肺主要临床表现为:
慢性咳嗽 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咳痰 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 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喘息和胸闷 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时常会有喘息的感觉。胸部紧闷感通常在劳动后发生。
全身性症状 在较重患者中,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外周肌肉萎缩和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动起来”赶跑慢阻肺
冬季是慢阻肺患者的一道坎,一些老病号到了冬天只得住院靠吸氧和药物控制。气温变化大,患者很容易感冒,而一场感冒,就可能引起慢阻肺病的发作,或使病情加重。为使病情长期稳定,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应落实在每一天,该用的药物不能停服。
慢阻肺治疗是一场持久战,关键是在病情缓解期就能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专家提示,慢阻肺患者不必忌讳运动,有氧运动恰恰是比较适宜的运动形式。倡导患者每天步行1个小时,早晚各1次,避开早晨和夜晚寒冷的时段,穿着舒适宽松的衣装和软底鞋,选择在平坦的地面行走。运动时,还应注意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
万一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往往是患者即将进入相对频繁发生急性加重阶段的预警信号。因此在病情恶化、出现频繁急性加重前就应该及时展开治疗,并坚持长期治疗。
本刊在这里建议:除了坚持长期治疗外,慢阻肺患者还可以通过戒烟、接种流感疫苗、接受肺康复治疗等方式来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
推荐访问: 沉默 疾病 慢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