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2008~2012年广州市天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2008~2012年广州市天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11-17 16: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了解天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为提高本区水质,促进群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天河区2008~2012年共1165份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资料,依照国家标准GB5749-2006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天河区生活饮用水5年总合格率为75.5%,2008~2012年合格率分别为56.1%、70.0%、78.9%、84.4%、79.4%,5年间合格率有显著差异(χ2=31.2,P<0.05)。所有检测项目中,微生物检测项目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分别为84.1%、96.4%。结论 天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在过去5年中有显著改善,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微生物污染是本区水质防治重点,需加强监督监测和消毒工作,保障本区人民饮水健康。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质的好坏及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天河区位于广州市城区中心,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全区有近150万人,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生活饮用水,本区的饮用水包括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直饮水,直接和间接都取之于珠江,然后由自来水厂处理后输送至千家万户。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直接关系到本区人民的健康,为此,需全面了解本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探讨预警监管机制,预防、控制因饮用水污染而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确保饮用水安全。现对2008~2012年全区所有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资料进行汇总、搜集、统计、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天河辖区内2008~2012年共1165份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资料,水样包括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直饮水等所有生活饮用水。

1.2检验方法与评价标准 所采水样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检验结果以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评价依据。在所有理化与微生物检验项目中,有一项超标即可判定为不合格样。

1.3检验项目

1.3.1理化检验项目 浑浊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锰、耗氧量、氯化物、氟化物、pH值、铁、锌、铜、铝、砷、氨氮、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

1.3.2微生物检验项目 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共22个检验项目。

1.4统计学分析 用χ2检验对率进行比较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统计软件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

2结果

2.1不同年度合格率比较 2008~2012年共检测水样1165份,合格880份,总合格率为75.5%,5年合格率分别为56.1%、70.0%、78.9%、84.4%、79.4%,2008年合格率最低(56.1%),2011年合格率最高(84.4%),5年间合格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31.2,P<0.05)。其中,2008~2010年度合格率逐年显著提高(χ2=14.4,P<0.05),但2010~2012年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6,P>0.05),见表1。

2.2不同检测项目合格率比较 从检测的22个项目来看,大肠埃希氏菌、铁、砷、氨氮、溶解性总固体合格率为100%,合格率最低的两个检测项目为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其合格率分别为84.1%、96.4%,其他各检测项目合格率均>97%,见表2。

3讨论

天河区2008~2012年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75.5%,高于国内报道的浙江义乌市57.1%的合格率[2],与重庆市渝北区报道的合格率相近[3], 显示天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好。2008~2010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2008年合格率仅为56.1%,至2010年达78.9%,表明天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在此期间不断改善。2010~2012年水质总合格率为80.8%,3年间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显示近3年本区水质状况基本稳定,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本区5年1165份水样22个检测项目进行分析,可见天河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最低的项目为菌落总数,其次为总大肠菌群,显示微生物污染是本区水质污染的最大威胁。管网末梢设备老化,二次供水管道及储水系统陈旧,水质净化消毒不够,水源保护不力可能是造成本区微生物检测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饮水中微生物污染引起的危害是威胁本区饮水安全的首要问题。实验证明,接触作用30 min游离余氯>0.3 mg/L时,水中的伤寒、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布氏杆菌和钩端螺旋体等病原体已被完全杀灭[4]。肠道病毒对氯消毒剂的耐受力较肠道病原菌强。但目前认为,如水的浑浊度≤1度,pH<8,接触时间为30~60 min,游离性余氯>0.5 mg/L时,可防止肠道病毒的介水传播[5]。因此,饮水消毒是切断介水传染病的首要手段。

生活饮用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与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有直接联系[6-7]。为确保本区市民喝上安全饮用水,针对本区水质易受微生物污染的特点,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改善本区饮用水质量:①加大对水质卫生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饮水安全意识。②检查现有饮水工程的消毒设备是否合理、有效,做好水质消毒净化处理工作,对新建的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要强化管理消毒设备这一项,这样就会大幅降低微生物对饮用水的污染,确保饮水质量。③加强水质检测力度和饮用水水源的卫生管理,防止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敖海英,王云,盛洁,等.2008年-2012年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现况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2):2965-2966.

[2]季巧珍,孙晓峰,朱世瑜,等.2007-2009年义乌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9):2258-2259.

[3]海英,樊军,胡迪,等.2007年度重庆市渝北区生活饮用水安全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3):668.

[4]金银龙.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释义[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61.

[5]姚志麟.环境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26.

[6]金立坚,朱鸿斌,周自强,等.四川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1):26-29.

[7]陈尚林,郭仕平,王珍兰,等.EIEC污染饮用水所致腹泻爆发的病原学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11):1375-1376.编辑/肖慧

推荐访问: 天河 广州市 生活饮用水 分析 水质监测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