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县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2020年农村工作会议讲话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县长农业农村⼯作会议讲话
农业农村⼯作是⼀个庞⼤的系统⼯程,涉及到各⾏各业、⽅⽅⾯⾯。下⾯是店铺给⼤家整理的县长农业农村⼯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县长农业农村⼯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民政府召开全县农业农村⼯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贯彻中央、⾃治区农业和农村⼯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去年的⼯作,统筹安排部署今年的“三农”⼯作任务,动员我县各级党政组织和⼴⼤⼲部群众进⼀步坚定信⼼、振奋精神,奋⼒开创我县农业农村⼯作新局⾯。刚才,会议对农业农村⼯作的部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进⾏了表彰,印发了《枸杞产业发展安排意见》等五个涉及农、林、枸杞、⽔利、畜牧的专业性⽂件,对全县的农业农村⼯作做了具体的安排,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后⾯,张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我就做好全县农业农村⼯作讲四点意见: ⼀、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切实增强做好“三农”⼯作的信⼼和决⼼
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临困难⽭盾多、经受严峻考验的⼀年,也是我县“三农”⼯作战胜困难、逆势⽽上、⼤步前进的⼀年。⾯对国际⾦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对持续⼲旱的严峻形势,⾯对农产品市场波动变化的不利影响,全县⼴⼤⼲部群众在区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保稳定”的⼀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信⼼、振奋精神、苦⼲实⼲,全县农业农村⼯作成效显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县喜获“全区黄河杯农⽥⽔利基本建设竞赛⼆等奖”、“全区农业产业⼤县⼆等奖”、“农民增收先进集体”、“发展优势特⾊产业先进单位”、“畜牧⼯作先进县”以及“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范县”等多项奖励。奖项之多,分量之重,较之往年均取得了重⼤突破!可以说,过去的⼀年,是全县农业农村⼯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跨越的⼀年,是硕果累累、令⼈欣慰的⼀年,是⿎舞⽃志、催⼈奋进的⼀年!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
⼀是粮⾷总产再创新纪录。我们以开展粮⾷创⾼产活动为抓⼿,强化农⽥基本建设和科技进步两⼤⼿段,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调整结构、优化品种、主攻单产,粮⾷总产量达1.9亿公⽄,增长3.8%,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农业综合⽣产能⼒实现了新突破,迈上了新台阶。
⼆是农民收⼊再上新台阶。县委、政府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作的重中之重,千⽅百计开辟增收渠道,想⽅设法挖掘增收潜⼒,着⼒发挥特⾊优势产业、劳务产业、惠农政策保增收的主渠道作⽤,全县农民⼈均纯收⼊达到4618元,增长11.4%,远远⾼出年初7%的预期⽬标,增幅位列全区各市县第2位,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令⼈⿎舞。
三是特⾊产业迈出新步伐。新增枸杞3.6万亩、红枣4.6万亩、苹果3.3万亩、种植硒砂⽠35万亩,产业规模进⼀步扩⼤。“中宁枸杞”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并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的地理标志;⽣物环保养猪技术破解了疫病防治、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难题,引领了畜牧业的技术转型和升级;万亩供港蔬菜集约⼟地、规模经营,开创了中宁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中宁圆枣”喜获原产地证明商标,1.8万吨苹果⾸次打⼊尼泊尔、印度等南亚市场;硒砂⽠丰产俏销,部分⼭区农民群众拔掉穷根、圆了建房购车梦。特⾊产业呈现出规模迅速扩⼤、质量不断提升、效益逐步显现的良好态势。⼤⼒实施龙头企业升级⼯程,培育新增⾃治区级龙头企业8家、农产品加⼯流通企业17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4个,特⾊经济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
