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护理缺陷护理差错事故定性标准及管理规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护理缺陷护理差错事故定性标准及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院护理质量管理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护理差错。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护理人员的正当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护理差错系指在护理过程中违反有关制度、常规、操作规范及法律法规等造成或有可能造成患者损害但尚未达到医疗事故等级的事件。
第三条 护理差错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
第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定为严重护理差错或一般差错中的情况有不良后果者。
1、因管理及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供应抢救物品或在急救情况下设备、仪器、器械不能正常使用延误抢救。
2、未遵守值班、交接班工作制度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未及时发现和处理者。
3、未按规程做过敏试验即给病人使用。
4、特殊治疗特殊检查、特别护理出现漏用或错误。
5、全病区漏发一次药物超过规定时间 2 小时以上。
6、未经严格查对输入发霉、变质和过期液体。
7、静脉治疗药物漏入软组织内漏出面积达 10€?0 厘米以上未引起组织坏死。
8、危重、全麻术后绝对卧床的病人因护理不当发生坠床。
9、因护理原因而造成病人二度烫伤或褥疮、婴儿臀部糜烂面积占患者体表面积的 0.25%以上。
10、由于消毒不严或部位选择不当各种注射引起局部感染或因误伤神经,经采取措施未产生不良后果者。
11、术前术后对器械敷料清点不严、数目不清影响手术进行或延长手术时间。
12、错输血未造成不良后果者,输血时污染或因加入药物发生溶血、凝血影响治疗抢救造浪费者。
13、产妇出院时抱错婴儿经发现及时换回者。
14、产后纱布或异物遗留阴道内发生感染者。
15、发现未经灭菌处理不合格的物品、错发器械包等未及时发现而使用的。
16、错接病人到手术室或将病人放错手术间。
17、产程观察不仔细造成未消毒分娩。
18、检查胎盘不仔细出现胎盘或羊膜残留尚未导致大出血。
19、其他相当于以上情节者。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定为一般差错 1、未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错误执行医嘱或执行错误的医嘱,经核对发现漏执行医嘱延误 4 小时以上,补执行抢救病人时执行医嘱不及时。
2、手术、检查、治疗及护理前,护士未充分行使告知义务或术前准备不充分导致手术检查、治疗及护理延时进行。
3、因护理原因引起病人标本再次留取或急查项目未及时送检。
4、产后将纱布或棉球遗留在阴道内 24h 发现取出后未造成感染。
5、护理记录未按标准要求书写、内容不客观、不完整、不及时。
6、静脉治疗药物漏入软组织内漏出面积达 10€?0 厘米以下未引起组织坏死。
7、做皮试未看结果致重复皮试。
8、输液未完拔针致重新穿刺液体外溢未及时发现。
9、危重病人观察不仔细发现问题未及时向医师汇报。
10、为病员进行治疗护理时缺乏无菌观念违反操作规程。
11、接送患者不慎误伤病人。
12、因护理原因而造成病人二度烫伤或褥疮、婴儿臀部糜烂面积占患者体表面积的 0.25%以下。
13、其他相当于发上情节者。
第六条 发生护理差错当事人或者知情者应当及时报告科室领导及护士长科室护士长,应当根据规定第四、五条之规定区分差错等级一般差错科室应当在 24 小时内报告护理部,严重差错科室及时上报护理部并由护理部向主管院长汇报。
第七条 护士长在查明事实的甚础上,应当一周内及时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及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将处理情况填写表报护理部。
第八条 护理部接到科室上报的有关材料后,应当及时调查核对事实,指导科室确定差错等级总结原因及教训帮助改进工作。
第九条 对差错等级的判定当事人与科室护士长意见不一致的由护理部仲裁,科室意见与护理部意见有分歧时,由护理缺陷评定小组裁 定。
第十条 科室应当建立护理差错登记本对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登记、分析讨论。
第十一条 对发生差错的当事人,可报据发生差错的情节轻重程度酌情给予口头批评、书面检讨等,认真吸取教训,必要时进行行政处理及经济处罚。因差错事故引起的医疗纠纷依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第十二条 对主动报告、认真查处护理差错,并在工作中有明显改进,科室或当事人应适当给予鼓励;对发生护理差错隐瞒不报的科室或当事人应严肃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