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A-1“天袭者”舰载攻击机,其生涯可谓极具戏剧化。它本是为满足第二次世界大战需求而研制的,但连二战的尾巴都没赶上,却在军用飞机进入喷气时代后活跃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空。A-1本来的设计目标,是一种俯冲轰炸/鱼雷攻击机,但令其大放异彩的却是近距离空中支援、搜救等任务。其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仅表明了采用螺旋桨推进方式的飞机仍有存在的价值,其一些特点也成为现今轻型廉价攻击机的标尺。如今美国空军的OA-X项目也受到了A-1情结的影响,A-10攻击机的设计需求也脱胎于A-1在越南战场上的经验。

为二战而生
二战期间,美国海军舰载机部队装备了两种舰载轰炸机,分别为双座侦察轰炸机和三座鱼雷轰炸机。当时道格拉斯公司的产品几乎垄断了美海军的舰载轰炸机机队。其研制的SBD“无畏”俯冲轰炸机和TBD“蹂躏者”鱼雷轰炸机曾是二战时期美海军舰载轰炸机主力。TBD表现一般,在中途岛海战中出击的TBD鱼雷轰炸机几乎全军覆没。但SBD俯冲轰炸机则表现优异,炸沉了日军3艘航母,为扭转太平洋海战的败局做出了贡献。

随着SBD和TBD的退役,寇蒂斯公司的SB2C“地狱俯冲者”俯冲轰炸机和格鲁曼公司的TBF/TMB“复仇者”鱼雷轰炸机成为美国海军舰载轰炸机的主力。这使得道格拉斯公司的垄断局面被打破,甚至有可能会被挤出这一领域。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舰载轰炸机领域有很强功力的道格拉斯公司开发了XSB2D-1“毁灭者”双座俯冲轰炸机和XTB2D-1“空贼”三座鱼雷轰炸机。1943年军方订购了这两个型号的原型机。这两型轰炸机都采用了一些在当时比较新颖的技术,如前三点式起落架,还拥有比较强悍的自卫火力。
但此时美军已经掌握了太平洋战场大部分地区的制空权,日本战机对美国海军舰载轰炸机已经构不成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海军提出设想,在不需要自卫武器的情况下,可以将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的功能结合起来,研制一种机动性更好的单座轰炸机,取代以往笨重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降低成本和后勤压力等。另外,对舰载轰炸机的主要威胁主要是高射炮,更加灵活的单座轰炸机可以更好地躲避防空火力。这种新概念的舰载轰炸机被美国海军赋予BT的代号,意指轰炸与鱼雷攻击。
针对海军新的需求,道格拉斯公司在XSB2D-1的基础上研制了单座的XBTD-1,拆除了原有的炮塔和炮手座位,增加了内油容量和内部弹舱容积,在机翼内增加了两门20毫米航炮。该机与寇蒂斯公司的XBTC-1和马丁公司的XBTM-1等机型一起竞争美国海军新型轰炸机的订单。
在以XSB2D-1的基础上研制XBTD-1的同时,仍有余力的道格拉斯公司还另起炉灶研制了全新设计的轰炸/鱼雷攻击机(也有观点认为是对XBTD-1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大幅修改)。这种新型轰炸/鱼雷攻击机被称为XBT2D-1,采用了平直梯形下单翼,机翼可以折叠;有三块大型减速板,用于俯冲轰炸,分别安装在机身两侧和机腹;采用后三点起落架,主起落架收起在机翼内;采用了一台2500马力(1837.5千瓦)的莱特R-3350-24 18缸星型发动机,配装四叶螺旋桨;机翼和机身下的挂架可挂载多种武器,无内部弹舱,也没有自卫火力。


美国海军对该设计很感兴趣,投入资金推动该型机的研发。1945年3月 18日XBT2D-1首飞。1945年5月5日,道格拉斯公司获得为海军提供548架该型机的意向性订单。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订单数量先是被削减到377架,后来又削减到277架。

道格拉斯公司共生產了2 5架XBT2D-1原型机。经过后续改进,该型机在机翼内增加了两门20毫米航炮,机身和机翼内侧共有3个可挂载重型武器的大型挂架,机翼下共有12个小型挂架。此外,在XBT2D-1的基础上,道格拉斯公司还推出了夜间攻击型、照相侦察型等亚型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