四是农村民⽣有了新改善。去年共筹资投劳6000余万元,砌护渠道180公⾥,改善灌排⾯积8万亩,改造中低产⽥5.9万亩,投⼊之多、规模之⼤前所未有。新增造林绿化⾯积11.2万亩,建成太平、⾦沙等“塞上农民新居”⽰范点8个1587户,改造整治刘桥、铁渠等旧庄点20个3015户,硬化巷道10万多平⽅⽶,新修农村公路85公⾥,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撒不拉滩、打麦⽔、马家塘、红梧⼭4个⽣态移民项⽬建设步伐加快,新建移民住房1625套,配套建成设施拱棚、养殖圈舍3136座,累计搬迁移民14732⼈。免费发放卫星接收设施,使全县3__0多户偏远乡村的群众收看到50多套⼴电节⽬,⼴播电视户户通⼯程⾛在了全区前列。免费为全县4.9万名45岁以上农民、农村已婚妇⼥和准婚青年提供体检服务。针对上半年的严峻旱情,为困难弱势群体拉⽔抗旱、送粮解困,全年⽤于救灾救助、扶弱济困⽅⾯的资⾦达3000多万元。是农村民⽣事业投⼊最多的⼀年,也是⼴⼤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年。
五是农村改⾰取得新进展。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按照“依法、⾃愿、有偿流转”的原则,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式,流转农村⼟地3.4万亩。积极争取项⽬资⾦,发展村级互助资⾦项⽬村13个,发放贷款330余万元。继续深化农村⾦融改⾰,创新农村担保机制,组建成⽴⽯空农村资⾦物流调剂股份公司等新型农村⾦融组织,农村信⽤联社、农业银⾏等⾦融部门⽀农⼒度进⼀步加⼤。农村各项改⾰深⼊推进,⼤⼤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活⼒。
六是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加强。精⼼组织开展第三批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切实加强村级“两委”班⼦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四议四公开”等基层民主建设,11个乡镇全部建⽴起便民服务中⼼,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战⽃⼒和凝聚⼒不断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市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领导的结果,是各乡镇、部门、单位通⼒合作、真抓实⼲的结果,是全县⼴⼤农民群众热情参与、⼤⼒⽀持的结果,更是⼴⼤农业农村⼲部开拓创新、⽆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民政府向⾟勤耕耘在农业农村战线上的⼴⼤⼲部群众,向所有关⼼、⽀持全县“三农”⼯作的同志们、朋友们,表⽰衷⼼的感谢和崇⾼的敬意!
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占全县总⼈⼝的三分之⼆以上,加之地处宁夏中部⼲旱带,是典型的半⼭半川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较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加⼯转化⽐较滞后,⼭川、城乡差别较为明显,对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建设新农村带来了巨⼤挑战。回顾总结这⼏年来全县农业农村发展实践,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做好农业农村⼯作:必须始终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做好“三
农”⼯作的⾏动先导。近年来,县委、县⼈民政府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敢于打破传统⽅式,敢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发展硒砂⽠产业、建设供港蔬菜基地、推⼴⽣物环保养猪技术,树⽴了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典范。实践证明,只要观念变,就能天地宽、思路新、办法多。必须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作的中⼼。“三农”问题的核⼼是增加农民收⼊。如果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农民的钱装⼦⿎不起来,做好“三农”⼯作、建设新农村就是⼀句空话。我们始终坚持所有的⼯作都以农民增收为中⼼来谋划,所有的举措都以农民增收为中⼼来发⼒,从⽽确保了近年来农民收⼊持续较快增长。必须始终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三农”⼯作的根本保障。县委、县⼈民政府坚持把“三农”⼯作作为基础性产业、全局性⼯作,在思想上⾼度重视,在组织领导上切实加强,政策制定上倾斜⽀持,在财⼒投⼊上加⼤⼒度,在⼯作考核上狠抓落实,在部门协作上通⼒配合,引导全社会真⼼关注农业、真情关注农民、真诚服务农村,形成了共同推进农村改⾰发展的强⼤合⼒。必须始终把发展特⾊优势产业作为“三农”⼯作的主攻⽅向。坚持把发展现代特⾊优势产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式的重⼤任务,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枸杞、硒砂⽠、苹果、红枣、⽣物环保养猪等特⾊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扩量提质,有效促进了农业向⾼效、优质、⽣态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变。
