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于2001年在卡塔尔启动,旨在2013年前消除贸易壁垒及补贴,通过更公平的贸易环境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多哈会谈对于体育用品业的影响却少有人注意。事实上,如果本轮会谈能针对体育用品行业达成行之有效的协议并巩固世贸组织的地位,将为体育用品业稳定的繁荣增长作出巨大贡献。
体育用品业主要由制鞋、服饰和体育装备构成。而在全球范围内,体育用品业也可以算是各国高度宏观调控的业务模块。在鼓吹全球化、自由贸易的时代,这样的说法不禁让人疑惑。但如果统计一下各国在体育服饰和鞋类用品的进口税,这些税费的费率通常都在当地政府的控制中居高不下。贸易保护主义不仅阻碍了商品的正常流通,也增加了假冒产品的市场需求。
在消除贸易壁垒方面,多哈新一轮谈判将推动并敦促各国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根据世贸组织统计,制造业产品的关税一般在3%左右。但鞋类产品则达到20%,服装25%,普通体育装备一般也在10%。
降低体育用品关税受阻
国际贸易方面,促成降低进口税的多边会谈一般都是通过像多哈这样的全球型贸易谈判或NAFTA、MERCOSUR、GSP区域型经济会谈来进行。即便区域性会谈达成协议,降低关税的举措也只牵涉各与会国,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并不会因此调整。尽管多哈前几轮会谈达成一些框架协议,各区域经济组织也取得一些成绩,但体育用品的关税却并没有太大改观。
鞋类制品
在多哈多回合会谈中,国际制鞋业曾发起专门针对该类产品的会谈,就免除大部分关税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当时很多会员国已经基本接受将鞋类产品列入非进口敏感产品中,降低或减免关税的提议。但遗憾的是,世贸组织成员国中有些主要成员国反对该项议案,而主张将鞋类产品列入普通商品中进行下一轮削减关税的讨论。即便如此,鞋类产品的关税在上一轮会谈结束后也达成了降低50%的协议。2006年,美国鞋业进口关税税额高达19亿。即
使税款降低一半,消费者也会因此受益匪浅。
服饰类制品
在服饰方面的会谈与鞋类制品类似。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的实施使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之外,关税水平高于普通工业产品水平的2到3倍。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所建立和维持的进口配额制度严重违背关贸总协定取消数量限制的原则,带有强烈的保护主义色彩,为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提供了合法依据。多种纤维协定制约了发展中国家通过纺织品出口实现经济起飞,它给发展中国家每年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直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就业。2005年,美国和加拿大向发展中国家作了让步,终止多种纤维协定。如果不考虑反对的声音和实施的困难,多哈多回合会谈结束后,纺织类产品,乃至体育服装会按照框架协议达成的基本指标对关税进行减免。
体育装备类制品
体育装备类产品面临的情况略有不同。世贸组织的主要成员对于减免相关产品的关税表现出一致的兴趣。有些成员国甚至主动提出将体育装备、体育器械列入零关税“Zero for Zero”类分类进行磋商谈判。但由于多哈会谈在工业产品市场准入问题上几次陷入僵局,相关谈判也暂时处于停滞状态。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倒退的大环境下,一旦重启多哈会谈,零关税的提案也将很快重启。
贸易壁垒问题力争公平对待
在贸易壁垒的问题上,制鞋业需要同时面对反倾销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而且纺织品配额的问题也会在年底浮上台面。年底,中国的纺织品配额问题将从新进行磋商。欧共体、北美甚至拉美的很多国家都在谈判的同时,试图以前瞻性的立法备案为未来的贸易争端作有利于己的准备。虽然世贸组织的存在不能制止这样近似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但通过多边会谈制定清晰有力的强制性规则和标准,确立相关案例法规适用的限制条件,约定处理国际争端的标准流程,以确保国际贸易争端处理的公平合理,避免贸易保护主义以法律的形式合法化。
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
体育用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上也存在同样的争端。世贸组织对品牌、专利的保护都有健全、清晰的规定。但在全球层面的执行上,相关规定仍是一纸空文。世贸组织下一步对于加强控制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有效的机制处理侵权行为等问题上的举措将对整个制造业有根本上的改变。
虽然多哈回合框架协议草案已经达成,但推动谈判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世界经济进入寒冬,体育用品业无论从销售或是资本都必然受到影响。作为企业或是体育用品业的各个组织,都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在各自的影响范围内释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积极信号,推动各成员国尽早回到多边会谈的谈判桌上。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表示,一项有利于扩大全球贸易、促进世界经济、有助于消除与减少贫困人口的世界贸易协议有望在明年达成,并对全球经济回暖作出重大贡献。
推荐访问: 体育用品 贸易谈判 影响 多哈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