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为平民阶层出身的人物立传

为平民阶层出身的人物立传

时间:2022-05-14 11:5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司马迁著史难能可贵之处,是其观察历史、再现历史有突出的平民视角,在许多篇章中反映平民阶层的生活状况,赞扬平民出身的人物的作为,从多方面记载他们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他写鲁仲连“义不帝秦”,令秦将却军五十里;记述樊哙、郦商等出身贫贱的人物,为汉朝立国建树了功业;创设了记载医者、游侠、滑稽、日者等下层人物的合传、类传;又破除视工商为末业的社会偏见,专门为工商业者立传,以大力表彰“布衣匹夫之人,取与以时而息财富”。司马迁这种进步的历史观和卓异的历史编纂思想,使《史记》成为真正记载社会各阶层人物活动的一代“全史”,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关键词:《史记》;列传;平民视角;“国民的历史”;传统历史编纂学精华

作者简介:陈其泰,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09ZSA001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5)04-0140-11

司马迁著史,体现出鲜明的平民视角。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成功地记载了一批平民出身的人物的活动,摹写他们的性格、感情、心理,有力地肯定他们的历史作用;二是以平民的眼光和价值标准,观察历史变迁,评价功过是非,剖视社会情状。《史记》记载史事将帝王将相的活动置于显要地位,全书结构以“本纪”为核心,以三十世家象征“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全书形成等级结构,其总体面貌恰与当时的政治社会结构特点相映衬。——这些都是由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条件决定的,再一次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提供明证,假若司马迁所创造的体裁没有这样的时代特点,那反而不可理解了。司马迁难能可贵之处,是其观察历史、反映历史有突出的平民意识,在许多篇章中反映平民阶层的生活状况,赞扬平民出身的人物的作为,从多方面记载他们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他写鲁仲连“义不帝秦”,令秦将却军五十里;写毛遂压倒楚王咄咄逼人之势,捍卫了赵国的尊严;歌颂雇农出身的陈涉揭竿起义,点燃了反秦起义的烈焰;记述樊哙、郦商等出身贫贱的人物,为汉朝立国建树了功业;创设了记载医者、游侠、滑稽、日者等下层人物的合传、类传;又破除视工商为末业的社会偏见,专门为工商业者立传,以大力表彰“布衣匹夫之人,取与以时而息财富”。司马迁这种进步的历史观和卓异的历史编纂思想,使《史记》成为真正记载社会各阶层人物活动的一代“全史”,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在司马迁之后两千年,生活在20世纪初的史家梁启超,其时他已确立了近代史学观点,曾激烈地批判旧史简直成为一家一姓之谱牒,明确主张著史应以“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为宗旨,但他却评价说:“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其书亦常有国民思想,如项羽而列诸本纪,孔子、陈涉而列诸世家,儒林、游侠、刺客、货殖而为之立传,皆有深意存焉!”[1](《新史学》,P5)至1922年,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又称:“(《史记》)以社会全体为史的中枢,故不失为国民的历史。”[2](P17)这说明,以平民意识观察历史、再现历史,正是《史记》具有宝贵思想价值和取得历史编纂杰出成就的深刻原因之一。以下举出典型例证略作分析。

一、鲁仲连义不帝秦

鲁仲连,战国齐人。他是个没有官职的平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称他:“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官任职,好持高节。”秦将白起在长平之役大破赵军之后,秦军东进围邯郸,其时,诸侯各国派来的救兵却不敢迎击秦军,赵孝成王深感恐惧。魏安釐王派客将军新垣衍间道入邯郸,通过平原君向赵王进说:此前秦、齐两国争强为帝,后来各又放弃帝号,现今齐湣王已势弱,而独有秦国称雄天下,此次秦派大军围邯郸,其真心并非要攻下邯郸,而是欲重新称帝,赵国如果派使者尊秦昭王为帝,秦王高兴,秦大军便会解围而去。平原君听罢,心中犹豫不决。鲁仲连此时正在赵国,他听说魏国派来客将军向赵王献计尊秦为帝,便立即求见平原君。平原君急切地向鲁仲连诉苦:赵国刚刚在长平之战损失四十万大军,如今秦国又兵临城下,魏王派客将军新垣衍来责令赵王尊秦为帝,我现在是心中乱成一团,一点主见都没有。鲁仲连说:我原先知道平原君声名在外,现在才知道您是缺乏远见的人。我要见魏国使者新垣衍,我要痛责他一顿,让他离开!

见到新垣衍,新垣衍问:鲁先生为什么久居这围城之中而不离开?鲁仲连意气昂扬地回答:我今天来见新将军,是为了救助危急中的赵国。“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新垣衍问:您救赵有什么好办法呢?鲁仲连回答:齐、楚二国已经明确表示助赵抗秦。我还要让燕国、魏国一同救赵。新垣衍冷笑说:我是魏国人,我倒要请教鲁先生您有什么办法能让魏国救助赵国?鲁仲连坚定地回答:“梁(即魏国)未睹秦称帝之害故耳。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只见新垣衍忧心忡忡,说:先生您没见过奴仆吗?十个奴仆小心翼翼地侍候一个主人,就因为心中畏惧他呀!鲁仲连嘲笑他说:您真是畏秦如虎,甘当奴仆!然后义正词严对新垣衍分析利害,指出堂堂魏国君臣,如果尊秦为帝,那就堕落为秦的臣妾仆役,不但尊荣荡然无存,而且丧失起码的人格,他说:“今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俱据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鲁仲连处危城而不惧,临敌军而胆壮,他在关键时刻这番大义凛然、鞭辟入里的言辞,产生了强大的力量,使新垣衍改变了怯懦态度,更令秦将感到理亏,立即退师五十里。司马迁大力肯定这位富有智谋的义士的功绩,他在传中以赞扬的笔调记述:

推荐访问: 阶层 平民 出身 人物 立传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