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当地时间10月23日下午,海南航空在英国曼彻斯特宣布将于2016年6月开通北京——曼彻斯特航线。该航线将成为两个城市间首个直飞航线。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首相卡梅伦陪同下抵达曼彻斯特机场,听取海南航空北京——曼彻斯特航线开通情况有关介绍,并发表致辞。
习近平主席强调,近年来,中英经贸投资合作成果丰硕。中国海南航空公司北京飞往曼彻斯特的直航航班将为两座城市和两个国家之间架起一座新的合作之桥。中方愿同英方进一步探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开辟两国共同发展新前景。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表示:“海航作为一家成长于中国并不断走向世界的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陆续开通多条中国至欧洲的直飞航线。相信今天宣布将开通的北京至曼彻斯特航线,将会构筑起一条全新的空中桥梁。”
1993年5月2日,海航首次航飞,大鹏金翅鸟标志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自那以后,海航集团历经20多年的艰苦奋斗创造了商业史上的奇迹,成功实现了由传统航空公司到全方位大型集团的转变。从偏安一隅的海南走向世界,海航集团旗下的产业已经覆盖了航空运输、旅游服务、机场管理、物流、酒店管理、金融服务、地产、商贸零售、航空食品等多个产业,集团资产总值达到3600多亿元,跻身中国500强企业第99位。2015年7月,海航集团更首次登榜《财富》世界500强,以营业收入25.646.4百万美元位列第464位。
22载铸辉煌
1989年,海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航局共同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成立海南省航空公司。1993年,海航成为中国首家股份制航空企业,并于5月2日正式营运。1997年,更名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打造涵盖航空运输、机场管理和酒店旅游的综合性集团企业。
自1998组建综合性集团后,海航就为多元化经营不断铺路。之后其通过产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逐渐构筑起与海南航空相关联的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三大支柱,囊括航空、地产、酒店、商品零售、旅游、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等业态的新型产业格局。
截至2015年2月,海航集团旗下航空运输企业机队总规模561架,开通国内外航线630余条,通航城市近210余个,年旅客运输量6822万人次。运营管理海南航空、天津航空、金鹿公务、祥鹏航空、首都航空、西部航空、福州航空、乌鲁木齐航空、北部湾航空、扬子江快运、myCARGO、加纳AWA航空、法国蓝鹰航空等航空公司。航空产业持续保持高水平运营品质,旗下海南航空第五次荣获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荣誉称号,创造连续安全运营22年的记录,在德国专业航空杂志《Aero International》“全球60大最安全航空公司”榜单中以零事故率位列全球第8、内地航空公司之首。金鹿公务是唯一荣获ARGUS铂金五星与IS-BAO双项认证的专业公务机公司,拥有亚洲首屈一指的公务机队。
海航旅游产业以传统旅游业为基础,积极发展旅游金融和旅游电子商务,服务网络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与全球3000万游客共享旅行喜悦。拥有旅游门店89家;成功运营中国内地首艘豪华邮轮海娜号。拥有中国首家荣获全国个人本外币特许兑换资质的非金融机构——通汇货币兑换,在全国23个城市开设分公司,服务网点500个。
海航金融产业以租赁、保险、信托等业务为主,同时拥有证券、银行、期货、基金、投资银行、保理等传统及创新金融业务,已实现金融全牌照经营。其中,租赁业务覆盖飞机、船舶、集装箱、基础设施等专业化租赁,拥有国内A股市场唯——家上市的租赁公司——渤海租赁,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租赁商;保险业务拥有1100所营业机构,其中民安保险是我国最早创建的民族保险企业之一,拥有70余年的历史;信托业务以渤海国际信托为代表,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近1900多亿元,并实现了历年100%到期兑付,被评为“中国最佳管理信托公司”。
纵观海航集团旗下多产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实实在在的跟消费者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真的可以说是“无处不海航”。“当年老省长给了我一千万人民币让我在海南成立航空公司,我跟省长说,你这不是害我吗,一千万连飞机的翅膀都买不了呢?”这是海航董事长陈峰在海航创业20周年主题会上回忆海航创业之初的话。如今,这个以1000万元人民币起家的小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年营收达256.5亿美元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大集团。
产业相融,打造便捷式航空旅游服务
不难发现,海航集团当前的全产业布局策略主要依托旗下海南航空在航空领域建立起的优势,顺势进入旅游和物流两大板块。航空与旅游是海航旗下两个支柱性产业,海航集团推陈出新,将民航与旅游相融合。
