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共湄潭县委书记魏在平在该县金花村的“七彩部落”调研指导“群众会+”工作时指出,群众会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密切干群关系、融通干部感情中搭起了桥梁和纽带。他同时指出,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湄潭丰富和发展群众会的外延和内涵,探索形成的“群众会+”模式,在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魏在平近日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再次强调,湄潭县要充分发挥群众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通过“群众会+”的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
开好群众会是一项基本功
民生周刊:可否给“群众会+”下一个具体的定义?

魏在平:首先,“群众会+”模式充分体现了群众在自治中的参与权、话语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群众当家做主,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统一意志又讲个人心性,群众生产有激情、生活有奔头。同时,通过群众会等形式,不断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使村民成为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遵守者,自律意识增强,定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按规矩办事成为群众的基本行为模式,执行力增强。
其次,随着“群众会+”模式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村民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和道德水平普遍提高,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守法为本、平安是福等思想和理念深入人心。
再次,“群众会+”模式让不少村子找到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社会安的路子,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最后,我认为,“群众会+”不仅有效宣传和传递了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让群众感知党的声音、感受党的恩情,让群众与党同心同行,还有效地组织群众参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了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
“群众会+”是湄潭发展的重要手段
民生周刊:在您看来,“群众会+”模式可否复制到全国其他地方?
魏在平:“群众会+”模式是去年湄潭县在总结两路口村以群众会为载体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并明确要在全县予以推广,因此这种模式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
尽管如此,“群众会+”模式给湄潭带来的经验和启示是值得梳理和总结的。
首先,理村为民用能人是关键。实践证明,村里的当家人是一个村子良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结合农村实际,落实民主选举,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力培养选拔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建强“领头羊”队伍。
其次,管村利民重民主是方法。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群众会+”是践行群众路线、推动农村社区民主化的有效形式和方法路径,是必须坚持的法宝。我们要加快顺应时代变化和简政放权、便民利民要求,推动“群众会+”结出丰硕成果,不断开创农村社区民主化道路。
第三,强村富民有路子是目的。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湄潭推广“群众会+”模式的主要目的之一,而“群众会+”模式又是湄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坚持发展的民本理念,以富民为宗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找准发展的路子。
推荐访问: 传承 弯下 作风 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