发展成就令⼈欣慰,取得的经验弥⾜珍贵。在充分肯定我县农业农村⼯作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的新⽭盾、新问题,把形势判断准,把问题分析透,把困难估计⾜,切实增强⼯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凝聚共识,在实践中掌握主动,在⼯作中形成合⼒,更好地推进农业农村⼯作⼜好⼜快发展。在中央农村⼯作会议上,回良⽟副从“三农”内部和发展环境两个⽅⾯对的农业农村形势做出了“三个难度加⼤”、“三个不确定性”的科学判断(即:现有基数⾼、基础设施弱,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就业压⼒⼤、务农效益低,保持农民收⼊较快增长的难度加⼤;投⼊需求⼤、国家财⼒紧,保持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的难度加⼤。宏观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农产品价格⾛势的不确定性;⽓象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的⾮常透彻、⾮常到位。从当前我县的现实情况看,还存在许多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是农业农村基础还⽐较薄弱。我们基本上还是⼀个以吃饭为主的财政,财政⽀持农业农村的能⼒还不强,就⽬前的财⼒来看,拿出资⾦⽀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能⼒还⼗分有限。由于资⾦投⼊和科技⽀撑不⾜,农业⽔资源问题⽇益突出,⽣态环境脆弱,抗御⾃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不⾜,农业农村基础不牢固的现实还没有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地位还没有改变。⼆是转变农业发展⽅式任务艰巨。传统农业在我县农业中还占较⼤⽐重,农业产业化⽔平依然很低,总体规模偏⼩、集中度不⾼,产业链条短,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尤其是缺乏强势龙头企业带动,严重制约了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步伐。三是农民收⼊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主要农产品价格不确定因素增多,⾛势不明朗,农民转移就业增收空间缩⼩,农资价格上⾏压⼒加⼤,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分艰巨,逐步缩⼩⼭区乡镇和灌区乡镇的收⼊差距,需要付出更多的艰⾟和努⼒。四是农村基础设施脆弱。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不⾜。⼤多数农户还没有⽤上卫⽣厕所,还有⼀些乡村群众⾏路难、上学难问题较为突出,各项社会事业相对滞后。五是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虽然我们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了积极的探索,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起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还不强。同时,相当⼀部分农村⼲部的思想观念还⽐较滞后,仍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思维抓农业,催中催收多,研究流通少,研究终端市场的更少。农业投融资渠道单⼀、资⾦严重缺乏,综合配套服务和社会管理不适应当前农村发展需要,等等。
⼆、⽴⾜实际,突出重点,奋⼒开创农业农村⼯作新局⾯
是我县争创西部百强县的关键⼀年,也是进⼀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城乡统筹发展⼒度、继续增进农民福祉的重要⼀年。总的看,我县农业农村⼯作的形势依然复杂,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好势头,难度确实很⼤,挑战确实很多,压⼒确实很重。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呢?我认为,根本的出路在于⾛⼀条发挥后发优势、发展特⾊经济的路⼦。应当承认,与发达地区和先进县区相⽐,我们有差距,但⽤辩证法的眼光来看,落后并不完全是劣势,也具有优势和有利之处。⽐如,对别⼈曾经⾛过的弯路,我们尽量可以避免;对别⼈经过很长时间摸索出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对别⼈耗费很⼤成本创造出的技术成果,我们可以及时引⽤。这就是后发优势所在。只要我们善于打造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只要我们以“⼈⼀之、我⼗之,⼈⼗之、我百之”的精神奋起直追,积极向发达地区学习、吸取、借鉴和
