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复习课件,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复习课件,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时间:2022-12-16 08:5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复习课件,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供大家参考。

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复习课件,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课时练习题选编 2021- -2 2022 学年 吉林各地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 第 I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2·吉林长春·九年级期中)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进博会……一次次中国之约,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正能量。作为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展商“朋友圈”越来越大,对推动全球包容互惠发展的作用也愈发凸显。这说明我国( ) A.已经迈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B.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已经成为主导世界事务的大国 D.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2.(2022·吉林白城·九年级阶段练习)据 2021 年 2 月统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114.4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过 18%,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25%。这表明( ) A.我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B.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速发展阶段 C.当今我国的发展主要靠对外贸易 D.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3.(2022·吉林长春·模拟预测)截至 2022 年 3 月,中国已经向 12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 21 亿剂疫苗。我国将继续全面落实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维护国际团结抗疫大局。这表明我国( ) A.领导世界各国共同开展了抗疫行动 B.日益成为世界舞台的主导力量 C.倡导通过协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D.在国际舞台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4.(2022·吉林长春·一模)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倡导各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这体现了( ) ①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②中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的决定性力量 ③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同等成果 ④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建共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2·吉林白山·一模)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参与全球治理有利于( ) A.促进世界进入两极化时代 B.巩固我国的世界主导地位 C.保障我国的对外经济利益 D.我国单独主宰世界的事务 6.(2022·吉林长春·一模)中国积极兑现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截至 2021 年 4 月 12 日,中国已向 80 多个国家和 3 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向 40 多个国家出口疫苗等。这表明( ) 2 ①促进发展要把质量放首位 ②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④各国之间应该放弃竞争,加强合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2022·吉林吉林·模拟预测)“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对待世界各国文明的态度应该是( ) ①相互尊重,理解包容 ②坚定自信,拒绝接受 ③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④和而不同,交流互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2·吉林吉林·一模)2022 年 1 月 25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 30 周年视频峰会的重要讲话指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带,中国愿向中亚国家开放超大规模市场,将进口更多中亚国家优质商品和农产品,继续办好中国——中亚经贸合作论坛。这表明中国( ) ①是世界格局中的决定力量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③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④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2·吉林长春·一模)截至 2022 年 3 月底,我国己与 149 个国家、32 个国际组织签署 200 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投资、贸易、金融等多个领域。这表明( ) ①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②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力量 ③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我国正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2·吉林白城·模拟预测)全球疫情爆发后,中国已经向 199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大量的医疗物资。向国际社会 19 个国家派了 21 个医疗队并与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线分享抗疫经验。这表明了( ) 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②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具有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④我国的医疗水平已世界一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1.(2022·吉林·模拟预测)2020 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经济正成长的国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坚毅前行,共建“一带一路”呈现出抗冲击的巨大韧性,旺盛的生命活力和强大的感召力,取得的成果弥足珍贵,中国奉行守望相助,国际抗疫合作生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说明( ) A.我国贡献了中国智慧,解决了世界面临的所有问题 B.我国已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 C.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D.我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积极谋求自身发展 12.(2022·吉林·模拟预测)随着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的举办,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发展前最越来越好,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今日之中国( )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②建立了“以我为主”的国际新秩序 ③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在当今世界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2022·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在全球抗疫的严峻时刻,全世界感受到一种来自中国的温暖。我国及时向国际社会发布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地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并竭尽所能为各国提供物质帮助。这表明,中国( ) ①坚持共建共享,积极主动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②坚持以我为主,从不同类型的文明中寻求发展智慧 ③坚持合作共赢,积极抢占全球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 ④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2·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北湖学校二模)2021 年 10 月 25 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0 周年纪念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国际规则只能由联合国 193 个会员国共同制定,不能由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来决定。国际规则应该由联合国 193 个会员国共同遵守,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材料表明我国( ) A.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B.塑造经济合作新优势 C.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D.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15.(2022·吉林市亚桥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经济增量占全球 30%左右,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都不会忽视的大市场,愿与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这( ) ①塑造了我国负责任的发达国家的形象 ②表明我国致力于成为全球发展贡献者 ③说明中国在各领域广泛参与国际事务 ④展现中国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4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2022·吉林·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2021 年 11 月 1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材料表明我国( ) ①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②提升国际领导地位,展现中国大国风范 ③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 ④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2·吉林·九年级专题练习)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就是希望以和平手段实现国家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 ) A.我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B.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 C.我国是世界经济强国 D.我国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政策 18.(2022·吉林·模拟预测)近年来,围绕国际抗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议题,中国同国际社会广泛开展对话,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印证了,中国( ) ①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②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③主导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④在全球发展中积极担当,让发展成果惠及其他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22·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北湖学校二模)在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这表明中国( ) ①是促进世界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④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20.(2022·吉林·公主岭市第四中学校模拟预测)3GPP 作为目前最大的国际化标准组织,对 5G 技术标准 制定功不可没。其组织伙伴包括中国的 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内的六个国家(地区)的七个组织,中国参加 5G 技术标准的制定 ①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②有利于我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④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 第 I II 卷(非选择题) 二、分析说明题 21.(2022·吉林长春·模拟预测)2021 年 9 月 28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以下是白皮书内容节选,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新闻 问题 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

