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蟋蟀的住宅教案5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5篇

时间:2024-03-14 12:52:02 来源:网友投稿

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蟋蟀的住宅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蟋蟀的住宅教案5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蟋蟀。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们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不认识)

师:(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气。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

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蟋蟀的住宅教案篇2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谜语引入。

师:大家知道我是谁吗?这节语文课由我来给大家上,有没有信心学得更好?现在老师有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听好了: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豪。

(PPT蟋蟀图)

师:恭喜你们都猜对了,看来这家伙人缘挺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了。那么你们对蟋蟀有哪些了解?

生:斗,唱歌,建筑……

师:蟋蟀以植物的根、茎和种子为食,雄蟋蟀好斗,两翅能发出声音,实际上蟋蟀并不会鸣叫,这是蟋蟀唱歌的秘密。对于自己的巢穴十分讲究。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跟蟋蟀有关请同学们大声读一遍课题《蟋蟀的住宅》。

  (2)审题

师:“住宅”?我们人类住的地方才叫住宅,动物的地方也叫“住宅”吗?那叫什么?比如狗住的?昆虫住的"?……

生:叫狗窝、叫洞穴……

师:那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叫作“住宅”呢?这里可以看出蟋蟀的住宅建筑得……法布尔把蟋蟀当作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作者把蟋蟀当作了,又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可见作者把蟋蟀当作了朋友。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来自法国,自幼喜爱昆虫,善于观察自然界的著名昆虫学家兼作家——法布尔。

(PPT法布尔)

师:建议大家去看儿童版的《昆虫记》,因为原著太深。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

师:蟋蟀的住宅到底是怎么样的的呢?它又是如何建造的呢?让我们跟随导游,乘上观光车,去欣赏一下蟋蟀住宅的高档别墅吧!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做到三点要求:①标上小节号,用横线划出好的词句;②不懂的标上问号;③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段落。

师:小小组可以适时讨论一下。

  (1)检查生字:宅、蔽、弃、慎、择、穴、搜、毫、遇、址、掘、倾、扒、抛

(PPT生字)

师:看看谁的自学能力最强,这些生字你都认识吗?

  (2)检查词语:住宅、隐蔽、隐藏、慎重、柔弱、搜索、倾斜、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PPT词语)

师:我想请男同学来读一读,声音可以大一点。

师:隐蔽和隐藏有什么区别?

生:藏和蔽意思不一样……

师:隐蔽是借别的事物来避掩,使不被发觉;隐藏是藏起来不让人发现。意思有不一样。

师:慎重又是什么意思?

生:考虑得多…

师:小心谨慎,认真。

  (3)住宅特点的段落:2、5、6

师:刚才小小组都讨论得很激励,我请你们组来汇报一下……

师:还没比他们组更全面的吗?

师: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内容就是2、5、6自然段。请全体同学来读一读,要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三)精读蟋蟀住宅,加深感悟。

师:它与我们人类的住房有什么相似之处?或者说它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在课文中找一找。

  (1)生:“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师:为什么呢?

(PPT这段文字)

师:蟋蟀就像我们人类也喜欢把房子建在朝阳的,温和的地方,这个住宅有多大?但是对于2、3厘米长的蟋蟀来说这样的住宅是很宽敞,很舒服了……

师:请1、2两组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师:除了朝阳还有什么和人类相似?

  (2)生:“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从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PPT这段文字)

师:为什么说跟人类的很相似啊?

师:有门,有平台说明了什么?好不好?

师:它就像我们人类的房子有保护措施,十分得安全、隐蔽。而且收拾得很好。那反映蟋蟀怎样的品质?

生:勤劳……

师:现在请3、4组的同学来读一读这一部分。

师:“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多么生动的语言呀,简直太形象,太传神了。

(PPT一句话)

师:让我们怀着这种感情来读一读这段内容。

师:蟋蟀的住宅还有什么特点?

  (3)生:“房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的。”

(PPT上句话)

师:这里写了什么?

