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全文),供大家参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一、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抓领导,二是纵深推进。围绕治理“六乱”, 开展“六清”工作要求,成立由书记挂帅、班子成员、村和单位负责人 齐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充实工作专班,将全镇划分首集和东、南、西 四个片区,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并下发工作方案,建立指挥、责任体系, 开展整治工作从点、线、面向纵深推进。
二是抓难点,聚力攻坚。紧紧抓住残垣断壁清理、废旧闲置宅基地 (农宅)合理利用、违章建筑和旱厕拆除四项突出难点,由各班子成员 带队,组织镇村干部、公益岗、群众代表集中进行清除,逐项落实整改 台账,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对清理出的空闲地,兼顾经济效益和美化效 果,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小花园、小果园等。截止目前,全镇绿化植树 3000 余棵,种草皮 2300 平方,墙体美化 4000 余平方,新安装太阳能路灯 460 盏。
三是抓典型,示范带动。鼓励各村自主创新,开展“饺子宴”活动, 号召“我为家乡栽棵树”“我为家乡捐盏灯”“我为家乡修口塘”为家乡 环境改善添砖加瓦。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全镇表彰“五星健康文明户” 50 户,“星级文明户”180 户。借助争当“文明户”的势头,打造不同 类型和特点的典型示范村组,形成一批可学可看可复制的环境整治行动 典型。
四是抓机制,常态长效。建立常态化督导、每周观摩月评比、奖惩 等制度,健全村庄日常清洁、生活垃圾处理等长效机制,将全镇公益岗 位、灵活性公益岗和保洁员统筹安排,定人定岗定路段和村组,彻底解
决集中整治后的长效保洁难题。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辅相成、治 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坚持督导和考核相 结合,促进全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高效、持久、深入开展。
二、突出四个增强。一是突出布局谋划,整体联动增强“推动力”。
主要领导亲自抓,召开推进会、调度会、观摩会等专题会议 6 次,安排 部署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推进 时间节点,实时通报各村工作进展,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 作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突出整治目标,聚焦重点增强“战斗力”。重点对公路沿线、 广场、公共厕所、排水渠等场所乱涂乱画、卫生死角集中清理,整治境 内黑臭水渠;拆除违章建筑、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消除破旧裸露的墙 体;整治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整治车辆和农机具乱停乱放 等,组织动员群众按标准清扫,规范庭院种植。利用区域“边角料”, 因地制宜打造风格各异、小而美的“口袋公园”6 个。
三是突出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增强“凝聚力”。此次环境整治行动 以分片包干、互助协作为原则,结合辖区内县道、人口流动密集区及各 村分布情况,建立网格台账,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实现人居环境整治 工作全覆盖。
四是突出督导检查,压实责任增强“执行力”。成立专项检查督导 小组,全身心投入此次整治工作中。派驻到各村的督导组实时督查反馈 372 问题个,全部整改到位。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工作落后、整治 不力的村进行通报,实行即时发现、即时整改制度,按照“定责、定人、
定点、定时”的方法,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人,增强整治行动执行力。
五是突出宣传发动,带动引领增强“影响力”。连日来,通过宣传
车转起来、喇叭响起来、横幅挂起来、抖音拍起来、倡议书发起来、志 愿者马甲穿起来等多种形式,宣传整治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达到家喻 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在全镇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 评选等一系列活动,逐渐改变群众陈规陋习,有效激发群众,积极参与 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扭转了以往“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 在全镇营造“人人谈改善、户户比进展、村村搞创建”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四个结合。一是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相结合。结 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深入宣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相关政策的同时,向群众宣讲做好村容村貌、 户容户貌和人容人貌工作的必要性,并向群众讲清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环 境整治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起来”等相关知识,切实提高 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二是与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 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建+工作模式,由村支部牵头负责, 党员示范引领,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党群共治、户户参与”的常态化 治理模式。结合每月“主题党日”活动,要求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 群众代表大会,开展党员群众代表带头集中宣誓活动,广泛动员上下开 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三是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 立以包村干部、妇联“四组一队”和驻村工作队为主体志愿服务队 XX
支,全面整治室内院外脏乱差现象,切实以户户干净促进村村整洁。通 过发动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村 民自我监督管理,最大程度上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与常态工作相结合。履行河长制。大力开展淮河“清四乱”活 动,清理河道垃圾 106 吨,拆除乱建“养殖场”3 处;推进厕所革命。
全部拆除沿路旱厕,稳步推进户厕改造提升;建设四好公路。对路肩陪 护、廊道绿化、道路标线、破损路面进行综合治理,确保全镇各级公路 美观、安全。
推荐访问: 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经验做法 经验交流 人居环境 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