引进,就⼀定可以⽤较短的时间,花较⼩的⼒⽓,⾛较少的弯路,加快发展步伐,逐步改变在竞争格局中的被动地位,开创出我县农业农村⼯作的崭新⼯作局⾯。所以说,各乡镇、部门、单位⼀定要深刻认识做好今年农业农村⼯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严格按照中央和⾃治区农业农村⼯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改⾰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揽,以增加农民收⼊为核⼼,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发展⽅式的重⼤任务,坚定不移的推进结构调整,坚定不移的深化农村改⾰,着⼒夯实“三农”基础,着⼒强化惠农措施,着⼒增强科技⽀撑,着⼒改善农村民⽣,着⼒保持农村稳定,⼒争实现农业总产值20亿元,增长7.5%以上,全县农民⼈均纯收⼊突破5000元,增长8.6%。
围绕完成上述⽬标,必须切实做到“三个抓好、两个强化、⼀个突破”:
三个抓好:第⼀个是抓好现代农业这条主线。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作的必然要求。⽬前,我县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分艰巨。为此,⼀定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创建全区出⼝⾷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范县为抓⼿,加快我县现代特⾊农业优质、⾼效化⽣产。要扩⼤基地规模。建设⼤规模的基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竞争⼒。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扩⼤规模不动摇,只要条件允许,规模能搞多⼤就搞多⼤。要按照“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产经营模式,⾼⽔准推进基地建设,全县更新改造枸杞2.4万亩,新植苹果2万亩、红枣4万亩,种植硒砂⽠36万亩,新增供港蔬菜基地1.2万亩,完成枸杞、苹果、硒砂⽠等特⾊农产品出⼝基地认证8.7万亩。狠抓动物疫病防治、品种改良和园区补栏,⽣猪、⾁⽜、奶⽜、栈⽺饲养量分别达到63万头、8万头、1.2万头和55万只,稳步扩⼤产业规模。要强化科技⽀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强有⼒的科技做后盾。要继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动,深⼊实施新型农民培训、阳光⼯程和温暖⼯程,加⼤农民实⽤技术培训⼒度,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和良种、新技术直接到⽥、直接到⼈的农业技术推⼴机制,真正把良种繁育、标准化⽣产、病⾍害统防统治、测⼟配⽅平衡施肥等农业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带到农村,年内培训农民6万⼈次,培育科技⽰范户户,切实提⾼我县农业科技推⼴应⽤⽔平,不断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撑能⼒。要突出⽰范带动。按照⾃治区建设100个现代农业⽰范点的要求,坚持板块布局、⾼产⾼效的原则,严格落实标准化⽣产规程,集中⼒量抓好⼀批⽰范区,打造以清⽔河流域、红梧⼭地区为核⼼的中国优质枸杞⽣产⽰范区,宁安、⾈塔等灌区乡镇百万头⽣物环保养猪⽰范区,⽩马、⽯空和林业“三场”精品果枣⽰范区,喊叫⽔、⼤青⼭、鸣沙等重点区域绿⾊硒砂⽠⽰范区,宁安、恩和等供港蔬菜种植⽰范区,真正在品种、效益、技术上起到⽰范带动作⽤,⼒争创建1个国家级、1个⾃治区级⽰范点,推动我县特⾊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综合效益⼤提升。
第⼆个是抓好农业发展⽅式转变这个主题。转变农业发展⽅式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和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关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标准化⽣产、提⾼农业装备⽔平、发展现代市场营销和建设龙头企业是实现发展⽅式转变的有效途径,⽽龙头企业建设则是推进农业发展⽅式转变的关键因素。龙头企业有效聚集了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项⽬、资⾦、⼈才、技术、信息、市场等要素,不抓“龙头”,发展现代农业就不得要领。惟有抓住龙头,做强龙头,才能抓住发展现代农业的“⽜⿐⼦”,才能实现农业发展⽅式的转型升级和优化。