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3 篇 【一】
这个暑假我们一组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受益良多。不仅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进一步了解,更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怎样与他人进行更好的交流,怎样突破障碍。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手机因为具有时尚、使用便捷等优点受到大学生追捧,大学生手机普及率非常高。调查显示,有 98.9%的学生拥有手机,1.1%的学生暂时还没有手机。局部学生甚至拥有多部手机或多张手机 CM 卡,10.8%的学生有 2 部手机,1.7%的学生有 2 部以上的手机;24.5%的学生有 2 张手机 CM卡,3%的学生有 2 张以上的手机 CM 卡。
在大学生眼中手机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通话工具,短信使用率频率很高,手机上网、手机游戏等新功能正逐步受到青睐。调查显示,大学生手机的用途具有多重性,主要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和玩游戏等四个方面,联系的对象主要是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和老师。
对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包括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玩游戏等累计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累计时间在 2 个小时以上的学生有 31.3%,1-2个小时之间的有 28.3%,1 小时以下的有 37.9%,根本不主动使用手机的只有2.5%。各个年级之间存在着差异,年级越高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少,男同学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略高于女同学,文科学生略高于理工科学生。大学生手机用途主要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和玩游戏,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打电话时间在 1 小时以上的占 11%,30 分钟-1 小时之间的占 25.1%,30 分钟以下的占35.6%,没事根本不打电话的为 28.3%。手机短信被戏称为“拇指文化〞[2],在学生群体中备受欢送,每月发送短信数量在 100 条以下的学生占 15.3%,100-300 条之间的占 20.1%,300-500 条之间占 21.6%,500-1000 条之间的占32.1%,1000-2022 条之间的占 9.4%,2022 条以上的占 1.5%。手机上网逐步普及,有 72.4%的同学开通了手机上网包月套餐,每天用手机上网在 1 小时以上的学生有 22.6%,60.2%的学生在 1 小时以内有,根本不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只有17.2%。手机游戏因为新颖、趣味性强、使用便捷,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但局部学生因为自控能力差,无法抵挡住手机的诱惑,会情不自禁地在
课堂上玩手机。调查显示,23.7%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51.9%的学生偶尔会玩,只有 24.4%的学生表示基
本不会。随着年级的增高,上课玩手机同学的比例不断增加,在大一学生中上课经常玩手机的同学有 9.4%,到了大四那么到达了 22.3%;文科学生在上课使用手机的比例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课堂上还时常会响起手机铃声,16.6%的学生认为经常会听到,70.3%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听到,关于上课时手机铃声是否会影响课堂教学,有 50.7%的学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同时近年来,各高校发现大学生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现象也屡见不鲜,手机正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冲击,影响教学效果。
随着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拇指一族〞正逐渐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无论在教室、寝室、食堂,还是在上课、自习、休息时,都可以看到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场景,手机已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好的伴侣与朋友。调查发现,有 84%的学生每天都随身携带手机,14.5%的学生偶尔携带手机,只有1.5%的学生表示去上课时不会随身携带手机。同时,因为手机短信的收发、上网聊天等具有较强的便捷性与隐秘性,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包括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逐渐降低。手机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正逐渐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大学生是十分珍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3]。全面加强和改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党赋予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内容。新形式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对手机媒体这一“双刃剑〞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应对手机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构建管理、引导机制,减少大学生因为使用手机引发的消极影响,主动占领这一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载体、新平台,探索新模式,努力实现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倡导健康使用手机理念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手机产生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在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深层次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
的实效性。在调查中发现,72.1%的大学生对“过度使用手机有害身体健康〞这一观点持认同态度,说明许多大学生其实知道过度地使用手机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30.4%同学认为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已经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有81.9%的学生对学校加强管理与引导方面充满期待。积极倡导健康使用手机理念,是出于当代大学生
特定成长背景的需要,也是满足大学生自我需求的需要。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正面的引导与教育,使大学生增强对是非的区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养成使用手机的道德意识,强化大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倡导合理消费观念,帮助大学生消除攀比消费心理,摆脱虚荣作祟,养成健康、合理、符合实际的消费理念。
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高校应注重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例如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等,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可以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感受大学生活,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道德意识教育。同时高校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活动,例如中宣部、团中央等单位曾经举办的“‘感动’——首届全国青少年网络短信作品大赛〞等倡导文明使用手机的活动[4],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二】