2007年,组建不久的海航集团海航旅业以机票让利推出了两千元以下的低价海南双飞五日游,不到一周,吸引了数百名游客报名参团。海航旅业集团总裁马国华说:“作为一个既有航空公司又有旅行社的集团来讲,它熟知航空公司的定报价系统,它在产品设计同时在控制产品成本的时候,几乎可以说对机票的价格了如指掌。”据统计,航空业30%的客源来自旅游,而机票占了旅游成本的60%以上。民航与旅游的融合让游客得到了实惠,提升了航空客座率。而依托旅行社产品同步推行的机票预售,也让航空公司解决了多年来的机票预售难题。马国华:“今年海航股份拿出了一百万张机票来让旅业集团协助做机票预售,到目前为止,光是这百万张机票销售之后,给航空带来的利润上千万,如果没有旅游产品打包,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民航与旅游相依托,互利互惠,实现共赢。
虽然旅游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增长见识,缓解压力的一种方法,但很多消费者在出游时却面临着机票、住宿、餐饮、地面交通、景点门票、特产采购等一系列问题,海航集团从这点出发尽可能的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2010年,随着铁路等地面交通的日趋发达,尤其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航空与地面交通运输的竞合关系日益凸显,海航集团还打造出“空铁”联运的无缝服务,与德国联邦铁路公司开展联运合作。旅客只要选乘海航北京直飞柏林国际航班,即可获赠一张由德国铁路公司提供的柏林始发抵达全德境内各主要城市的火车票,该联运模式完全实现了民航订座终端实时销售功能,便于广大出境旅客通过各机票销售代理处即可完成预订,一票直达欧洲。2011年,针对选乘海航北京进出港旅客提供便捷的各地火车票预订服务,全面满足境内外旅客搭乘海航国际国内班机至京后,再从北京选乘火车的出行需求,充分利用国内日趋完善的地面交通运输网络优势,实现国际长途与国内短途旅行的互补链接。
海外拓展 放眼全球
自1993年成立以来,海航集团就走上了一条不断兼并收购的道路,这不但使海航迅速成长壮大,还让它在国际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0年以前,海航国际化主要是自身对外扩展,而在2010年第一次成功收购土耳其飞机维修公司myTECHNIC股权后,海航就开始了近乎“疯狂”的海外收购,覆盖旗下各个产业板块。
海航旗下最著名的一笔收购案是2012年收购法国蓝鹰航空(AIGLEAZUR)48%股权,成为仅次于法国GoFast集团的蓝鹰航空第二大股东,这是国内航空公司首次投资欧洲航空公司,令海航因此在海外收购界声名鹊起。海航称,投资蓝鹰航空不仅出于财务考虑,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当时,海航集团旗下的海南航空已经开通了布鲁塞尔、柏林、莫斯科等多条欧洲直达航线,而蓝鹰航空主要运营北非和法国航线,两者有良好的网络互补性。
此外,蓝鹰航空大股东GoFast是法国著名的大型产业集团,拥有物流、航空、旅游等三大产业。这与正在谋求多元化发展的海航业务有诸多重合之处,未来可能为海航今后在欧洲的其它投资项目和业务延伸提供平台。
2015年8月28日,海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英国路透社总部大楼(30 South Colonnade)项目签约仪式在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区银行街40号大楼顺利举行。海航实业首席执行官、海航投资董事长赵权,海航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总裁王浩,海航投资首席财务官杨敏,大楼原业主方德国房地产基金公司KanAm Grund Group首席执行官Hans-Joachim Kleinert、首席投资官Olivier Catusse等出席仪式。安永、仲量联行、世邦魏理仕、西盟斯律师事务所、中国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驻伦敦相关代表一同出席了本次仪式。
本次收购是海航集团在伦敦的首个重大收购项目。英国路透社总部大楼(30 South Colonnade)位于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区核心位置,是伦敦标志性建筑之一。大楼高10层,室内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最大租户为国际金融信息媒体路透社(Reuters),其欧洲总部即位于此。周边有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北方信托及摩根士丹利等著名投资机构。
伦敦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中心,向来是跨国公司进军欧洲市场的跳板。海航此次成功收购路透社总部大楼,为海航欧洲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基础,也将进一步提升海航集团的国际知名度。从海航集团整体的国际化战略来看,此次收购路透大厦或仅仅是海航实业海外拓张的开端,未来必将持续推进。
此外,在旅游产业方面海航集团在2011年收购有45年历史的香港老牌旅行社康泰,并获控股权,推动了香港和华南地区出境游。同年,海航收购了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知名欧洲华人旅行社——凯撒旅游,今年4月,凯撒旅游已借壳上市,成为国内继众信旅游之后的第二家上市的大型民营旅行社。
之后又宣布将于法国知名度假村品牌“中心公园”成立合资公司,未来几年将在国内引进该品牌的度假村。海航“国外品牌+国内市场”的度假村模式是其旅游板块的最新动向,而这也是瞄准了国内中产阶级崛起所带动的休闲度假游市场。
海航集团在全产业布局的战略下,目前正一步步“全面出海”,未来也一定会进一步在旗下各板块进行跨境并购,来夯实其国际化战略。
从1000万元起家走到今天,海航集团也经历了多次危机,海外的兼并收购无疑是分散风险的最佳方法。今天的海航集团已经超越了国家、肤色、民族、信仰、文化、语言等多方面差异,遍布全球,不断从成功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逐渐成为了世界级的优秀企业。