我们要把打造关联度⾼、带动⼒强的⼤型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务,牢固树⽴扶持龙头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理念,实⾏谁有能⼒就⽀持谁、谁当龙头就扶持谁的激励政策,把龙头企业升级⼯程⼀抓到底、抓出实效。要重点扶持⼀批本地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振兴⼯程,引导扶持宁夏红、早康、红枸杞商贸、恒兴、兴宁、乐杞、杞乡⽣物、杞芽公司等带动能⼒强、成长性好的农产品加⼯企业不断发展壮⼤,稳步扩⼤⽣产规模,研发新产品,提⾼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努⼒提升农产品加⼯增值⽔平和综合效益。要引进催⽣⼀批龙头企业。今年是全区“农业招商引资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与济南果品研究院、⾃治区农科院等区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筹建中宁枸杞产业研发中⼼、枸杞学院等,加快运⽤先进⼯艺、实⽤技术开发枸杞、红枣、苹果、硒砂⽠、⽣物环保鲜猪⾁等农产品深加⼯项⽬,并以此为依托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既引进⼤企业、⼤集团,也引进中⼩企业;既引进加⼯企业,也引进流通型、科技型、服务型企业,⿎励他们积极参与我县现代农业开发和农产品精深加⼯,进⼀步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平。要做优做强⼀批龙头企业。⾼起点、⾼标准规划建设中宁枸杞加⼯城,为特⾊农副产品加⼯企业成长壮⼤搭建平台。同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坚持政府先导、企业主导、市场引导,积极推动企业集约化经营、集团化发展,⼒争新培育区级龙头企业1到2个、市级龙头企业6到8个,切实增强龙头带动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个是抓好农业增效这个主旨。市场是指导农业⽣产的“晴⾬表”。我们抓农业,思想上⼀定要树⽴市场意识,⼯作上⼀定要符合市场规律,眼睛⼀定要盯着国内外⼤市场来做⼤⽂章。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抢抓中宁枸杞市场列⼊⾃治区⼗⼤专业化市场的机遇,规划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聚集辐射能⼒强的中国枸杞市场。继续推进“双百”、“万村千乡”市场⼯程,改造提升标准化农资农家店100个以上,完成⽯空⾼⼭寺、⼤战场、喊叫⽔等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产地市场、冷链储运、物流配送、农超对接和出⼝外销五⼤市场体系,形成从⽥间地头到⼤型批发市场的销售体系,切实解决好聚得起来、收得上来、销得出去的问题。要重点开拓销售市场。在产业刚刚起步、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强⼒推动是打开市场最有效的⼿段。我们要借鉴外出宣传推介枸杞、硒砂⽠的成功经验,认真研究市场、培育市场,千⽅百
计拓展市场,逐步建⽴稳固的市场渠道。枸杞主要拓展欧盟和美国市场,苹果主要拓展印度、尼泊尔、蒙古市场,红枣主要拓展南⽅等省区市场,⽣物环保鲜猪⾁主要拓展我区及周边西宁、兰州、包头等市场,确保全县农产品产得下、销得出、卖得好。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流通队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是市场的“⽑细⾎管、神经末梢”,既是直销员,也是信息员,作⽤⼗分关键。我们要像对待龙头企业⼀样,培育壮⼤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营销经纪⼈队伍,巩固拓宽特⾊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市场占有率,⼒争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个。要结合太中银铁路中宁东站战略装车点和包兰铁路复线建设,充分利⽤中⽯化和中国邮政的物流配送⽹络,扶持发展仓储货运、冷链运输、电⼦商务等现代物流模式,提⾼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物流的增值能⼒。要提升品牌效益。现代农业,实质就是品牌农业。⼀个主导产业的发展壮⼤,离不开区域品牌的引领。要⼤⼒推进品牌带动战略,积极⿎励⽀持农副产品加⼯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商标创品牌,重点培育保护“中宁枸杞”、“中宁圆枣”、“杞⽣源”等优质品牌,使其在国内外叫的响、过得硬、打得开。实施优质农产品精品包装,严格包装物、标识物管理,逐步建⽴以名优品牌为引领、以知名商标为依托、以特⾊包装为载体的精品农业体系,推动特⾊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不断提升特⾊产业发展效益。