  (1)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道路指是的什么?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实施。

  (2)上述举措具有什么意义? 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020 年中国研发经费支出 2.4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3)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这一举措。

  自 2006 年起,中国连续 15 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 30%。

  (4)材料说明了什么? 22.(2022·吉林·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并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重大战略。

  材料二 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进一步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在解快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哪一现挑战? (2)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因。

   6 (3)材料二表明中国在世界舞台具有怎样的地位? 23.(2022·吉林·通化市第二中学三模)喜迎冬奥盛会,绘就冰雪蓝图。回首中国的冬奥之路,从索契到洛桑、从崇礼到北京,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引领、亲自谋划,为办好这场冬奥盛会擘画冰雪蓝图。

  蓝图一 竞技体育与传统文化符号 “如意”是中国传统的吉祥之物,象征着顺心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被称作“雪如意”。在设计之初,设计团队把国际性体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因如意的形象正好和跳台滑雪雪道最接近而成为了最终的选择,这是对冬奥赛事独到的中华文化表达。

  (1)“雪如意”的设计体现我国展现中华文化,哪一自信显著增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2)把国际体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我们应以怎样的国际观来如何对待其他文明? 蓝图二 项目建设与民族精神脊梁 北京冬奥会延庆界区是冬奥历史上建设周期最短、难度最大、标准最高的界区。承建团队坚持项目建设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敢于挑重担、破难题。无论是设计者还是施工者,都鼓足精气神,努力为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卓越的奥运盛会贡献力量。

  (3)北京冬奥会延庆界区承建团队弘扬了哪一民族精神? (4)北京冬奥会延庆界区承建团队践行了哪些新发展理念? 蓝图三:同心筑梦与成果全民共享 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考虑各项建设和改造工程后续利用问题。所有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比赛场馆,在满足冬奥会以及其他赛事需求的同时,都制定了赛后服务冰雪运动、服务群众健身的长远规划。

  (5)“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象征着我国弘扬怎样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的潮流? (6)请你设计一种适合冬奥会的宣传方式。

  24.(2022·吉林长春·一模)阅读习近平总书记 2022 年新年贺词节选,回答问题。

  节选一 祖国一直牵挂着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只有和衷共济、共同努力,“一国两制”才能行稳致远。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真诚期盼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向前,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节选二 我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电话沟通、视频连线时,他们多次赞扬中国抗疫和为全球疫情防控所作的贡献。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向 12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 20 亿剂新冠疫苗。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新篇章。

  (1)在节选一涉及到地区,必须贯彻哪些方针?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节选二划线部分的举措。

  (3)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愿望,你能做些什么? 25.(2022·吉林长春·三模)阅读 4 月 18 日北京国家中文论坛内容节选并回答问题。

  节选一 中国的汉语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汉字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它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享有的国家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华民族人心凝聚、团结...

推荐访问: 与世界紧相连 复习课件 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标签 学年 下册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