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第31043号《对于发展都市现代休闲农业几点建议》提案答复(0621),供大家参考。
对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第 31043 号《关于发展都市现代休闲农业的几点建议》提案的答复 2022 年 6 月 21 日
尊敬的张珣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发展都市现代休闲农业的几点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任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支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文件精神,制定了《济宁市任城区都市型现代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对休闲农业发展做了总体设计。依托独特的南水北林资源优势,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引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休闲生态农业发展,不断丰富和拓展休闲生态农业旅游功能和文化内涵,形成了苗木、蔬菜、葡萄、油用牡丹等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了一批休闲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了多个特色突出的旅游点,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我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一)农业观光采摘园。以农、林、牧、渔及园艺等资源为载体的度假休闲模式,是现阶段旅游休闲农业的基本形式。主要是地处城镇周边,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农业园区为基础,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我区现有规模以上的观光采摘园10余家。位于南张街道的五羊坡生态园占地1200亩,着力打造“五羊坡”生态品牌,开展葡萄、草莓采摘,引进葡萄新品种 6 个,草莓新品种 9 个,分为早、中、晚不同季节上市,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二)休闲农庄。发展休闲农庄是提高农民收入一个行之有效的成功载体。休闲农庄既是珍禽花木、绿色蔬果的集中种养基地,又是游客接近自然、观光休闲的最佳去处。它能够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生态优势和乡村人文优势。全区现有规模以上的休闲农庄 5 家。位于喻屯镇陈庄村的两河农场占地 2000 余亩,主要从事无公害水稻种植、稻田养蟹、莲藕种植和休闲垂钓,给顾客带去了最佳的田园生活。位于喻屯镇王集村的祥和农场占地 300 余亩,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水产养殖、果品采摘、甜瓜种植一体化的生产基地,特别是种植的绿色产品—甜瓜,严格按照绿色农产品栽培规程进行生产,追求高品质、纯生态,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声誉。
(三)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为特点,代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更是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亮点工程。我区现有规模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 15 家,其中市级农业科
技示范园 6 家。位于安居街道的济宁四季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占地 1000 余亩,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 7 年生油用牡丹种植基地,建设成为集苗木花卉种植、销售、繁育以及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位于二十里铺街道的济宁忠诚农业科技示范园占地 248 亩,一期工程建设了 1.9 万平方米的双孢菇工厂化生产车间,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荷兰生产工艺,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位于喻屯镇的济宁喻兴农业生态园,特聘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对该项目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利用矿井水余热资源,用于游泳池、温泉洗浴、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温度调节,栽培南方水果和常绿阔叶植物,建设冬季绿色观光生态园。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地热设施全面建成,蔬菜果品采摘区、健康水产畜牧养殖区逐步完善,整个产业园区已初具雏形。
(四)农业主题公园。即以园林、园艺为主题的公园,位于李营街道的济宁洸河园林生态公园占地 238 亩,整体园林化设计,建设了名贵树木种植区,种植 40 年以上树龄的香樟 1500 棵,30 年以上树龄的银杏 500 余棵,20 年以上树龄的大叶女贞 1000 余棵,还种植了树龄均在 40-90 年之间的国槐、皂角、朴树、乌柏。目前正在建设锦鲤养殖孵化中心,果蔬、葡萄采摘和花卉种植区、休闲垂钓区,着力打造体验式主题观光园。
二、采取措施推动休闲农业发展
(一)突出规划引领,构建休闲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
新的任城区成立后,我们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经过专家评审,已全面完成。区林业发展规划、创意农业示范园规划、南跃进沟景观规划、二十里铺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正在编制完善。上述各项规划都把发展休闲生态农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精心谋划,在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研发区、高档蔬菜种植区、科技教育培训区、休闲观光游憩带等功能区,逐步构建起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新格局。
(二)突出项目带动,形成休闲生态农业发展新优势。坚持项目带动机制,各类休闲生态农业园区以项目形式落地展开,园区发展的先导优势、后发优势、集聚优势初步显现。突出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李营花木市场等标志性建设项目,带动休闲生态农业园区的发展。突出规模发展、集约发展,规划建设了苗木生态产业园、创意农业产业园等园区,已有多个园区项目入驻、落地,休闲生态农业园区发展的集聚优势进一步显现。
(三)突出科技驱动,提升休闲生态农业发展新水平。扎实推进济宁(任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委托中国农大编制了园区规划,成立了园区工作推进组,安排了办公场所,启动了园区 6 大平台建设,全力推动园区建设。大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积极引导各类园区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走科技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我区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建立
中国法桐研究院,积极打造法桐特色品牌和拳头产品。
(四)突出基础保障,夯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登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有效形式,在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激发农民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从而为农业园区的建设创造良好的软环境。积极实施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为我区休闲生态农业建设开辟通道、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休闲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土地、资金瓶颈制约问题依然存在。规模化发展必将涉及到配套基础设施和库房、看护用房以及休闲娱乐用房等所需的建设用地问题,但建设用地指标难以落实。目前农业贷款存在门槛高、总额少、期限短等问题。
(二)部分休闲生态园区缺乏科学规划。有的休闲生态园区缺乏规划意识,特别是听取专家或专业团队的意见建议,仅仅按照自身的想法去做,存在“想到那、干到那”的思想,规范性欠缺,档次上不高。
(三)部分园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工商资本注入农业后,园区建设速度较快,但经营者经营服务理念落后休闲生态农业项目的开发,市场定位不准,服务方式粗放,缺乏可
持续性经营理念。
(四)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休闲生态农业建设欠缺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因素突出。
四、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区农业今后的发展定位,瞄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方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休闲生态农业协调发展。
(一)园区规划 与都市区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园区规划满足都市区的多种发展需求,坚持生态、高效、现代、综合的休闲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更加注重规划的组织实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突出差别竞争,建设区域性的产业互补、多元并举、协调发展的休闲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二)坚持综合性多功能的开发理念。休闲生态园区建设进一步注重综合性多功能的开发,使“生态、生产、休闲、观光”有机结合,吸纳农业领域的高科技成果,运用物联网技术,充分展示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三)坚持科技创新与多元化投入。积极寻求与科研单位等的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导、以产业孵化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园区,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休闲生态农业园区发展。采用多种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平台,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带动和加速休闲生态农业园区功能形成,保证园区的
生命活力。进一步整合各项涉农政策、项目、资金,集中投放,发挥政策、项目、资金的叠加效应,更大限度地提高政策项目资金的牵动力。
(四)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休闲生态园区建设坚持注重地方传统文化的融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园区,大量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近年来,我区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深入实施惠农惠企政策,山东营养卫士、康泉食品、成友食品、伟龙食品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始建设体验工厂,吸引消费者参与产品制作,提升品牌知名度,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找准不足,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激活要素,支持休闲农业稳步健康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求知的近郊游产品,实现丰富城乡居民生活、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
推荐访问: 标签 提案 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