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陕西凤翔因泥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朴实的表现手法,被誉为“民间工艺美术之乡”。 但多年来,由于开发不当等因素,使其文化价值降低,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通过调查研究,制定民俗艺术资源评价体系,更好地继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凤翔泥塑的艺术特色、情感价值、民俗价值、市场可开发性以及价值评估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西北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陕西凤翔;社会价值;情感价值;民俗价值;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J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54-02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西北地区是典型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积聚区,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和民间性,为西北民间美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陕西省凤翔县是一个民间艺术荟萃之地,有“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其中的彩绘泥塑被评为“中国民俗文化四大泥塑之一”,是我国保留至今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其造型多样,表现手法率真朴实,形态逼真、具有鲜明的象征性,体现出远古的文化气息和深厚古朴的审美品质,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一、凤翔泥塑的价值构成
凤翔县地处陕西关中地区八百里秦川西部,泥塑历史久远,唐朝以后,凤翔泥塑一度被尘封了千年几近灭绝,后胡深老先生继承了其父的手艺,使这个独特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而今,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是其主要生产地。3000年的文化沉积是凤翔泥塑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然有广阔的生存空间。而现代民间艺术的评估必需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之上,这也正是民间艺术的历史价值之体现,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精髓被传承、被更新和被延续的展示。
﹙一﹚凤翔泥塑的社会文化价值
社会文化价值是指处在同一社会文化体系下的人们的价值观对客观外界的反映,是对整体自然的意志体现。民间艺术以一种文化的形态,而非纯粹的艺术审美形态参与到自然和民间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功能。这种文化意义和作用既表现在生活价值方面,还以一种精神的形式,潜移默化地造就、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认知方式、伦理道德、行为准则等方面。民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在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不仅是民间文化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民间文化的内容和组成部分,而这也正是民间艺术的社会文化价值之所在。
凤翔泥塑最初是用来换米换面、养家糊口和逢年过节走村窜户卖给小孩子们的一种耍货。但据笔者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泥塑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与民间生活文化的紧密关系,虽然仍有一小部分是馈赠亲友的礼品,但大部分消费市场是艺术工作者、国内外的玩具市场等,在产业化的带动之下,其质朴的民风在逐渐丧失,这也意味着凤翔泥塑的社会文化价值在逐渐降低。
﹙二﹚凤翔泥塑的民俗价值
民俗是指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些风俗习惯,涵盖的内容庞杂丰富,囊括了民间流行的所有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民俗性就在于许多美术品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这些民俗活动直接相关,并渗透在一起,互为表里,成为许多民俗活动的形象载体,直接反映着广大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情操。所谓民间艺术的民俗价值是指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民间艺术的存在与民众生活相贴近,甚至就是民众生活本身决定了民间艺术的部分特性,从而使作为生活形态的民间艺术特征更为突出。民间艺术及其文化创造与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二者不仅是一定的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产物,同时又是民众适应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手段和结果,深受传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民间艺术是民间生活方式的直接转述。凤翔地处西北,过去交通不方便,少受外界影响,泥塑的艺术风格及其与民俗生活的关系,依然较多地保持着当年的风貌,部分保持着农民艺术为乡邻四里服务的特性。但随着文化产业化影响的加深,凤翔泥塑虽然在全国市场的销售量不断上升,但泥塑在当地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却逐渐丢失。
笔者对凤翔县某中学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学生群中愿意购买凤翔泥塑并愿意将其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的人数占23.3%,其理由是凤翔泥塑具有地方特色。有11.1%的人不愿意,他们认为凤翔泥塑太土气。由此可以看出,凤翔泥塑与民众的生活距离已越来越远。
﹙三﹚凤翔泥塑的情感价值
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主观反映形式。情感是一切艺术包括民间艺术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本质特征之一,所以,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民间艺术的情感价值。民俗是有情感的文化,凡是有感情的文化都是热情的文化。对人们的情感取向、价值判断和社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凤翔泥塑的每一件作品都被赋予了生命、思想、信仰,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健康的精神面貌。凤翔泥塑的情感价值在于以其独特的手法反映了本地人民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高尚情操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四﹚ 凤翔泥塑的经济价值
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里,艺术品走向市场是自然而又合乎规律的事情,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进入市场也是一种趋势。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水平和市场的制约,凤翔泥塑只是一种补贴家用的手艺。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在胡新民等艺人的带领之下,泥塑艺人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某些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逐渐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而作为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凤翔泥塑艺术特色独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已成为众多美术院校、博物馆及个人的收藏品,甚至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仅泥塑产业一项就带动了陕西地区旅游等相关产业收入近千万元,当地的居民也将些种民间艺术发展成为六营村村民的主要致富手段。现在六营村80%的村民从事泥塑制作,年销售泥塑产品50多万件,实现收人300多万元。由此可见,包括陕西凤翔泥塑在内的陕西民间艺术的产业资源禀赋和市场潜力都极为可观。
二、凤翔泥塑的艺术价值评估标准
为了保护凤翔泥塑的艺术价值、情感价值等,使凤翔泥塑的开发和利用更加合理化,针对凤翔泥塑产业化及其现状提出以下几点评估凤翔泥塑艺术的价值标准:
(一)砸泥
凤翔泥塑是采用本地的一种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制成,为了使成形的泥塑硬度大、不易破损,所以在泥中加入适量的棉花,而所加入棉花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泥塑的质量,一般加入的棉花量以泥坯撕开有细腻的棉花丝为最佳。
(二)毛坯的光滑程度
凤翔泥塑的制作工序中要对成形的泥坯进行修模的工序,泥坯表面的光滑程度体现了泥塑制品的好坏。
(三)粉洗
一般在成形的泥坯上用白粉汤浇灌反复进行三次,第一次的白粉汤较稀、淡,第二、三次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略浓。用手触摸越摸越亮为最好;反之,触摸之下易掉则为次品。
(四)色泽
凤翔泥塑有素绘和彩绘两种,彩绘时的色彩以反复三次为上,这样的色彩均匀、纯正。上文提到笔者在调查凤翔泥塑的时候发现有些泥塑制作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减少工序,在上彩时只上一次或两次,使得在市面上出现了许多色彩不纯、不均匀的现象。
(五)图案
不论是素绘还是彩绘,泥塑上的图案以越精细、越复杂越能体现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六)创新
凤翔六营村的泥塑手工艺人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如在传统的牛头挂片的头部顶端加入“福”字,不仅含有“金牛纳福”之意,而且更有新意。另外,许多艺人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或增或减,使原有图案更加协调、新颖别致。
三、结语
今天,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文化殖民势力对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构成更加严重的破坏,大量的民间艺术濒临灭绝。因此,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认识和保护,显得尤为迫切。对于民俗艺术价值的分析只是一种定性评估,具有相对性。现代民俗艺术应该是一个大体兼容在多元文化体系之下的艺术形式,通过对民间艺术的价值评估,来增强人们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重视,使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到保护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推荐访问: 凤翔 泥塑 陕西 浅析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