两个强化:主要指强化农业和农村两⼤基础,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需要,是改善农村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打基础、谋长远、增后劲的现实选择。我们⼀定要抢抓国家扩⼤投资、激活内需的有利机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标,结合25项民⽣实事的落实,下⼤决⼼,花⼤⽓⼒,舍得投⼊,着⼒改变我县农业和农村基础⽐较薄弱的问题,⼒争使我县农业⽣产条件和农村整体⾯貌有⽐较明显的变化。
⼀是强农业根基,增发展后劲保供给。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利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协作、集中投⼊、连⽚推进的要求,积极落实我县列⼊国家级⼩农⽔改造项⽬重点县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灌区灌溉体系改造,⼤⼒实施北滩渠砌护、长鸣⼲渠灌区⽔利配套、⽩马硒砂⽠基地节⽔补灌及朱家川⼩流域综合治理、黄河⾦岸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农业项⽬,改造中低产⽥,提⾼渠道砌护率和⽔资源利⽤率。继续推进引黄灌区、清⽔河流域、马家塘、打麦⽔等⼟地项⽬的开发整理,整治⼟地11.8万亩,促进耕地占补平衡,努⼒改善农业⽣产条件。要坚定不移地抓好⽣态环境建设。结合全区“六个百万亩”⽣态林建设⼯程,全⾯推进县城、村庄、交通⼲道、⼯业园区、物流园区、学校等重点区域的绿化⼯作,认真抓好⼤青⼭永⼤路两侧和京藏⾼速公路滚泉坡⽣态林节⽔滴灌、红梧⼭经果林、灌区农⽥林⽹、黄河护岸林及中⽇中德合作造林、荒漠化治理和喊叫⽔、徐套退耕还林等植绿、治荒建设,完成植树造林1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进⼀步巩固扩⼤⽣态建设成果,改善农业⽣态条件。要继续抓好粮⾷⽣产。粮⾷是安天下、稳民⼼的战略产业,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度重视粮⾷⽣产对粮⾷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性作⽤,稳定⾯积、调整结构、依靠科技、选优品种、主攻单产,提⾼种粮收益。以主要粮⾷作物⾼产创建⽰范活动为抓⼿,集成配套良种良法,积极推进冬麦北移,确保全县粮⾷种植⾯积稳定在64.5万亩,总产量达到2.4亿公⽄左右。同时,要紧紧抓住国家和⾃治区⼤幅度增加对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机遇,扶持发展⼀批农机⼤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服务公司,逐步形成配套齐全、服务有⼒、运⾏规范的农机服务组织,全⾯提升我县现代农业装备⽔平。
⼆是强农村根本,促城乡统筹惠民⽣。要加快新农村建设。突出产业统筹和优势特⾊,⾰新农业发展⽅式,推进⼀乡⼀业和多乡⼀业,⼒促⽣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农村⼈⼝向县城集中、产业发展向园区集中,推动产业兴村和经济富村。⼤⼒推进⽯空、⼤战场等中⼼集镇建设,新建余丁等“塞上农民新居”⽰范点4个,整治改造⾈塔、恩和等农村旧庄点18个。同时,要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整治与完善并重,⼤⼒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程,以集镇、中⼼村、⽣态移民村为重点,抓好垃圾处理、饮⽤⽔源地保护、农业⾯源污染防治,配套建设沼⽓、太阳能等相关设施,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态⽂明村”、⾃治区级“农村环保⽰范县”,着⼒构建能源清洁、村容整洁、民风纯洁的农村发展新格局。要加强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资源优化布局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教育、体育、⽂化、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辐射。铺修农村公路117公⾥,实现村村通公交车⽬标;深⼊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和⼴播电视户户通⼯程,加快宁安和⼤战场中⼼卫⽣院建设,开展村卫⽣室和社区卫⽣机构标准化服务,深⼊推进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动,认真落实“少⽣快富”、“奖励扶助”、“四免⼀救助”等惠民政策,进⼀步提⾼农民群众⽣活质量。要积极推⾏失地农民养⽼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保险⼯作,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着⼒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活困难。要深⼊推进扶贫开发。