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年份酒,是指白酒在上市时,外包装上明确打上储存年限的白酒,如五年陈酿、十年陈酿、二十年陈酿等等。打上年份的酒,一般价格都不菲。年份酒一上市,就颇受瘾君子们的欢迎。地球人都知道,酒是陈年老酒好,有了明确的年份标识,无论是应酬,还是送礼,心理感觉特别好。
我在中原一家酒厂工作了近二十年,对年份酒走红市场是又喜又忧。喜的是酿酒业兴旺了,酿酒的工人收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忧的是,市场上一下子冒出这么多陈酿,有几多真实几多虚假?恕我直言,假陈酿估计占了一半以上。
消费者只要细心推敲一下,就会发现部分陈酿有些可疑。曾记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酒类行业有一次大规模发“酒疯”,由于盲目扩大生产,恶性竞争,导致全国酿酒业市场出现疲软,70%左右的酒厂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当时的新闻媒体,都如实报道过“酒疯”的全过程。如昔日闻名全国的“孔府”系列、习水大曲等等,就在这次“酒疯”中消失。有多少中小酒厂倒闭或关门,无法统计。我所在的酒厂,是酒类行业的知名大中型企业,也没能躲过“酒疯”,于九十年代中后期停产和半停产达五年之久,80%的职工“息工”,没工资拿,只能领到可怜的一点生活费。
十几年后,市场上大批陈酿上市了。上市的时间大部分是2003年至2009年,按生产时间和储存期推算,这些酒都应该是生产于1993年至1999年之间,正是当年各酒厂的停产期和半停产期。我就奇怪了,这些陈酿是从哪里来的?是地底下涌出来的?还是从国外进口的原酒?都不是,酒包装上理直气壮地说,都是历史悠久的某厂使用历史悠久的酿造工艺生产出来的陈酿。
我想,即使这些酒厂当年扛过了“酒疯”,有少量生产,也绝对满足不了今天大批量的陈酿上市。消费者再细心瞧一下,这些出陈酿的厂家,都不是如五粮液(000858)和泸州老窖(000568)之类的酒类老大,十几年后,好了伤疤忘了痛,瞒天过海,比老大们还牛,惊人地推出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陈酿,有些厂家,其陈酿年份比自己的厂家年龄还老!
是的,消费者中有很多人是健忘的,已记不起那遥远年代在中国酿酒业所发生的阵痛,但这不能成为少数厂家瞒天过海的理由,还有一些人是不健忘的。
年份酒大行其市的台前幕后,不是我能够弄明白的,不排除各部门之间为营造地方经济的大好形势,你糊弄我,我糊弄他,你不说我也不说,揣着明白装糊涂,反正喝不死人,反正没几人能整明白酒的年份是咋回事,十年就十年吧,二十年也行,如果销量好、利润高,三十年的牌子也敢打。
市场的终端呢,消费者自己掏钱买天价年份酒自己喝的并不多,大多是送礼了。还真很少有人整明白,五年陈酿与十年陈酿在口感上有什么区别。这不是消费者糊涂,要整明白这个问题只有两种人,一是厂家,二是品酒师。
无论怎么说,消费者可以糊里糊涂地喝,但不能糊里糊涂地买。虽说喝高了都头晕,但口袋里的钱来得不容易,瞧酒包装上的年份时,眼睛要放亮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推荐访问: 闲话 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