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自我鉴定 > 科学防伪不如科学鉴定

科学防伪不如科学鉴定

时间:2022-03-28 08:31:18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iC4��3@چ材料制作的高仿品,以科技检测识别真伪就会备感困难。

针对各种防伪方法,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研究中心主任尹毅,谈话分析了各种防伪方法的优劣及当前书画鉴定的境况。

艺报对话:

各种防伪方法的优劣

艺报:指纹防伪可行吗?

尹毅:在画面上加盖指纹肯定是原大小。在此基础上进行指纹复制很容易,如果被犯罪分子盗用在犯罪现场,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有些锁都是用指纹技术,指纹是隐私,需保密。如果一个罪犯窃取了你的指纹,做一个胶膜贴在自己手上,然后去作案,你的指纹留在犯罪现场,他就可以嫁祸给你。

艺报:诸城青年画家苏鼎发明画隐形手模防伪技术:用与作品质地同色印泥,在落款空白处加盖指纹印模一枚。指纹按好后在作品中呈隐形,丝毫不影响书画作品艺术效果。要查看时,用清水湿润指纹处,因水、油自然分离之特性,指纹迅速显现,清晰可辩。王枫发明印刷水印防伪标识的无色水性墨跟苏鼎方法相似。

尹毅:也不可取,凡是添加的东西,不管是隐形的还是外在形态的,你可以添加,别人同样可以添加,隐形的可能更麻烦,被别人窃取后就又增加了乱真的砝码。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用在画面上添加任何东西,直接提取画面局部的一些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一般也不需要公布,需要的话可以公布一两个点。这种防伪方法将来空间非常大。比如在网上交易,你如何知道自己拿到的就是原作品呢?在网上交易的同时,我们附有局部信息,很难再乱真。

艺报:根据印迹可以断年代吗?

尹毅:不同印泥的渗油程度是不一样的。印泥盖到纸上后油迹向四周渗透,虽然用肉眼看很整齐,但在显微镜下看是顺着纤维走向跑油,这种油迹渗化的程度,以及到一定时间后油迹越来越模糊的程度,再到油迹彻底消失的程度,都具有判断盖印时间的意义,目前我们正在探寻这方面的规律。

艺报:有些防伪方法一经公布很快就被作伪者破解了,怎么办?

尹毅:只要出现一种新的艺术品鉴定方法,往往就会出现一种防鉴定识别的针对性研究,而且这种对抗性研究在不断升级。所以我们决定,对某些新的识别手段不公布、不宣传,仅内部交流。最初我们曾不想公开识别喷墨打印的方法,后因整个社会的需求量太大,我们就公布了,这是特例。

高仿品有助于教学与传播

艺报: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古典书画和现代名家作品被扫描了,那些信息不会流传出去吗?

尹毅:我们曾经召开过一个喷墨打印复制品的监管与识别研讨会,与会者普遍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应该出台针对性政策法规,加强书画复制的数据管理和成品管理。这方面的问题确实很复杂,有些复制品流向社会后还可能被人利用复制品复制,一般人仍然不易识别,特别是原作不在现场的情况下。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原作和复制品挂到一起让人识别,即使这样有些专家还辨认不出来。喷墨打印复制技术需要被社会理解和支持。同样,它也需要被管理和监控。我跟部分专业人士曾有一个共识,有时候看复制品可以拿在手里,戴上眼镜仔细看,获得的信息更多,更有利于教学与传播。而有些真迹要封在橱窗里,画框玻璃后面,或反光扰乱视线,或灯光昏暗,这种情况下你获得的信息就必然大打折扣了。但学术研究还是要看真迹。

推荐访问: 科学 防伪 鉴定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