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镇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计划【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xx 镇 20xx 年工作总结和 20xx 年工作计划 20xx 年以来,xx 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1252”发展理念,紧扣县十四届 x 次党代会确定的“十大战略定位”和“三四五”发展布局,群策群力,负重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现汇报如下。
一、20xx 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xx 年 1-10 月份,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301 万元,农业固定资产投资 1714 万元;粮食总产量 19320.5 吨;肉类产量 2526.17 吨;禽蛋产量 2613.11 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21294.2 元。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按照市委党建“四句话”总要求,抓班子强核心、带队伍固根本,着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推动基层党组织圆满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通过精心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活动,讲好专题党课,组织专题培训,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精心组织开展了“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两优一先”表彰大会、xx 镇“永远跟党走”广场舞大赛、慰问困难党员等庆祝建党 100 周年系列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统筹安排,聚焦“建强组织筑堡垒、服务中心作贡献、为民办事解难题”,在转型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抓好村“两委”换届后续工作,持续推动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坚持项目为王,加速重点项目推进 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转型是第一使命,项目是第一支撑。按照县委下达的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勇于攻坚克难,以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落实的实际成效践行初心使命、检验责任担当。
1 1。
、有机红苗谷深加工项目。目前已投入产品研发资金 560 万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订技术研究合同,与健士星生物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签订小米乳等产品研发协议,完成小米乳小样制作,小米烘焙作坊在北京进行试运行。已流转土地 1000 亩,种植有机红苗谷 500 亩,杂粮 500 亩,秋后将新增流转 1000 亩,20xx年将达到 2000 亩红苗谷种植规模,三年内达到 5000-10000 亩规模。
2 2 、现代工厂化蚕桑文旅生态农业示范园。包括多个子项目,其中,桑叶复合茶生产基地、桑枝珍稀药用真菌示范基地、金蝉花研发生产基地 3 个子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和审批立项。将于近期启动桑枝珍稀药用真菌示范基地、金蝉花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其中:桑叶复合 茶项目已与江南大学、大连工业学院联合建立产品研发中心,与七彩云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完成产品定位市场调研。在对四川、云南、浙江等地设备生产厂家考察的基础上,现已完成了桑叶复合茶--茉莉桑叶茶清香、浓香型产品小样试制。
3 3 、x xx 镇北部片区饮水提升工程项目。该项目涉及 xx、土孟、下交、匠礼、南井沟、北梁和南梁 7 村 6756 人的饮水安全保障。受疫情防控和汛期强降雨影响,工程进度有所受阻,目前已完成提水站、供水管道的施工,现正在 xx 村南井沟自然庄进行 400 方蓄水池的修建。
4 4 、北梁年存栏 0 7000 头生猪养殖基地项目。项目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为模式,统筹抓好生产与生态,粪污实现 100%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生猪饲养技术、市场销售渠道等优势,20xx 年已实现出栏一万五千头,年底可实现出栏三万余头。
5 5 、中华山根祖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目前现完成游客接待中心休憩平台、停车场建设及周边绿化工程;书香茶舍建设;高端民宿客栈进场道路建设及选点设计工作,并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华山文化旅游节暨获泽音乐节(xx 站),现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准备李氏宗亲文化广场步道及高端民宿客栈建设。
(三)坚持整改并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充分认识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深刻理解环境整治意义不仅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在于其重要的时代价值。聚焦农村 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取得明显工作成效。
1 1 、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开展以“一拆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着力解决村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使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截止目前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 3172.5 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 1377 吨,清理村内河道沟渠垃圾 408 吨;拆除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 75 处,清理乱贴乱画 500 余处,清理乱堆乱放 400余处。
2 2 、持续抓好星级村提升行动。按照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星级村动态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做好我镇星级村评定与提升工作。截止目前,全镇 32个村达到二星级标准,其中 16 个行政村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
3 3 、扎实推进“六乱”整治行动。聚焦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通过“拆、清、整、绿、建”五措并举,彻底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突出问题,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清理交通沿线积存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2188.2 吨,拆除视觉污染设施 298 处,整修坑洼路面、隔离带和绿化带 121 处,开展交通沿线绿化美化 940 平米;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 883 处,清理村内路旁“五堆”400 余处,整治村内黑臭水体 33 处,拆除违章建筑、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消除破旧裸露墙体 90 处。
4 4 、大力实施镇区形象提升工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着眼打造“清风 xx”靓丽名片,以镇区街面改造和立面形象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改善镇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实施了 xx 镇镇区提升工程。新建标识建筑、实施立面改造提升、完善镇区功能。按照“绿色、简约、便捷”的理念,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集镇。
(四)坚持人民至上,守住生命财产安全 1 1 、科学开展防汛救灾工作。7 月 11 日-10 月 6 日,受严重汛情影响,我镇大量房屋受损,道路塌陷,护坝损毁,农田减产,灾情直接经济损失约 9420 万元。灾情期间,全镇上下通力合作,层层压实工作职责,加强会商研判,加强对防汛减灾救灾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设置临时安置点 26 个,紧急撤离、转移安置人员共 3 次累计 1126户、1542 人、3148 人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灾情过后,迅速抢修恢复基础设施。及时恢复水、电、路、气等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同时迅速开展灾后民房重建修缮工作。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有人居住的 497 户房屋情况进行鉴定,并分类施策,及时修复。