海航温暖 相伴相惜
20多年来,海航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之一,秉承“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企业文化理念,坚定履行政府责任、股东责任、员工责任、客户责任、伙伴责任等基础责任,并不断向社区责任、环境责任、公益慈善等外延责任扩张。坚持把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实现世界级卓越企业目标的重要路径和依托。
据了解,2010年,海航集团独家发起成立非公募基金——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2013年10月,海航集团将其约20%股权(价值约85亿元人民币)捐赠给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使基金会成为海航集团单一最大股东。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是海航集团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恩回馈社会的重要公益平台。根据基金会章程,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开展的公益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援助、扶贫救困、医疗援助、灾害救助等领域,直接或间接促进了中国减贫事业的发展。
结合海航教育产业发展特点,进行教育援助。2008年5月,海航向海南省捐款3000 万元,在万宁市、五指山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建设一批海航希望学校。其中,保亭新星慈航小学是海航集团投资350万元捐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占地面积约20亩,总建筑面积13000多平米,由4栋复层和1 栋低层建筑物组成,可开设25个教学班,在校生达1200余人。
2013年,海航集团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签署5年期合作协议,2013年至2017年期间,每年通过慈航公益基金会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捐赠200万元人民币,总计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加纳“学校营养餐”项目。从2013年项目启动至今,海航集团已持续帮助3900名加纳女童在每个上学日获得免费午餐,具体包括为每人每月提供8公斤谷物、33克盐、2公斤食用油,在当地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建立专项基金进行扶贫活动,利用社会影响力投资理念,帮群众走出困境,缓解生活压力,帮助他们走出环境以及病痛的折磨。2010年5月,海航集团向海南省慈善总会捐赠370万元,用于实施“冉冉朝阳·慈心之旅”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项目、“绚丽晚霞·特困孤老生活照护”项目、“冉冉朝阳· 爱心育才行动”项目和“冉冉朝阳·益智工程”救助贫困苯丙酮尿症患儿项目等四个慈善救助项目。
无偿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基础医疗服务。自2004年7月,海航在青海正式启动“海航——青藏高原10年光明行”活动以来,与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北京同仁医院一起,先后在青海班玛、囊谦,西藏拉萨、日喀则、林芝,四川理塘、甘孜,内蒙古兴安盟、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左旗,新疆库尔勒市,甘肃临洮、夏河,湖北宜昌,非洲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等地为近5300名各民族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治疗,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2010年11月,“海航光明行”从中国走向世界,为津巴布韦、马拉维当地612名非洲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2011年3月、9月,中非光明行再次前往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地,为当地800多名白内障患者带去了光明,在非洲大地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2015年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海航集团从220名个人及组织中脱颖而出,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捐赠奖提名奖”,成为唯一一家入围该奖项的企业,其他入围均为基金会或个人。截至2014年底,海航累计公益慈善总投入逾9亿元,
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说:“新时期的商业文明,就是能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商业模式。其核心是用中国文化的经商理念计利,计天下之大利,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商业精神,把商业变成造福于社会的最大的慈善。”
推荐访问: 兼容并蓄 海航 翱翔 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