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鲶鱼的人工催产孵化技术

鲶鱼的人工催产孵化技术

时间:2022-11-18 13: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材料为40目柔软的尼龙网箱做产卵池,网箱上覆盖防逃网。用直径5厘米塑料管分别引水到两个网箱中,并用60目筛绢布过滤进水,防野杂鱼进入网箱中。催产前1天水池和网箱均用生石灰溶液浸洗消毒,洗净备用。

③催产技术。5月下旬水温升到22~24℃时开始催产亲鱼,选择性腺成熟、体形好、体色鲜艳、带米黄色或青灰色花纹、体质健壮、无伤病的个体。一般雌鱼个体较大,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头及口裂较雄鱼粗短。雄鱼个体较小,腹部无明显膨大,体形较细长,成熟后挤压其后腹部有少量淡淡的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马上散开。本次试验选亲鱼30千克,由于雄鱼个体偏小,按雌雄比1∶1.5进行配组催产,其中雌鱼31尾。

④注射催产剂催产。每千克雌鱼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5微克+马来酸地欧酮(DOM)4毫克+脑垂体替代物(PG)5微克,雄鱼剂量减半。注射催产剂后的两组亲鱼分别放入两个备用的网箱中,同时进行冲水刺激,水温22.5℃时经10.5小时开始发情产卵。产卵时,雄鱼追逐雌鱼,当雌鱼静止不动时,雄鱼侧身从雌鱼背上缠绕其胸鳍以下部位,收缩挤压雌鱼腹部,迫使雌鱼产生腹压进行排卵,雄鱼同时射精,雌鱼扇动尾部产生水流,使排出的卵粒散开于水中,卵粒吸水后直径2.5微米,整个产卵过程持续达5小时。本次催产雌鱼31尾,产空30尾,催产率达96.7%;共获鱼卵46.2万粒,其中受精卵41.2万粒,受精率89.2%。

二、孵化

1. 孵化设施。本试验是利用鱼种场叉尾 的孵化不锈钢槽在室内进行孵化。钢槽格长3.50米、宽0.60米、深0.25米,钢槽一端接水管进水,用水龙头控制进水量,在另一端底部钻孔接溢水管,保证注水0.15米深,钢槽上设一根3.65米长的纵向转轴,转轴上等距离焊接长20厘米、宽4厘米的不锈钢叶片,叶片边沿打磨光滑,每两个叶片错开90度角焊接,叶片尾端稍向转轴转动反方向弯曲,用电机变速后带动转轴叶片进行搅水。转速为36转/分钟。

2. 孵化过程。将催产出来的孵粒分别放入两个孵化钢槽中,排水口用60目筛绢布设置防逃罩,进水口用80目筛绢网袋过滤进水,防止野杂鱼及污物进入孵化槽中,并经常清洗或更换过滤网袋,保证水畅通。孵化用水经蓄水池澄清后使用。每个钢槽每分钟换水量为30升,同时开动电机转动叶片进行搅水,使孵粒随水流悬浮于水中,避免鱼卵在静水状态下沉入底部堆积缺氧死亡。搅水还起到增氧作用。在钢槽中,水温22~24℃时经58小时孵化,卵粒中鱼苗开始破膜,刚破膜的鱼苗下沉趴在钢槽底,对漂浮的卵膜要及时清除。卵黄苗以自身卵黄为营养,3天后开始上浮平游觅食,此时要及时转入提前准备好的池塘中培育鱼苗。本次孵化受精卵41.2万粒,获得鲶鱼卵黄苗34.7万尾,孵化率为84.2%。

三、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结果见下表:

四、小结与体会

1. 亲鱼在产前2个月进行加强培育,可促进卵粒成熟,水温适宜的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的催产率,提高受精率。

2. 孵化用水必须清洁无污染,水温高卵粒发育快,可缩短孵化时间,减少孵粒霉变死亡,提高孵化率。但水温不宜超过30℃,否则会出现畸形苗,影响鱼苗质量。

3. 破膜后的卵膜要及时清除,否则卵膜发霉可导致卵黄苗死亡,影响存活率。

4. 鲶鱼卵粒为漂浮性卵,进行规模化生产时可考虑用孵化环道进行孵化。

(作者联系地址:广西临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邮编:541105)

推荐访问: 催产 鲶鱼 孵化 技术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