2 2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阵地。认真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工作,成立以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及网格化工作要求,对从中高风险地区返阳人员进行严密监测,配合各项活动落实疫情防控措。今年累计 集中隔离 1 人,居家隔离 28 人,居家健康监测 171 人,健康监测 18人。同时,我们积极开展疫苗接种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共接种新冠疫苗 19585 人,96.6%的应接种人员完成接种。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确保全员覆盖。
3 3 、全力确保森林防火安全。在全年防火特险期,组织各村两委干部、包联防火重点村单位工作人员、值班人员、巡查员、护林员等全天候值班值守、巡逻检查、宣传防火工作,在重点村设立防火哨卡,严格检查登记,对全镇 68 名牛羊工、痴呆傻人员严格落实监管举措。镇纪检委对 11 名防火不力的村干部进行了约谈,派出所对 21 名点火人员进行了处罚,保障森林防火氛围浓厚,防火意识深入人心。
(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1 1 、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来抓,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严格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促进脱贫成果巩固提升。针对脱贫户 1781 户、3547 人,持续监测并针对性采取帮扶措施,确保消除此类人群返贫致贫风险。同时,吸纳 35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公益林和未成林管护员;累计为 548 名贫困户学生申报了雨露计划补助、贫困大学生教育扶贫补助;累计为 800 多户贫困户办理了小额贷款共 4000 余万元;366 户 612 名贫困户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发挥了低保政策“托底”作用。持续强化扶贫资产管理,完成了扶贫资产确权工作,建立了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制度,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 任人,从而进一步做好扶贫资产后续管理、防止资产流失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扶贫产业项目运行正常。
2 2 、抓 好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社保方面。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15810 人,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参保 12125 人;待遇领取人员 6093 人;认证 6082 人次。完成“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培训 13 批次 567 人,脱贫劳动力 645 人。同时,抓好全镇在建工程日常监管,确保在建工程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民政方面。共有低保户 202 户 306 人,特困供养人员 200 名,日间照料中心 13 所。认真开展低保复核、临时救助、特困供养人员走访、敬老院管理等工作,掌握基本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时足额发放补贴。日常监管我镇24 所日间照料中心,督促各村积极办理厨师健康证明及相关手续,丰富中心服务项目,确保中心运行稳定。
二、存在问题 一是工程项目推动困难。一边是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工作阻力较大,且因今年汛期灾情致多个项目停工。一边是少数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担当精神不足、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不会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基础建设落后。镇政府主要依靠财政补贴作为收入来源,经济基础薄弱,在民生保障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上还存在差距,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社会治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发挥优势,转化效益的能力还有不足。xx 镇有红苗谷小米、西红柿酱、小蒜辣椒酱、蚕桑制品等农特产品,孤堆底、暖 辿、坪泉等旅游资源,但在发挥我镇资源优势,打出 xx 特色品牌上还有不足。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不遮掩、不回避、不推脱,采取有力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20xx 年工作计划 20xx 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1252”发展理念,用好“六化工作方法”,再谋新发展,再上新台阶,唱好乡村振兴主旋律,奏响科学赶超最强音。
(一)聚焦党的建设,写好党建引领篇章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压实党建责任、提升党建质量、突出党建实效。督导广大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武装自己,巩固和扩大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学史力行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动能,全面抓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推动我镇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水平。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问题中求突破、求创新、求实效,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我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二是持续推动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扎实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党支部组织力,锤炼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强化担当作为,推动 xx 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坚持落实管党治 党政治责任不动摇,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强化纪律意识,严格执行《中办印发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执纪问责,以铁的纪律筑牢廉政防线。
(二)聚焦项目建设,增强转型发展支撑 坚持项目带动,按照“1252”发展思路,合理优化做好产业布局,紧盯质量效益,进一步加大项目申报和招商引资力度,让项目建设成果惠及更多民生,持续增强 xx 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要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镇的“一号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持之以恒抓招商,千方百计跑项目。强化招商引资本领,成立招商引资项目专班,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逐步把专班的每一个人都培养成招商引资的“行家里手”。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都提出了要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无论是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都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做支撑。要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下“硬功夫”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对标先进典型,切实发挥好镇便民服务中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主阵地”的作用,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力推动我镇营商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在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针对 xx 镇“音乐小镇”建设项目、现代蚕桑产业园升级建设项目、xx镇镇区污水管网建设项目、阳城县明旭通用机场建设项目等几个 20xx 年重点项目,要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坚持重点项目包抓责任制,对意向性项目要促跟踪落实,签订项目要促落地开工,落地项目要促开工建设,尽快把项目建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聚焦文旅融合,走出乡村振兴之路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以全域旅游、红色旅游为抓手,借力阳城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依托“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阳杨线、磨董线、璧索线等道路交通网络,打造 xx 太行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