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策略探析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策略探析作者:杜琳来源:《商情》2020年第28期【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构建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策略探析 ,供大家参考。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策略探析
作者:杜琳
来源:《商情》2020年第28期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构建与国情相适应的普惠金融体系至关重要,但与之相反的是,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瓶颈与制约,主要包括法治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产品供给不足、农村征信体系不健全等不足。本文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各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规范普惠金融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使其更适应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地区
普惠金融
策略建议
目前,我国近14亿人口中仍有6亿生活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减少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随着精准扶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陆续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尽管如此,但是农村金融仍然是该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针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有的放矢地提出对策,对我国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取得的成绩
(一)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己初步形成
总体来看,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宏观管理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不断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定向支持,积极引导商业性银行和保险机构、政策性银行和保险机构、券商和基金类机构有序进入农村普惠金融领域,在服务网点优化布局、农村信用体系构建、资源配置支持、监管考核、金融扶贫等多个端口同时发力。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抓住政策利好机遇,主动出台配套政策进行对接,在财政贴息、地方融资担保公司降费让利、项目融资对接等方面发力,与国家层面的政策逐步形成了叠加合力。银行业作为信贷支持的主力军,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银行业大举支持进入的同时,证券、期货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手段,保险的风险缓释手段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单一到复合,己初步形成了农村普惠金融融资服务的框架体系。
(二)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和基础服务网络己初见规模
首先,不断加快存量金融机构改革步伐。央行和相关部门持续推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三农’事业部改革,稳妥推进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加快发展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等小微金融机构,扩大“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其次,探索设立新型涉农金融服务主体。在区域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中,各试点地区不断丰富农村
推荐访问: 浅谈地方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困境与破解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策略探析 探析 现状及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