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人员成本、运输成本、包装费、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利润等各种价格组成要素,并基于此提出最终报价。
“不同地区的供货商,不同的供货商,报价是不一样的,公司可以进行比价。”按照雷洪文的描述,北易公司会对这些报价进行审核,并在系统内部进行审批,以决定是否向某家供货商下单。
在北易公司,系统面向供货商,事实上还提供了一个综合评价功能,评价的要素包括:供货商的订单执行率、交验合格率、发货及时率以及库存控制情况等,每个供货商都会获得一个综合的评分。北易据此实现了对供货商的强管理。
市场博弈
与供货商相比,对经营商的管理并不容易——虽然北易希望通过系统实现以销定产。北易综合信息系统面向经销商有两个子系统,一是营销管理系统,主要面向摩托车成品经销商,目前由200余家企业使用这一系统;一是售后系统,主要面向配件经销商,由200余家经销商使用。同面向供货商的系统一样,经销商可以在系统直接向北易下单,可对自己的销售、库存、财务、合同等进行管理,根据系统提供的各种报表,经销商也可以据此对市场做出预测,对销售行为做出决策,应对市场挑战。
雷洪文举了个例子:此前经销商订了多少台摩托车,并不意味着它就在市场上销售了多少台车,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进行生产预测的话,是会有偏差的。如果通过系统能够直接掌握到经销商的库存,就可以知道最真实的销售数据,可以真正实现以销定产。
“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这不是一个难题,因为店面很多都是直营或特许经营的,但对于北易公司这样的生产制造企业而言,这确实是一个挑战。”雷洪文说,理想的状况下,一级、二级、三级等各级经销商都使用这个系统,一辆摩托车从出厂到用户的路径就清楚了,这也意味着,北易公司将能够直接面向最终用户。事实上,经销商对此系统的使用远不如供货商深入,很多经销商只用它做财务往来,订货和入库,出库管理基本上不会用,从而也就无法掌握经销商的实际库存。
雷洪文认为,推进经销商使用的解决之道,只能是提供更多高价值的互动服务,以吸引他们们向北易公司倾斜,别无他法。
在国内经销商之外,面向海外市场,系统也提供了解决方案。据雷洪文介绍,北易公司在海外的摩托车销售,基本上都是客户提出各种定制要求,并向客户报价。
海外客户同国内经销商一样,拥有自己的独立账户,并可以在系统中提出摩托定制需求,北易公司内部系统会将这一需求依次传递给设计、财务等部门,以确定这一定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能够生产,并最终给出报价。
事实上,这一系统的使用多由公司海外业务人员发起,情况不如经销商系统。从上游的供货商系统到下游的经销商系统,再到外贸系统,系统推进的程度与北易摩托在该环节的话语权有直接关系,话语权大,则推进好,话语权弱,则推进差。
雷洪文说,综合信息系统建立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强化北易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更是为了形成以北易公司为主体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供应链条,以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环境,共度寒冬。
推荐访问: 抱团 过冬 摩托 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