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近几年的建筑材料价格走势做出了分析和预测,供大家一起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价格;走势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量海外资本的流入,建筑工程市场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外资业主的进入也带来了工程建设领域承发包合同模式的革命性转变,外资业主广泛在大型跨年度工程中采用总价包干的合同模式,所谓总价包干就是包工、包料、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的合同模式,合同总价一次性包死,不因材料涨价及钱币汇率变动等而作任何调整(除非发生重大设计变更或合同签定后国家强制性规范改变),报价形式采用工程量清单的计价原则(即综合单价法)。
2003年7月1日,我国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标志着我国的工程计价进入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全新时代。在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后,投标人按照招标人编制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投标总价包括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规费、工程基本措施项目费用、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等,其中分部分项工程报价采用综合单价的报价形式,综合单价是由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加上管理费、利润、不可预见费、税金等费率组成,并自行考虑风险因素。在清单报价时,直接费用(清单报价中的分部分项工程费)占主要比例;在直接费用中,材料费用占主要比例;在材料费用中,主要材料费用占主要比例。为保证清单报价的准确性,一定要报准材料特别是主要材料的价格,因此清单报价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材料价格的准确性。又由于合同签定后在施工工期内合同总价及单价不允许作任何调整,材料涨价成为了投标单位在这类合同模式的报价中的一个巨大风险,因此投标单位在报价过程中不应该只是静态的以当年度的材料价格为全部依据,动态的分析并预测材料价格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走势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要想客观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材料价格走势,应该从以下各个方面来实现:
1.广泛的查询并收集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形成一个有效的数据库,按各年度、季度、月度的价格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对比、整理、分析,形成满足报价人员需要的信息,并绘制成直观的图表供报价参考。比如我查询了建筑用主材从08年1月至09年1月期间每个月的市场价格,并绘制了价格走势图。以建筑用螺纹钢为例:价格的走势图基本是一个比较规范的正弦波曲线,以1月份和12月份为波谷(3570元/吨),6~8月份为波峰(5270元/吨),比例为5270/3570=1.48(即上涨48%);再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例:价格走势图基本是一个从平原缓慢爬升至山峰并保持一段时间(3~4个月)再缓慢逐步下降到平原的过程,以12月份至次年2月份为平原(325元/吨),6~9月份为山峰(415元/吨),最低与最高的价格比例为415/325=1.28(即上涨28%)。综合这两种建筑主材的月份价格走势图,基本上都是以12~2月为最低值,7~9月为最高值,所以投标单位在不同时间进行投标报价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极端价格。
2.密切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走势,任何一种建筑材料都是工业化生产体系产业链中的一环,在如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建筑材料的价格走势跟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息息相关。比如石油价格降了,化工产品价格就降了。陶瓷类的,也就会降了。目前时期国际原油价格大概是62美元/桶,去年最高值曾达到147美元/桶,跌幅达到58%,但国内石油产业链中的公司里面劳动力成本没有降,甚至是微涨,其他的所涉及到的一些辅料略有降低,同时生产企业的管理费不会降,所以今后两年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价格应该会下降,但下降的比例应该不会太大。
3.密切关注国际及国内原材料市场的储量,任何一种建筑材料的价格走势一定会受经济规律的控制,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必上涨。最近我们看到一个新闻,就是关于宝钢与力拓达成粉矿价格上涨79.88%、块矿价格上涨96.5%的协议,虽然从长期来看国际进口矿价大幅上涨,但是国内矿石资源产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进口铁矿石的存港量仍处于高位,任何一种金属矿产的供需转换都有一定周期,铁矿石大概在十年左右,也就是说至少在未来十年内中国国内的铁矿石原料是充足的,但这是否意味着建筑市场钢材的价格会大幅下跌呢,我觉得不会这样。这还取决于另一种炼钢用原材料煤炭的储量,由于近年来投产规模有限,国家关停小煤矿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国目前煤炭资源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今年1-6月份,我国焦煤价格累计上涨700-800元/吨,钢厂制造成本进一步上升,一些中小钢铁厂甚至被迫破产。因此尽管10年内铁矿石资源充足,但受限于煤炭资源的供应缺口,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应该会平稳的小幅下跌。
4.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市场的冷热程度也直接影响建筑材料的价格走势。去年下半年从美国刮起次贷危机的龙卷风迅速影响到全球经济,中国也不能例外,其中前几年最为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也迅速降温。从需求者角度来讲:由于企业经济不景气,导致自身收入的减少,银行对第二套房贷款的诸多限制,许多改善型需求和投资型需求者自觉的把购买行为推迟,刚性需求者也大都处于持币观望状态;从房地产开发投资者角度来讲:因为国家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融资渠道日益狭窄,利率提高导致资本运作中的利息成本大大增加,再加上房产销售状况不佳,投资风险也随之加大。甚至出现部分自有资金不充裕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将面临因无力融资而退出市场的风险。自有资金充裕的大型房产企业如果强行上马大型项目也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因此投资者的投资愿望也降低了。从供需两方面来分析,房地产市场也不会重现前几年的火爆。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及国家投入四万亿资金拉动内需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客观状况,两者综合作用会导致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剧烈震荡但终究回归平稳,直到达到较低的价位。
5.随着当今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许多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可再生资源、可替代建材的大量应用到实际建筑产品中,传统的一些建材价格势必会大大降低,这也是国家倡导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大趋势所在。比如:砌块类产品以及现浇混凝土工艺必将取代传统的砌筑式黏土砖,而条板类墙体材料和拼装式的施工作业必将取代砌块类及现浇混凝土作业方式。利用各种工业废渣、废料代替粘土制造砖瓦、砌块,做水泥的混合材料,有资料介绍,全国这些工业废渣每年的排放量在3亿吨左右,用做建筑材料的只占大约10%,如果把这些废渣、废料应用到制造各种建材的原料中去,将会大大降低这类建材的价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建筑材料的价格在未来两年,甚至今后更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会处于一种平稳且略微下降的态势中。当然,建筑安装材料价格走势的分析和预测是一个繁琐而又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的造价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学习新的经济与技术的理论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各种建筑相关产品的市场行情和国家政策,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比较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走势,从而能够更客观更准确的控制工程项目造价,规避各种价格风险。
推荐访问: 走势 预测 建筑 材料价格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