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开中学自2002年起就开始了校本科普实践活动的探索,2005年正式将科普教学作为初中校本课程列入学校课程体系。笔者有幸承担了这项校本科普课程开发、教学、修订的任务。从最初的教学模仿到有学校特色的科普课教学,其中走过不少弯路,也从中得到了许多经验,尤其对科普教学的备课有较深体会。
一、 如何选择科普课的教学内容
一节好的科普课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选择的内容要新,要吸引人;选择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科技性、趣味性、故事性;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从平时的课堂看来,知识新、科技含量高、趣味性强、故事性强、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最受学生们的喜欢,科普教师怎样才能找到这些教学内容呢?
首先,从执教老师自身爱好出发寻找教学内容。自己喜欢的、了解深刻的内容讲出来才容易吸引人、打动人。例如,笔者喜欢高科技的事物,所以教学的内容涉及了生物武器、机器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内容,普遍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其次,从授课者的专业出发寻找教学内容。笔者的本科专业是机械制造,在对技术、科技内容的讲解上并不局限于表面的大众化的知识。例如汽车技术这一课,教学内容不仅仅停留在车有多昂贵、速度有多快这些表面数据上,往往会从汽车零件的制造工艺、功能人性化等一些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这些内容,提高学生对于科技事物的鉴别能力。
再次,从大众关注的事物中选择教学内容。比如震惊世界的5.12中国汶川大地震,消息传出,笔者意识到这是我们科普教学内容欠缺的一个内容:应急避险教育,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好时机。便马上用两节课的时间查找国内外相关资料,做好了第一版的“地震知识”课件,并在随后两周的时间内不断完善。同样的内容如三鹿奶粉事件、金融风暴等,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为学生打开学习的另一扇大门,从现实社会中摄取知识的养分。
二、如何做好充足的教学资源准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日益普及,网络上的各种资源也极大丰富。课堂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辅助我们的教学。在《应急避险之地震知识》一课中,笔者用到了美国、台湾以及汶川大地震的真实视频和大量的图片及灾情报道资料,结合中国地震科普网的科普知识介绍等信息精心制作了课件,课件中视频、画面的配合似乎将学生带到了灾区现场,给同学们上了一节印象深刻的科普课。
但面对网络上泛滥的信息,教师如何在网络中快速定位查找到需要的相关资料呢?
1. 图片资源的查找方法
图片资源可以直接用百度的图片搜索工具进行查找,不同的关键字查找到的结果可能很不一样。使用不同的关键词,用多点时间进行查找一定能找到需要的资料。
2. 视频资源的查找方法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要形象地将一个事物或一件事情描述出来,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播放一段合适的视频给学生看。现在视频资源最丰富的是各种在线视频,如国内的土豆网、六间房等网站。但这些网站的视频多为FLV格式,不能直接下载,让许多老师“看得到,用不了”。对于这类网站的FLV格式视频,我们可以使用专门的FLV下载工具进行下载。试用了多种FLV下载软件后,我发现维棠FLV视频下载软件是一款不错的工具,这个软件支持网络上大多数在线FLV视频网的视频下载,而且是免费软件。
至于视频网站,国外的视频更多,如YOUTOBE()、BEBO(/),但其对使用者的英语水平和搜索技巧要求高了一点。英语不熟悉的老师可以使用GOOGLE的语言工具将要查找的中文关键字翻译成英语,再到这些国外视频网站上去查找。实在翻译不了的单词,就用近义词来查询,一般都能找到合适的视频。
3. 不可缺漏的文字材料储备
文字材料必不可少,但很多人在做完课件备好课以后就将原始的文字材料丢弃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如果万一需要制作校本教材岂不是又要全部重新查找?因此,文字资料不但要保存下来,而且要对所采用的材料做好记录,如下载的网址是什么、作者是谁等信息。今后一旦要用到这些资料,便可以很快捷地进行整理。建议使用一个专门WORD文件保存用到的全部文字及部分图片资料,既方便备课,也方便以后使用。
三、一些网址推荐
1. 翻译工具:
GOOGLE语言工具:/
3. 视频查找:
百度视频:http://video.baidu.com
YOUTOBE:
六间房:
土豆网:
责任编辑潘孟良
推荐访问: 备课 科普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