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续完)接上期,摘要刊登《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四、 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
1. 农林作物新品种。优质、高效、高产名优新品种,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型新品种,抗病虫、抗寒、抗旱、耐盐碱 等抗逆新品种;特有或珍稀种质资源、速生丰产优质用材林、生态保护与城市绿化种/苗。
2. 畜禽水产新品种。优质畜禽水产新品种及快速繁殖技术,地方品种/珍稀畜禽资源以及重要经济鱼类珍稀资源 的挖掘、保存、创新与综合利用。
3. 新型设施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标准化建棚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和装备,设施专用农林作物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 术,包括设施农业模式化、低能耗、低成本、无公害、对环境安全的无土栽培技术、配方施 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等。
4. 安全高效、规模化畜禽清洁养殖技术。规模化清洁养殖所需的现代化养殖设备与环境净化设施,粪污无害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与 装备,畜禽精准饲养技术,草食家畜高效舍饲及轮牧技术,水禽及特种畜禽高效养殖技术, 环境融合型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新型饲草产品生产技术及其设备,草原生态保护技术、 草地保育与人工恢复技术、草地虫鼠害防治技术。
5. 水产品标准化养殖技术与装备。集约化养殖技术及设备,淡水养殖技术及水产品,水产养殖灾害控制技术。
6. 农林节水技术与设备。低成本、智能型高效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及设备,地面、地下固定式滴灌、移动式滴灌、自压 软管灌溉及配套技术;多功能、中小型抗旱节水系统与机具,小型低水头大流量水泵;高效 环保节水生化制剂;新型环保覆盖材料;雨养农区雨水与径流集汇技术与装备。
7. 新型肥料生产技术。新型化肥生产技术与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料新品种/制剂生产技术与 装备,植物根瘤菌肥/制剂生产与施用技术,新型耕作、栽培模式与肥料使用技术,耕地质 量监测、检测成套技术与装备,绿色缓释肥生产技术,水肥精量混施专用器具与设备。
8. 新型安全饲料生产技术。氨基酸制剂、脂肪酸制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添加剂、中草药提取物及其超细 添加剂、幼龄畜禽专用饲料生产技术及设备,添加剂标准质控产品及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 木本饲料及其饲料添加剂技术。
9. 动物重大疫病预防控制技术。预防控制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猪链球菌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新型疫苗、免疫增强剂、诊 断试剂,快速检测试剂盒,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用品,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 疗用品,高效、低毒、低残留物、使用安全的新型兽药、中兽药(制剂)生产技术、标准质 控产品、残留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技术与设备。
10. 农林植物有害生物检疫、预防、控制技术与装备。高效、低毒、低残留、使用安全的绿色化学、微生物、蛋白质、抗生素、促生长剂、植物源 农药等新品种(制剂)、生产工艺和设备,新型农药标准质控产品,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设 备,农林作物病虫害、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风险分析监测、检测、快速鉴定、预警 、预防和 控制技术及装备,检验隔离设施,物种资源出入境快速查验及快速鉴定技术及装备,检疫除 害处理技术及装备。
11. 数字化农林技术与装备。农林生产的专家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多媒体产品及农产品信息 服务系统,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管理、灾害监测预报、作物估产、粮食安全预警及宏 观决策等领域配套应用的信息技术及其装备,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安全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与追 溯信息系统,农林机械总线控制系统,农林科技服务“110”系统。
12. 农林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工业用原料和特种经济林产品的高效利用,植物提取物及其衍生物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的 生产技术,农/畜产品(水产品)贮运包与精深加工中涉及的高效分离、保鲜、杀菌灭虫技 术和成套设备,多功能性分离材料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食品加工质量全程控制与新型功能 性食品生产技术及设备,新型方便食品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农林副产品资源化技术及设备, 农林副产品超细加工技术与装备,食品生产加工数字监管标准化技术及信息化设备,现代食 品物流标准化技术及设备。
13. 林业生物质材料的精深加工与利用。新型木基复合工程材料的生产技术,实体木材的功能改进和深加工,新型结构用建材的生产 技术,结构用木材单板层积材生产工艺、设备技术改造和在线检测控制技术;竹纤维提取与 加工,重组装饰材及薄木生产技术,竹材精深加工和设备技术改造及其在线检测控制技术; 结构用木质材料标准体系建设。
