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评价的反思与探讨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评价的反思与探讨

时间:2022-11-14 16:40:31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简介:卢静(1993—),女,河南省漯河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201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摘 要:教育评价是我们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学生评价,我们可以了解教师教学的状况和学校组织与管理的现状,也从侧面反映相应的教育政策贯彻的情况和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然而我们对学生评价在评价功能、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新课改的实施对学生评价提出新的理念与主张,使学生评价更为合理,真正发挥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学生评价基本理论;学生评价的反思;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5-0000-01

教育评价在我们组织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评价的结果也是对我们教学工作的一种检测,通过评价更有效地了解教学动态。在教育评价中我们也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评价对我们了解和掌握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引起我们对传统意义上学生评价的反思,激励着我们进一步对学生评价进行改革和补充。

一、学生评价的基本理论

“评价”是“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对于“价值”一词,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的评判,它是一种主体性活动,随着主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学生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对于学生评价我们应当遵循三个原则即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一个总原则,在具体评价中还应落于实处,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客观性原则是指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在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过程中,不能揉进个人的主观因素,而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科学性原则是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评价指标的全面性。既要考虑那些表面可见的因素,又要注意那些潜在的因素。

在教育评价中,学生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透过学生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自身发展的基本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政策贯彻的情况以及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可以说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它是反映教育与教学情况的“晴雨表”。

二、对传统学生评价方法的反思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然而我们传统上对学生评价的方法却不尽如人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的反思。

(一)评价功能失调,偏重选拔

基础教育课程的知识传授深受人们重视,因而我们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多为选拔性评价,这样也就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选拔性评价通常是在一个群体中只有极个别是优秀者,大多数人都只能达到中等水平,那么只有少数的人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其他人往往因为“一分之差”或“一名之邀”而被拒之门外。

(二)评价内容片面,过于关注成绩

具有现代意义与内涵的人应该这样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的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是一个完善的人。而反思我们的传统评价,却往往局限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传统的期末成绩评价更多测查的是学生记忆知识能力,评价内容片面,也导致了现在学生发展的单一性。

(三)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理论上来讲,教育评价是人对人的评价,因而评价活动的主体包括评价者和被评价,我们的课程评价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的由多元主体构成的。但事实却是另一番景象——学生往往成为教育评价的“局外人”,成为被动接受的人。这样的评价不能深刻了解学生,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态度,同时也不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而言,没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评价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

三、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学生评价

现在我们正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它倡导“为了每一名学生发展”的新理念,这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更是对自身的一种反思和补充,它旨在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一切为了学生。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给我们关于学生评价的一个崭新视角,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赋予教育评价以实践的意义。

(一)评价功能综合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以选拔为标准的评价功能已不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恰恰相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对评价提出了新的期许和要求。这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实践的能力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这也为学生现在及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评价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主要起着调节、激励、反思和引导的功能。

(二)评价内容全面化

实行学生评价是为了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分析,向学生提供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将注意力和行为集中在学习上。而以往的学生评价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没有达到评价的实际效果。新课改背景下主张评价内容的全面化,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其评价内容应该丰富灵活,因需而定,因适而定。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新课改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家长,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同伴,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评价主体。同时在评价活动中我们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发挥其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致力于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和全面成长。

教育评价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学生评价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主要方面。新课改实施以来,对评价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进展和有意义的成果,对学生评价也提出新的理念和期许,从而推动着我们评价工作向更为科学和合理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辛涛,李雪燕.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A].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 2005(2).

[2] 张意忠.教育评价模式的价值取向以及评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3(3- 4).

[3] 潘玉驹,陈文,何毅.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评价标准的反思[A].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

[4] 马云鹏,李广,刘学智.新课程理念下学科素养评价研究[].东北: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28-43.

推荐访问: 反思 新课改 探讨 评价 学生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