生:内部布置……

师:刚才是写了外部设施,现在是写了内部布置……

师:“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PPT这一句话)

师:请一个同学领读第一句,其余同学齐读这一段。

师:看来蟋蟀的住宅是非常讲究,我们也可以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叫……不肯“随遇而安”。

  (4)分析第2自然段

师:蟋蟀跟其他昆虫比有什么不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得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到卧室。”

(PPT这一段)

师:其他昆虫……“隐蔽所”、“弃去”、而蟋蟀则是……“不肯随遇而安”。

(PPT以上词语)

师:这里写了蟋蟀选址很慎重。

师;请我们班的女同学来读一读这一段,读出味道来。

师:就像有些昆虫,如:蚂蚁、蝗虫、蝴蝶、瓢虫……都只有隐蔽所,而蟋蟀却要慎重选择自己的住址,还要自己一点一点挖掘。这也照应了课文题目,解释了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的原因。

师:那么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你想到了什么?或者想说什么

生:蟋蟀很勤劳……

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上也能有蟋蟀那样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四)作业

  (1)画一画蟋蟀的住宅;

师:法布尔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与他的细心观察、连续观察是分不开的,那么课后也希望同学们留心身边的事物,学会写观察笔记。

(2)写一篇观察笔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蟋蟀住宅的一些特点,那有哪些呢?

生:向阳、清洁、干燥、卫生、有门……

师:可想而知这样弱小的蟋蟀能建造出这样设施齐全,布置完美的住宅真可算是……

生:“伟大的工程了”。

师:那么这样伟大的工程到底是怎么完成的呢?是轻而易举就完工了吗?让我们细读7、8、9自然段,来看看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PPT:建造过程)

  (二)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辛。

  (1)分析第7自然段。

师:读了课文你体会到蟋蟀真的是不肯随遇而安,这座住宅真可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吗?真是不容易啊,你从哪里看出来了?它到底是怎样挖掘的呢?找出一系列的动词。

生:扒、搬、踏、推、铺。

(PPT:以上的字)

师:对啊,蟋蟀可勤劳,可智慧,可聪明了,它们在向阳的堤岸,用自己柔弱的一对前肢和一双后退完成了难度这么大的动作,你佩不佩服啊?

师:让我们怀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第7自然段。

师:从第7自然段你还了解到什么?住房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盖的吗?

生:大多在十月,初寒的时候……

师:具有聪明才智的蟋蟀在为过冬作准备呢。所以我们在夏天,星光灿烂的夜晚很容易听到蟋蟀蟋蟀在平台弹琴,而秋天初寒的时候很难听到。其实它在干嘛呢?

生:建造住宅……

师:请女同学来读一读这段文字,体会蟋蟀住房的艰辛。

  (2)分析第8、9自然段

师:照这样的进展,蟋蟀的房子盖得可快了,是不是马上就盖好了呢?

生:不是……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工作做得很快。蟋蟀……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师:“连我都看得不耐烦了……”,一方面说明了蟋蟀?另一方面说明了作者?

生:蟋蟀的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生:作者仔细观察,长期观察。

师:还有吗?

生:“住宅的主要部分快完成了。洞……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土来。”

师:对于不起眼的小家伙来说两寸深的房子够舒坦的了,但它还是不满足,还要长时间得……

生:整修。

师:即使在……只要……

生:冬天……

师:可以说蟋蟀差不多用一生的时间来整修自己的住宅,真的是“不肯随遇而安”啊!!!

师:谁想读读这句话?还有谁想试试。

师:1、2两大组读一读第8自然段,3、4两组读一读第9自然段。再次体会蟋蟀建造住宅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师:难怪法布尔把蟋蟀挖掘的洞穴叫作“住宅”,又说是“伟大的工程”。看来一点也不夸张,那么我们对这个伟大的建筑师、设计员、施工者有什么评价呢?或者说我们应该学习它什么?

