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试卷评讲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试卷评讲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5-17 19: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评讲试卷前要精练细批,找准问题

1、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1)数据统计。为了做到对成绩、对学生、对试卷心中有数,我们构建了《语文综合测试分析表》。每次月考、模考后都要求教师做好烦琐而准确的统计工作。除了要统计整套试卷的平均分,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985线、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及每一知识板块的得分率,特别是对1~6、13~15小题27分客观题板块,往往要具体到27分、24分、21分、18分及18分以下的不同得分情况的统计。

(2)分析比较。分析即教师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归纳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或审题意识,或知识积累,或心理因素,或卷面书写,或语言表达,等等),以明确学生在各个板块复习中的总体优势和劣势。比较是为了充分利用试卷的检测功能,发现教学中的进步和薄弱环节,发现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比较可以是同类班级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本次考试与近几次考试情况的纵向比较;可以将同一试卷中不同题型、不同板块的得分情况作比较分析;还可以从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对比分析中,找出优等生之所以优秀,后进生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3)确定重点。数据统计及分析比较的根本目的,在于站在命题思想和备考策略的高度,对得分率低的试题认真查找失分原因,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并确定讲评的知识重点和板块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知识的讲评,一般要达到以下目的:认知试卷、纠正错误、提要钩玄。

2、主干知识延伸迁移,了解试题变化方向

变化题意角度,对设计题目的条件、问题和设问方式进行不断改进。在评讲课的准备过程中,应研究卷面原题的迁移变化,便于学生对语文知识从多角度进行合理的延伸,进而达到拓展其思维空间的目的。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针对所需要评讲的试题,匹配一定量的典型题目和相关知识,同类知识相似题目7个左右,以便学生在领悟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后有举一反

二、评讲时要注意师生互动,归结技巧

第一环节:呈现错误答例,重现思维过程。

“分类标号”强化法,达到调动兴趣、集中注意力。指导学生在拿到批改的试卷后,对每道题做好分类标记,以便确定听讲和笔记的侧重点:当时很有把握做对得满分的题,打个勾,评讲中听老师的思路,并且对照自己的思路看是否相同,不同则看哪种思路更优;得满分但当时没把握是猜对的题目,打个问号,评讲中听老师思考的切入口和过程,并且自我对照,看自己当时为什么转不过弯,同时记下老师的思路;得部分分数,当时做对部分就卡壳的题目,打个勾和问号,这种题往往是由于知识点遗漏,听讲时要认真听卡壳的地方,反思考点重点和运用方法;做错没得到任何分的题目,打个叉,老师讲评时就要全程认真听,从题干分析到答题思路、方法、步骤和内容要点、语言组织规范,都不要放过。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生“动”起来的讲评才会有效果。可以通过错答呈现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致错因子”,并强化正确方法。如9月月考的语用题考查的是长短句的句式变换,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两个或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3分)

古人类学是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

笔者抽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答例呈现给学生,并提示他们由此重新审视自己答案,说明致错原因:

【例1】为了更好地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古人类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就诞生了。(0分)

【例2】古人类学史研究古代与现代的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的人类起源问题,以及劳动在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的作用的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0分)

【例3】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0分)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出了答例中的致错原因:答例1改变原意,说明对题目理解不透彻;答例2所给答案依旧是一个长句,说明对长句的概念不清晰;答例3改变句意,“问题是学科”主谓搭配不当,说明没有适时对答案检验。他们将自己的错答写在了改错本上并用红色笔作了标记,课堂就在“查错——析错——改错”中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第二环节:精选拓展题目,有效举一反三。

抓住知识归纳后学生拥有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教学的深度。拓展练习在形式上可为课堂小练也可为课后作业;在内容上可在原题的基础上借题发挥,也可将答案要点进行丰富,还可将考点扩展、深化、增加难度,从而帮助学生了解题型、知识点分布,对解题思路和技巧进行归纳小结,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比如说:

1.用类题巩固拓展

就某个知识点从试卷呈现的问题向具有相似性的另一些问题进行拓宽延伸,使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6调的作文“曲径通幽”是比喻型话题作文,讲评课的重点是比喻型话题的审题立意,在讲评之后立刻给出另外两道比喻型的话题作文,要求学生各用5分钟对话题进才尹题立意,写出写作提纲。学生在认真研讨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题目正给他们提供了牛刀小试的机会,他们运用课堂所总结的规律和方法积极思考,进而奋笔疾书,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就过了审题关。他们兴奋地说:“原来这种题型审题也不难嘛!”

2.将原题变化拓展

即在原题的基础上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知识点上的合理的变化,并将之以问题的方式进行链接,引起学生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如5调现代文阅读《烟囱里的兄弟》第11题考查的是小说人物的鉴赏。为了加深对这一常考点的不同设问形式和应答策略的理解,笔者将原题“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进行变化,设置了以下问题进行拓展:①请结合原文概括女主人的形象特点。②请简要评价女主人的这个人物形象。

推荐访问: 试卷 学生自主 有效性 实践 研究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