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发现普外科护理风险多由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综合素质不足及缺乏护患沟通所致,以此为依据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加强对于尿管脱落、压疮、鼻饲管脱落及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的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制定护理风险评估机制,引导护理人员积极识别并评估当前存在的护理风险隐患,进行循证护理,提出对症策略,同时虚心接受患者及家属的建议,不断改进护理管理方案内容。③培训工作的加强。对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工作,从基础护理培训开始进行,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普外了护理技术,熟悉护理工作流程,提升其责任意识,端正其服务态度,严格遵医嘱用药,执行无菌制度,加强护理风险防范培训,帮助护理人员掌握护理风险识别、评估能力,提升警惕心及法律意识,治疗过程中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告知治疗流程、预期效果及注意事项,征求患者同意,并让责任人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制定护理风险预案。制定各项风险事件的应对方案,提升护理人员的意外事故应变能力,提升其法律意识,一旦发生风险事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获得其理解与信任,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1.3 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发生尿管脱落、鼻饲管脱落、坠床跌倒等风险事件的例数,记录两组发生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例数,记录护理投诉例数,计算百分比。同时,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让患者及家属根据治疗期间的心理、生理感受得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评价,计算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该次试驗获取的基础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对比采用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护理风险管理相关指标情况方面的比较
在发生风险事件、并发症及护理投诉的比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0%,与对照组的82.00%对比显著更高(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外科治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或不专业,或者是服务态度太差,容易出现风险事件,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这样进一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威胁,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引发护患纠纷,从而不利于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风险管理制度规范下,有效识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加强防范,及时处理,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损害的管理机制[5-6]。考虑到外科护理管理效果的提高,需结合普外科实际情况,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
结合该次研究可知,针对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效果方面显著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从中表明,护理风险管理具备实施的价值作用。
综上所述,在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能够使得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薇,王玲云.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9):149.
[2] 谌志红.护理风险管理对普外科护理管理中效果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8):278.
[3] 任永春.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8):176-177.
[4] 刘海燕.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J].大医生.2018,3(7):116-117.
[5] 董建花.浅谈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28-129.
[6] 李成凤.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6):140-141.
(收稿日期:2019-02-20)
推荐访问: 护理 风险管理 外科 效果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