生:学习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师:那么我们又能在法布尔身上学到什么?

生:细心观察……

师:是啊,我们把前面3、4两个过渡段来读一读,就会知道作者对蟋蟀有多么关注。

师: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连续观察,才能发现周围的事物的神奇与美妙,才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好文章。

  (三)答疑

师:请同学们回顾课文,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找一找你还有什么新发现,或还有哪里不明白?这也是一种细心观察啊。开始吧。

  (四)作业

(1)读《秋虫音乐会》;

(2)继续写观察笔记。

蟋蟀的住宅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蟋蟀。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们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不认识)

师:(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气。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

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各位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谁的住宅好?(当然老师的好)

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投影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三、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五、看文章,做练习。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短文范例:

《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它浑身长满了长长的毛,黑一块,白一块,真可爱。它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像玻璃球一样。白天,它的眼睛眯成一条线。晚上,瞳孔放大,像绿宝石一样发出绿莹莹的光。小花猫的耳朵很灵,只要有一点声音,它就把耳朵竖起来。它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尾巴,高兴的时候,就左右摆动,像耍花棒一样。它的脚上有5个小小的肉垫,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它白天蜷起来,呼呼睡觉,晚上,它警惕地注视着鼠洞,只要老鼠一出来,它就马上扑去,把老鼠咬死后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我非常喜欢这只小花猫。

附:板书设计

打破常规,由师生共同完成,课题左边贴上放大的蟋蟀,课题右边画上蟋蟀的住宅,下边是由学生归纳的住宅特点。(做到美观、简洁、重点突出)

蟋蟀的住宅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三、自主探究,精读感悟——顺学而导品词句。

1、默读课文,进一步的了解蟋蟀的住宅。边读边做批注。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3、全班交流。

(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理解,读中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比研读,指导朗读,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个性特点。)

●学习住宅特点部分,感受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认识课文表达的一些方法,指导朗读。)

●了解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引导自读自悟,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修建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特点,感受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四、总结谈话,读写结合。

1、归纳小结,升华情感。

2、下节课下节课,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

第二课时(略)

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新词。

  二、积累好词佳句。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写下来。

三、领悟写法,练笔运用。

1、交流学习收获,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仔细观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四、拓展阅读。

1、交流阅读《昆虫记》的感受。

2、推荐阅读《两只蟋蟀》《蟋蟀》《放蟋蟀回家》。

板书预设:

23、蟋蟀的住宅{特点}—→伟大的工程修建

蟋蟀的住宅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策略

《蟋蟀的住宅》是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的第2组教材中的第3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

四、教学过程

(一)梳理预习成果,引发学生质疑

1、回顾上节课内容。

还记得课文都写了什么内容吗?

板书:蟋蟀的出名、住宅的特点、建造的过程

2、师问:还记得蟋蟀因什么而出名吗?板书:唱歌、住宅。

3、引出质疑:大家有特别想解决的问题吗?(为什么说它“不肯随遇而安”?它的住宅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工程”?)

(二)走进文本、深入探究

1、品读第2段,了解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哪个自然段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什么叫“随遇而安”?

出示教学课件:

预设1:

有的学生可能通过字典或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词语含义。

教师追问:除了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

预设2:

学生会说联系上下文。

教师追问:那好,快从文中找找随遇而安的意思吧。

预设3:

学生能关注到第2自然段的前两句话。

教师总结:理解词语可以通过,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2)教师引导:蟋蟀选址时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预设:

学生能从第二段中找出重点词句加以分析,当有学生说到“慎重”一词时,板书:慎重。

同时问:能换个词来说明蟋蟀选址的慎重吗?(小心谨慎)

学生换词后,师:你换的词确实能说明它在选址上不肯随遇而安。其他同学接着补充。

(3)教师总结:这些词都说明它选址慎重。

板书:选址。

(4)引导朗读:把蟋蟀选址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对“随遇而安”一词的理解,巩固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解决问题。通过换词和品读体会蟋蟀选址的特点。