14. 农林业机械。大马力橡胶履带/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械栽插设备,保护性耕作 和播种的复式作业机具,粮食、粮种的精选、干燥及仓储设备,大中型饲料加工成 套设备, 造林抚育机械、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专用器械,棉花、加工番茄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 与装备,小型农业耕、种、收机械。
15. 工业自动化。大型复杂生产过程和连续生产过程所需综合自动化系统,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和工业以太网并 能利用互联网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检测与控制仪表,高性能智能化 控制器,大型传动装置用高效、节能调速系统,数字化、智能化传感器,现场总线集成的各 种软件及硬件产品,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和执行机构。
16. 网络化制造。企业资源信息网及相应的企业核心信息、产品、图形和技术资源等分布式数据库,支持网络 化制造的Web运行平台,具有行业和专业特点的网络化制造示范系统。
17. 新型传感器。性能好、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位移、力敏、磁敏、光敏、热敏、气敏、湿敏、离子敏和生 物敏型传感器以及红外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微纳传感器,生物、医学研究急需的新型传感 器,新型环保、气象、海洋、大气环境监测传感器,工业过程控制传感器,汽车传感器,多 传感器的集成与融合技术。
18. 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设备。精密零部件(如精密轴承、高速齿轮)成套加工技术,近净成形加工技术(如精密铸造、精 密锻压、超塑性成形、精密焊接),自动化成形装备及集成系统,相关工艺过程分析、模拟 和优化软件,模具加工技术及设备。
19. 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性能稳定的大功率激光器,大型轧辊激光表面强化设备,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和设备,数控激 光切割技术和装备,激光焊接技术和设备,激光热处理和熔覆技术及设备,激光复合加工技 术和装备,激光加工基础装置和系统,激光测量仪器。
20. 高精度数控机床及其功能部件。高精密车、铣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高精度四轴及以上联动数控机床,高精度数控磨床,数 控齿轮加工机床,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高精度电加工机床,中高档数控系统和数字伺服 控制器,大功率、高刚度电主轴及其伺服单元,直线电机、力矩电机及伺服控制器,高速滚 珠丝杠副和导轨副,高速防护装置,刀库及机械手,全功能数控刀架、数控回转工作台。
21. 机器人。新型工业机器人及其在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面向危险环境作业的机器人,面向人类健康的 医疗机器人,面向社会公众的家用机器人、保安机器人、教育和娱乐机器人等。
22. 大型石油化工成套装置。重质、含酸、含硫原油加工成套技术、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装置系统成套设计技术,乙烯裂解 炉,“三机”、冷箱、氢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组、氧化反应器、回转干燥机、真空过滤机 等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精对苯二甲酸(PTA)成套装置系统成套设计技术。
23. 电力电子器件及变流装置。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芯片及模块,中小功率智能模块,5英寸以上大功率晶闸管,集成门极换 流晶闸管,高精度、高性能不间断电源,新型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大功率高压变 频装置,全数字控制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电气化铁路专用电力变流装置。
24. 汽车关键零部件。自动变速器、电动转向装置、主动(半主动)悬架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牵引控制系统/电 子稳定装置(ABS/TCS/ESP)、高性能低噪声轮胎,安全气囊,铝车身,电动驻车制动系统 ,双离合器变速器,智能前灯和中央照明系统,载重车用盘式制动器,商用车与越野车用空 气悬架,电控悬模块,电涡流缓流器;启动/发电机/飞轮一体电机,驱动电机;42V电源 系统,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车用驱动电池、电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电控空调压 缩机模块。
25. 高效节能内燃机。满足国Ⅳ排放和节能的汽车用柴油机、汽油机,船舶、铁路机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配 套用新一代柴油机,汽车配套用各种代用燃料发动机、混合动力车用发动机,电控直列式喷 油泵、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电控高压单体泵以及各种新型喷油器、喷油嘴。
26. 数字化专用设备。高速单张纸多色胶印机、高速卷筒纸胶印机、大型高速柔版和凹版印刷机,智能化多色双面 印刷设备,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与设备,数字化的联合开发合作(JDP:包括CIP3、CIP4) 接口系统、TP光聚合版、数字化电子轴传动技术;日产200吨及以上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 高速粘胶长丝连续纺织机,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高质量、高效、节能、环保的染整设备、 数字化喷印设备;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全断面盾构掘进机;消防技术与装备。
