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国矿井通风的效率较低、耗能高,提高矿井的通风效率、减少通风系统电能的消耗十分有必要。分析了矿井通风系统耗能增加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矿井通风节能措施。
关键词:矿井通风;通风效率;高效节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源和能源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而煤炭在我国可以被认为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资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而煤炭的安全生产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显得极为重要,科学系统地将通风安全工作做好可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1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误区
当前,大部分的煤矿企业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已然形成了无瓦斯这一理论,没有充分认识与了解煤矿当中的瓦斯安全,对瓦斯及其管理以及防治的工作有些忽视。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检查瓦斯仅仅只是停留于表面,却没有对其进一步深入检查。因而即使煤矿监控措施非常完善,但没有一个可以真正的发挥出作用,也就自然成了一个摆设,故而瓦斯安全在煤矿安全中的地位非常关键。
在管理过程中,许多工作人员片面认为对煤矿的通风进行管理仅仅是局部的管理, 仅仅对通风其单个局部进行防范,将多种通风的防范设备都安装了,但因为没有在实际中加强使用和监管, 致使设备没有办法将其有效用发挥出来,同时设备又大多陈旧、日久未修,极易出现事故。在日常管理当中,往往只是对局部通风的管理进行了保障,仅仅对用风量比较大的地方满足了其相关的要求,却将最低巷道处风速忽略了,一些小的煤矿为进一步节省成本,在进行日常的作业常常利用自然风,这就导致通风安全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当前,煤矿市场前景的发展非常好,许多已经关闭了的开采区开始重新被开采,仅仅对原有系统做简单的恢复就能够进行作业,大多数员工以为只要有风流动就可以了,却对风的来源不甚了解,这就会导致回风流的路线事故,对煤矿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2 煤矿通风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不少,而发生的这些事故当中通风问题的占有比重很大,通过对我国近些年以来的一些煤矿事故与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列举与分析就可以知道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例如:2001年,山西省某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这次事故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风流出现短路,位于井下处的风量不够,仅有局部的通风机产生循环风,故而造成了特大的瓦斯爆炸发生。以上种种案例足以证明,加强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 我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现状
尽管国家花了大力气关停小煤窑,并加大投入,改善矿井通风技术,但我国煤矿井通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不高。
3.1 通风系统不合理
许多煤矿通风系统设计不当,通风井巷联结杂乱无章,通风网络像蜘蛛网,还有许多通风井巷太狭窄,不适应通风能力。此外,由于煤炭生产的发展变化,通风系统往往跟不上生产布局的调整。
3.2 通风设施设置不合理
一些煤矿把设置通风设施当成了安置风门,导致井下风门太多,却缺乏必须的密闭设施;还有的风门设置不考虑井下气压,安置在主要进风巷与回风巷之间,导致漏风严重(有的矿井1/4以上的总排风量白白漏掉)。
3.3 通风阻力大
由于井下生产复杂,经常出现巷道转弯、分岔、会合、冒顶,工作面突然扩大或缩小,造成当前大部分矿井回风巷通风阻力大,只有少数矿井采区的通风阻力较小。
3.4 通风机效率低、管理不善
目前通风机工作效率普遍偏低,难以匹配矿井电机,不仅白白浪费电力,而且不能提供充足的通风量。有些矿井管理通风时随意缩小风窗面积,人为增大井下通风阻力;还有许多矿井的通风机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到位,风机叶片锈蚀、变形也无人过问,造成风机长期带病坚持工作。
4 加强煤矿安全通风管理的措施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安全意识,全面改善煤矿通风系统:淘汰老旧风机,选择效率较高的通风机;更换小功率、低转速电机,避免“大马拉小车”;扩大通风巷通道断面,缩短通风距离,改变采掘布局,优化风道断面,推广并联通风模式,减少角联,缩短通风流程,采用局部增压、减压增漏等方式调节矿井风量。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工作面要实行独立通风;目前在煤矿通风系统中,由于风硐风阻力较大,导致损失20%左右的总风量,因此,必须保证风硐通风顺畅,保证风硐表面光滑,风硐总阻力必须低于200帕斯卡,尽最大限度减少转弯。通风机必须指定专人职守,严格任何人随意操作风机;局部通风机不得随意停风,实行“三专两闭锁”;严禁任何人在井下进行无风或微风作业。井下通风安全管理系统,必须实现数字联网,实行信息化管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合理调节风量。此外,还必须提高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保证他们的权利与权威,建立并落实奖惩责任制,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5 防范通风事故的有效措施
5.1 落实《安全生产法》与安全管理责任制
煤矿法人代表必须对本单位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分管通风安全的责任人必须具体负责,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必须直接负责。要制定通风安全的总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再层层分解具体指标,每个指标都必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头上。
5.2 编制通风安全管理计划
依据《安全生产法》暨国务院指示精神,结合企业生产计划与技术水平,编制通风安全管理计划,实行计划管理。保证通风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计划编制要保持一定的弹性,以应对地质条件的变化或其它情况。
5.3 强化安全生产保障
井下必须全面配备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进行实时无死角的瓦斯与粉尘、温度监测,高瓦斯井必须设立通风巷,严禁瓦斯超限作業。每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在它的附近安装瓦斯传感器,当瓦斯超限时立即切断局部通风机电源;恢复局部通风机工作前,必须检查它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只有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才能重启;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时,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撤出工作面上的全部人员,并停止对工作面的供电,进行排放作业。应使用抗静电阻燃材料制作风筒,风筒出口距离掘进工作面不能超过5米,风筒出风口风量不得低于计算风量。工作面要存有4~6米的风筒短节;发现风筒破损,必须及时修补。风筒接头要使用双反边顺接,并用铁丝在中间捆紧,做到牢固可靠,防止脱节。
6 结语
目前我国煤炭产能总体过剩,煤矿企业亏损面较大,面临着去产能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加大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与支持,防范通风事故,帮助煤炭企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关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赵龙站.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01)
[2]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郭玥亮. 山东工业技术.2018(19)
[3]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展华南. 民营科技.2017(05)
作者简介:夏佳佳,男,汉族,1990年出生,安徽安庆市人,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通风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推荐访问: 通风 安全管理 煤矿 现状及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