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和归纳,以保证学生后续对相关理论知识内化能力的提升,维护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和实验素质,也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研究工作的全面落实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方式:总成绩=实验操作成绩×0.4+实验报告成绩×0.2+实验考核成绩×0.4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百分制进行成绩评估和分析,并且保证能综合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后续建立针对性实验研究提供保障.
第三,教师要完善实驗资源的收集和处理工作,要结合实验要求建立对应的实验研究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为了有效提升实验操作指导工作的基本水平,教师可以将演示实验利用ppt或者是微课的形式进行处理,在课前引导学生观看,确保学生能提高对相关实验内容的了解程度,也为后续实验研究效果的全面进步创设良好的实验研究平台.另外,教师要深度融合任务式实验研究课堂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意识,有效实现理工科素质培养和实验研究的融合管理,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改革与实践水平的全面进步奠定基础.
3.2 突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的特色
要想一定程度上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进行改革,就要从实验研究特色出发,建立更加贴合学生诉求以及市场人才发展模式的实验研究机制.
第一,要创设前沿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改革方案.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提升实验研究的综合水平,就要对实验室仪器进行项目升级,全面整合具体工作流程,维护管控模式的应用实效性价值,也为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4].
第二,要突破传统课程之间的约束.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和单项课程结构存在明显的区别,为了有效提升其实效性价值,就要引导学生在实验项目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动力,建立对应的综合实验主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研究指导工作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本学习诉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实践小组,对课题类的实验项目进行资料搜索、汇总、信息处理以及具体课题实验等工作,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5].
第三,要充分建立资源共享性实验研究机制.为了保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的实效性价值,高校要充分了解项目前沿发展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相关内容,从而应用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为后续实验研究工作的全面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3.3 明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的研究目标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科学实验基本技能是研究目标,因此,教师要秉持实验研究目标开展相应的指导工作.也就是说,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研究工作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身份,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高实验研究水平,也为学生全面完善自身学习效率提供保障,真正意义上实现理工科实验研究目标,为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优化奠定基础.
教师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基本学情建立完整的实验研究管控规划,并且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转变为不同的主题任务,定期下发“任务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实验小组,要求学生以完成任务换取“学分”的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中,这种实验研究机制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课程认知能力,也能借助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6].
3.4 完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的实践模式
3.4.1 布置任务
为了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对应的实践实验研究指导机制,并且针对不同实验研究内容开展相应的实践实验研究工作.高分子方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研究工作,近几年,我国对于高分子化学实验的研究逐渐增多和加深,其中,有机化学分子单体转变为聚合物的实验项目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教师在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研究工作的过程中,要顺应市场发展需求,确保具体实验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最重要的是,为了有效达到实验研究目标,教师要选择更加有效的实验主题,对有代表性的相关那内容进行实验研究指导.
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实验研究中,主要是进行有机玻璃板的本体聚合实验项目,对于整个实验而言,散热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为了有效解决相应问题,教师要明确实验研究的目标,引导学生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度研究,并且充分利用已学习的知识对其进行综合判定和分析.在经过一系列实验和研究后发现,有效利用分段法进行合成处理,能在预聚合、低温处理、聚合处理、高温熟化等一系列工序后有效规避散热造成的能源损耗問题,提升其处理和基本效果[7].
除此之外,教师也能指导学生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应用悬浮聚合处理和乳液聚合处理两种方式,能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基础上,保证学生能充分了解相应实验内容,进一步内化相关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实验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目前,针对聚合物改性改变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能有效提升具体操作的实效性.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大型实验项目作为整个学期的任务进行下发,要求学生能完成阶段性任务,并且在学期结束前提交相应的任务完成报告,教师要结合学生呈报的实验报告对其进行综合评分.
3.4.2 流程模拟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研究机制,确保能提升流程的模拟效果,建立完整的虚拟仿真平台,确保能配置CAD化工设备流程绘制实验项目以及PVC聚合工艺仿真实验项目等,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水平,为后续学生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只有保证学生能在仿真环境中获取知识,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基本水平,并且保证学生更加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的重要性[8].
4 结论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思想,积极转型实验研究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完善仿真实验、合成实验等项目的实验研究指导效果,优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型人才,整合实验研究机制,实现理工科实验研究目标.
参考文献:
〔1〕蒋德敏,陈书鸿,李廷真等.萃取流程对D NN SA反胶团萃取镁效率的影响综合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6):69-73.
〔2〕舒红英,张爱琴,邓芳等.应用化学综合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1):68-70.
〔3〕丁茜,罗建新,蒋美丽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研究探索[J].中国市场,2016(36):183-184.
〔4〕张玲钰,李修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与探索[J].山东化工,2015,44(10):152-153,156.
〔5〕王旭,张帅,于歆平等.浅谈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研究改革[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5):159-159,174.
〔6〕刘献斌,孙晓君,孙艳等.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实践平台建设与学生核心工程能力的培养[C].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187-193.
〔7〕陈平,仝飞飞,张希等.高校转型期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研究模式的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7,44(20):216,218.
〔8〕贺新福,吴红菊,柳娜等.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漆膜制备的化工综合实验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2):3-5,31.
推荐访问: 化学工程 教学改革 实验 工艺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