27.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及设备。激光快速原型成型机、紫外光固化成型机、三维打印机等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和装备;快速制 造技术与设备,多点数字化成形技术与装备,板材逐渐成形(或增量成形)技术与装备,基 于快速成型(RP)的铸造法直接制造金属零件的技术与装备,直接制作功能零件的技术与装 备。
28. 大型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钢铁、电力、石化、船舶、国防等行业所需重大装备中大型构件的冶炼、铸造、锻压、焊接 、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技术与装备,大型铝、镁、钛合金特种构件制造技术与装备,计算机工 艺模拟技术。
29. 核技术应用。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热缩材料、辐照材料、发泡材料、交联聚烯烃管材及附件、橡胶硫化、 高分子PIC器件、绿色环保涂料,用辐射技术处理三废,电子束固化等辐射加工,食品辐照 保鲜、医疗保健用品辐射灭菌消毒,同位素辐照装置及成套设备、大功率辐照加速器、电子 加速器及成套设备等辐射装置及成套设备,以同位素γ源和加速器为射线源的大型工业在线 检测、危险物品的安全检测装备,同位素药物及辐射治疗。
30. 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30万吨以上超大型矿砂船、1万标准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 化学品船、滚装船、大型疏浚船舶、大型船用柴油机、推进装置、船用设备、导航和自动化 装置,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大型起重兼铺管船、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上稠油及边 际油田开发装置、深水水下采收系统。
31. 轨道交通设备。200km/h及以上动力分散式交流传动动车组,200km/h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160km/ h大功率(轴功率1200kW及以上)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交 流电传动及其控制系统,机车、地铁网络控制及信号系统,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及 列车控制系统,高速磁悬浮交通车辆(悬浮导向系统)、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控制系统,中 低速磁悬浮车辆等。
我科学家发现一种降解农药的“天然帮手”
浙江大学农学院喻景权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发现,一种植物激素能促进农药在植物体内的降 解和代谢。这为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论文日前在美国化学学会主 办的《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发表。
为保证粮食产量,人类每年农药的使用量已达250万吨。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和蔬菜贸易带 来严重挑战。目前,控制农药残留量的办法大多局限在加强农药残留监测等方面。喻景权课 题组的研究第一次找到了降解控制农药残留的“天然帮手”——油菜素内酯。
据喻景权介绍,农药被植物吸收后,并非一直残留在植物体内,而是会被植物体内某些酶自 身慢慢“消化”。只是这种过程的速度没有我们所期望的那么快,导致农产品采收后还有一 定量的农药残留。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处理后,许多参与农药降解的基因(如P450和GST )表达和酶活性都得到提高,这些基因“指导”下合成的蛋白酶能把农药逐渐转化为水溶性 物质或低毒无毒物质,有的则被直接排出体外。(《科技日报》信息)
“二氧化碳不是废气,应当作资源利用”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二氧化碳不是废气,应当作资源来利用。” 面对备 受关注的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中国采取了一种更为辩证的看法,有心在二氧化碳应 用方面下大工夫。万钢部长介绍说,二氧化碳的应用可以是多方面的,目 前中国已有北京高碑店热电厂将捕获后的二氧化碳用于保鲜,河北新奥集团用其来培养海藻 ,中石油则利用二氧化碳来驱油,还有一些研究项目试图利用二氧化碳来中和盐碱地。自20 07年以来,中国政府仅在气候变化应对行动方面的科技投入已达10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 的太阳能产能位居世界第一,风能虽然目前暂居第四,但到今年年底,其装机容量将达世界 第二。中国发展新能源的瓶颈目前主要是如何将风能及太阳能并入主电网的问题。(《科技日报》信息)
俄罗斯科技发展长期预测项目进展
俄罗斯科技信息中心9月公布了《至2030年俄罗斯经济科技长期发展预测》( 下称《预测》)科研项目的部分成果。该《预测》项目的基本目的是,揭示若干年后俄罗斯 关键技术领域以及基础技术与新技术发展趋势;确定俄创新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近期和远期 目标;评估俄关键技术及其他技术领域在国内乃至世界经济中的适应性和风险性。
目前形成的初步成果,首先是推出了俄罗斯海事科技发展预测初稿。其中包括 各种海事科技活动预测:①海洋及大陆架碳氢化合物的探测、开采、加工和运输;②极端条 件下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海洋天然气的运输;③北极地区常规船舶运输;④海洋大陆架 工程构筑物构建及有效利用;⑤海洋与沿海工程技术设备的动力保障;⑥海洋船舶保障系统 的建立(包括卫星定位、导航、气象和信息服务等);⑦船舶动力装置;⑧海上浮动核电站 。其次,该项目还对俄罗斯以往造船业的发展战略加以校正,提出了发展俄罗斯造船业的新 路径,如提出了俄罗斯造船业的面貌取决于船体制造技术,需优先发展这类技术等观点。预 测文件不是最终定论,将提交政府审议。(科技部信息)
推荐访问: 点滴 科技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