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此次实验的正确分析步骤,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行点评与总结,并引导学生反思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完成整个PBL教学过程。
二、结果
为较全面地评价PBL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效果,发放不记名问卷调查表156份,回收156份,回收率100%。调查项目包括“积极赞成”、“一般或不肯定”和“否定”三个备选答案,要求学生必选其一,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多数同学对PBL教学模式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认为其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实验兴趣与积极性,对自主性学习能力及创新性能力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实验更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少学生对PBL教学在实验效率的提高及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也持肯定态度。
三、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既巩固了医学生物学理论知识,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建立临床思维,为后续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集体讨论及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医学生物学理论教学介绍了五种遗传病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方式的临床特点及遗传机制,但由于学生相应应用分析的培训不足,导致理解掌握程度不够牢固,也缺乏对相应临床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比如家系一里出现不规则显性遗传的特殊传递形式,学生们习惯于中学所学方法,简单认为“无中生有即为隐性遗传”而导致错误结论,通过PBL这种教学方法,同学们在小组热烈讨论,在主讲与“听众”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弄清了遗传病遗传方式判断需要利用多种已知信息,结合正确的思考方法,综合分析来才能求得正确结论。
(二)应用PBL教学法对师生的要求
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师生均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首先,PBL教学法对教师的自身要求相应提高。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对长期应用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医学生物学专业知识,熟悉其相关临床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和理会PBL的基本教学法,才能提出高质量问题,准确引导、协调及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讨论。
其次,PBL教学法对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和主导,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复习及参阅课外书籍,要具备系谱分析的相关遗传学知识和相应临床知识,小组讨论时应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和大胆质疑。学生要改变以往被动接受教育的姿态,建立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三)需注意的问题
虽然目前PBL教学法在多门学科教学活动中获得了一致好评[5],在我们的医学生物学理论及部分实践教学过程中也体现了其优势,但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第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排斥。PBL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尤其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以及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学科知识体系建立尤其是基本概念及原理讲授方面,传统教学模式更胜一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招生量的逐年提高,每个实验教室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单纯依靠PBL教学可能会出现实验室分组及每组成员过多,老师精力不够等问题,学生未必能最大程度受益。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问题。
第二,教学管理部门对PBL教学效果评价及保障未完全同步跟進。目前高校对教师教学改革的评价体系主要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严格的定量监督和评估体系并不适合于PBL的教学方式。此外,PBL教学方法的改革,还需要学校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如在师资、资金、场地、课时等多方面给与保障,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取得实效。
(四)PBL教学法可推广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
“遗传病分析”是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家系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医学生物学其他实验项目虽然实验内容各自不一样,但都有着共同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PBL教学法也可在其教学活动中发挥明显的作用。
总之,通过PBL教学法在“遗传病分析”实验教学中的试行,证实其在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效果明显,对培养学生基础联系临床、灵活解决问题、树立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PBL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我们将在今后的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充分调动了师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出创造型及实用型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晴,高碧珍,刘艳.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10):975-976.
[2]黄素霞,俞方.谈PBL教学模式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2(9):69.
[3]文艳平,秦国杰.PBL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7.
[4]宋向秋,肖海,李志平.PBL教学法的发展历程及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96-97.
[5]宋淑丽.基于PBL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55-56.
[6]梁素华.医学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实验(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推荐访问: 遗传病 教学法 初探 实验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