2、探究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过程,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的方法。

(1)教师引导:蟋蟀选址这样慎重,那它的住宅到底什么样呢?哪个自然段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呢?就让我们走进蟋蟀的住宅去参观参观吧。老师出示下表,学生自读自学、思考画批。

(2)填表预设。

“选址”预设:

有的学生可能会画句子,有的可能会找出重点词,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相关重点词:(向阳、隐蔽……)同时总结,作者就是这样把蟋蟀的选址慎重写具体的。

“门口”预设:

当学生说到“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时,出示书上插图和句子,让学生说说“平台”指的是什么?“弹琴”指的是什么?再读这个句子,体会作者写得好在哪里。让学生关注这种拟人、比喻的写作方法。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门口门外(干净、平坦)。

根据学生对“屋内”这部分内容的发言,板书:屋子内部(简朴、干燥……)。

教师总结:作者是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把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运用了一些方法和准确的词语生动地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要把观察到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一些表达方法及恰当的语言写出来。

(3)教学过渡:这么排水优良、干净简朴的住宅,蟋蟀是怎样建成的呢?这样的住宅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就建造好的吗?快让我们读读课文的7、8、9自然段,你认为关键的词语可以动笔画一画。

预设1:

有的学生可能会泛泛地谈,老师引导学生要抓住重点词语进行阅读。学生说到“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时,师板书:初寒动工。有的学生可能会抓住描写蟋蟀动作的词语来说,老师(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就是这样通过抓住蟋蟀的动作,细致生动地刻画出它建造住宅时的情景,使我们身临其境般地看到它建造住宅的全过程。再读这段。

预设2:

学生说到第8自然段时,师随机出示课件: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追问:这句话说明什么?让学生明白,蟋蟀的住宅不是一次挖掘完就完了,它是在不懈地工作中完成这么舒适的住宅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作者之所以能把蟋蟀的一举一动描写得这么活灵活现,是他长时间观察的结果。板书:不懈工作。

预设3:

学生说到第9自然段时,师随机板书:长期整修。追问:你是从哪些词句读懂的?

(4)教师引导:蟋蟀的住宅修建得那么细致,又要不断地修整,它是靠什么工具来完成的呢?

出示课件:蟋蟀图片。让学生知道蟋蟀的“前足”“钳子”“后足”“后腿上的两排锯”的位置。再和人的手指比,知道蟋蟀的建筑工具是多么纤细、柔弱。板书:工具柔弱。

(5)教师引导: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是那么柔弱,建造的时间是那么长,建造的过程是那么细致认真,你有什么感受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随机板书:不随遇而安、吃苦耐劳。

(6)再读读这3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通过你的读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呈现在大家眼前。

【设计意图】本部分设计,力图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一是让学生关注到作者是抓住动词描写具体的;二是从建造的时间长和建造工具的柔弱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解决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工程”的问题。

教师引导: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

预设:

学生能根据对文本的学习及老师的板书从蟋蟀住宅的特点及建造的过程表达。

师板书:伟大的工程。

(三)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探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吃苦耐劳的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伟大的住宅”的,了解了它住宅的特点,还让我们懂得了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是因为他善于仔细观察,更重要的是他运用了比喻、拟人写法,还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我们应该把这些方法学着运用到我们的写作当中去。

(四)布置作业

1、请你以蟋蟀的身份,向客人介绍自己的住宅特点及修建过程。

2、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或一种动物的活动,抓住其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为本单元的习作做准备。

3、课文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请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下来。

推荐访问: 蟋蟀 教案 住宅 蟋蟀的住宅教案第一课时 蟋蟀的住宅教案第二课时 蟋蟀的住宅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第11课蟋蟀的住宅教案 蟋蟀的住宅教案设计第一 二课时 蟋蟀的住宅教案设计意图 蟋蟀的住宅教案学情分析 蟋蟀的住宅教案及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教案及反思 蟋蟀的住宅教案PPT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