组员:梁晓燕
第二组 组长:谢敬花
季振彬 陆斌芳顾城
高小雪 张留洋
目录
调查情况简析 一、前言
二、大学生手机消费现状分析 三、调查问卷分析
(一)受访者手机拥有情况分析
1、受访者所买手机渠道分析 2、受访者所用通讯类型分析 3、受访者更换手机的原因 4、受访者手机更换时间分析 5、受访者手机更换意愿分析 (二)受访者购机时的影响因素
1、受访者对手机的了解渠道分析 2、受访者对手机品牌倾向的分析 3、受访者所承受的手机价位分析 4、受访者所选喜爱的手机款式分析 5、受访者对手机使用功能需求的分析 6、受访者喜欢的促销手段分析
7、受访者购置手机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 (三)受访者资料
1、调查的男女比例分析 2、所在年级状况分析 3、受访者手机平均月消费分析
四、综述 五、建议
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及市场需求
调查报告
调查情况简析:
调查方法:文案调查、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无锡商院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
样本量:分别向大一 、大二、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150 份,一共收回150 份,有效问卷 141 份。
一、 前言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由于经济迅速开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高新科技产品成为了消费热点,手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通讯工具已经逐步走进了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生活中,手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难以离开。手机也随之遍布了大学校园的角角落落,走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同学们一边走路一边拿着款式不同的手机打电话或者发信息,这是一种新的潮流,新的时尚,也是新时代生活方式,有人说,当今大学生的三大件是手机、mp3、数码相机。这是有道理的,手机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是缺乏为奇的。
大学生使用手机已经成了一种新的消费理念。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园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
因此,了解他们对手机的各种不同偏好以及他们的消费倾向和各种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二、大学生手机消费现状分析
随着通信技术的开展和应用,手机报经逐渐开展成为媒体中的一支生力军,大学生受众作为一个独特群体,在拥有较高学历、较高信息需求的同时,本身没有独立经济收入,接触电视等媒介时机少,也成为手机报新的目标受众。据 2022 年 2 月 18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上海发布的《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简版)》指出,80 后群体成为我国手机上网主力军。这与当前大学生受众群体年龄特征也根本吻合。同时,有关数据也显示,截至 2022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 6.4 亿,而 80 后群体由于对新事物有新鲜感,已成为
移动互联网的主体用户,占手机网民总数的 70.8%。此报告说明,“在本次调研的四个兴旺城市,手机报业务的普及率已经到达了 39.6%,是手机媒体业务中普及率最高的业务。〞
三、 调查问卷分析
(一)受访者手机拥有情况分析 1、受访者所买手机渠道分析
手机的购置途径是很多的,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物流等的快速开展,使得一些网上交易成为可能,除此之外,传统的现场购置也是很重要的。通过调查,我们会发现大学生消费者的购置途径选择是不相同的。通过专卖店和大卖场购置手机的同学占了 77%,其次是 18%的人通过移动电信联通公司购置手机。
由此,我们从途中可以看出大局部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大买场和专卖店购置,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 7%的人选择网上购置,对于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的消费比拟高的产品,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效劳是非常重视的,所以选择网上购置的人群通常有很大的顾虑。但是现在随着网路交易的逐渐开展,更加平安周到的效劳成为了其销售产品的保证。所以有不少消费者会考虑在网上购置,也是因为网上购置可以获得比拟优惠的价格。更多的人会选择比拟更加平安放心的,或者比拟就近的商店进行购置。
2、受访者所用通讯类型分析
由于通讯商提供的通讯功能和效劳不同,受访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同选择不同的通讯效劳商。
通过调查问卷可看出占有 58%的学生在使用移动的通讯效劳,主要与学校
的合作有关,而且相比电信和联通来说,移动的收费更低且提供的产品效劳更适合在校学生。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电信的适用也占了很大比例,主要在于电信提供的上网效劳优于其他效劳商。
3、受访者更换手机的原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作为潮流时尚的追逐者,对于手机的更新速度更加快。但又由于学生是非收入人群这一特殊原因,所以在手机的购置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看出,在受到调查的大学生中有 36%的人更换手机的原因是因手机坏了,这了反映了大学生消费的局限性。而 32%人是因为看上了新款和 21%的人是因为功能落后才更换的手机,占了手机更换原因的 53%,由此反映了大学生对手机新产品的在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了大学生消费时一定的盲目性和非理性。由于质量出现问题和丧失而更换
手机的可能性或购置新手机的可能性是最高的。此外就是手机的磨损和功能少,磨损使得手机不能有漂亮的外观,快速的反映能力,通信质量下降的等,功能少是不能满足广阔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的。所以这两项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4、受访者手机更换时间分析
消费者在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选择更好自己的手机,选择另外自己喜欢的类型。这样手机使用时间就有了一个时间段。
我们分析可知:大约一半以上的消费者选择使用 1-2 年的时间,有大约13%的人选择不到一年时间内更换手机。而且短时期内男生更换手机的概率更大,女生更多的选择长时间持有现有手机,对新产品的追求使得男生往往更快的更换手机。
5、受访者手机更换意愿分析
由图可知,占有 56%的人有更换手机的意愿,由此反映出大学生的手机消费的需求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开展空间。
(二)受访者购机时的影响因素 1、受访者对手机的了解渠道分析
消费者在购置手机时候,除了本来的不满意因素,内因以外,还有很多外在影响因素改变购置方向。如下图: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影响的因素很多,随着网络的普及,现在大学生会更多的通过上网查询相关的信息和评价等,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其次是电视的影响,但由于大学生接触的媒介不同,报纸等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影响因素变得很小,
大学生需要更直观的看到和了解商品,然后做出判断,比方电视,效果就比播送好。
2、受访者对手机品牌倾向的分析
大学生是个比拟讲究个性和流行的消费群体,因此在手机的购置上突出的显示出了个人的特点。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 26%的学生倾向于选择诺基亚,后面是苹果,占到了 18%,小米手机占到 12%。这些是名牌手机,其使用者相当的多,这是很正常的。但大学生对于更多的,比方苹果,小米等手机的购置使用比拟少,这也是这些高端手机缺失市场。相对于学生,使用这些手机是很奢侈的,也没有多少必要。因为手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更新换代,学生购置手机通常不会局限在长时间使用,而是出于新潮等原因,使用国产手机的人数也不少,同时使用非品牌机的人数也是占有一定比例,这说明大学生使用手机不仅仅是为了品牌,也会因为其他的原因购置。由于数据容量较小,所以得...
推荐访问: 标签 调查报告 情况 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调查报告范文3篇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