坚持“以川济⼭、⼭川共济”,推进⼭区综合性扶贫开发,在转移⽀付、项⽬安排、资源配置、⼈才技术等⽅⾯给予⼀定倾斜,加快马家塘、撒不拉滩、打麦⽔、红梧⼭⽣态移民项⽬区道路、供电、绿化等后续基础设施⼯程建设,并制定落实后续产业发展规划,确保移民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实施花豹湾、⽩圈⼦等8个整村推进村扶贫开发项⽬,扶持发展硒砂⽠、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劳务输出等致富产业,增强⾃我发展能⼒,确保全县贫困⼈⼝减少12%以上,努⼒缩⼩⼭川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要继续深化农村改⾰。全⾯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事⼀议”财政奖补,对村级实施的带动能⼒强、增收致富贡献⼤、群众普得实惠的项⽬,由县财政每个补助10万元,⽀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新⼟地流转机制,探索建⽴农村⼟地使⽤权抵押、租赁、⼊股等融资新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硒砂⽠、设施农业、畜禽养殖为重点,宣传、动员、引导农民参与农业政策性保险,有效提⾼农业抗风险抗灾能⼒。启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探索建⽴林⽊管护经营长效机制。进⼀步扩⼤农村互助资⾦规模,充分发挥农村信⽤社、农业银⾏等⾦融机构服务“三农”主⼒军作
⽤,并培育发展村镇银⾏,活跃农村⼩额信贷,为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的资⾦⽀持。
⼀个突破:即实现农民收⼊的新突破。增加农民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各乡镇、各相关只能部门⼀定要⾼度重视农民增收,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围绕增收做⽂章,围绕增收下功夫,围绕增收创门路,想⽅设法增加农民收⼊。⼀要突出特⾊产业促增收。发展特⾊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这⼏年,我县特⾊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好,农民收⼊增长快。这充分说明,向特⾊优势产业要效益、促增收,⼤有⽂章可做。关键是要创新思路、挖掘潜⼒、提升⽔平。我们的普通枸杞每⽄也就卖个⼗⼏块钱,有机枸杞却能卖到上百元。供港蔬菜、⽣物环保养猪也给我们发展现代特⾊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榜样。因此,我们今年要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这个关键,在调整种植品种上下功夫,⾛精品农业、⾼端农业、⾼效农业发展之路,把向特⾊产业要效益、要增收的⼯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切实把我们的区域优势、特⾊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收优势。⼆要拓宽就业渠道多增收。⼯资性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对完成增收⽬标⾄关重要。要⼤⼒开拓新兴劳动⼒输出渠道,规范劳务中介组织,扎实做好劳务输出⼈员和失地农民就地培训⼯作,推动我县劳务输出由“体⼒型”向“技能型”转变,促进农村劳动⼒异地转移。⼭区乡镇要把劳务输出作为“铁杆庄稼”,动员⿎励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增加收⼊。川区乡镇要结合⼩城镇、全民创业和⼯业园区⽤⼯,促进农村劳动⼒就地转移。⼒争全年转移农村劳动⼒3万⼈以上,实现劳务收⼊1.5亿元。同时,结合全民创业和民⽣⾏动,加强宁新、⽯空等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进⼀步强化创业服务,加⼤创业就业培训,积极⿎励扶持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就地近地创业增收致富。三要落实政策助增收。惠农政策体现了中央和⾃治区对⼴⼤农民群众的深切关怀,既是帮助农民抵御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加农民收⼊的直接⼿段。各乡镇、农⼝各部门要把中央、⾃治区和县委、县⼈民政府出台的⼀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研究透、争取够、使⽤⾜、配套好,确保条条落实,项项到位。对于直接补贴农民的资⾦,要严格⼯作程序,坚持公开公正透明,严禁截留挪⽤,确保及时⾜额发放到每个农民群众⼿中。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农业农村⼯作取得实效
今年农业农村的各项⽬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部群众要顺应⼴⼤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农业农村⼯作的满腔热情,认认真真谋“三农”、踏踏实实抓“三农”、勤勤恳恳促“三农”。
⼀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部门、单位要从全局和战略的⾼度,深刻认识“三农”⼯作的重要性,真正把发展现代特⾊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摆到重要议事⽇程上,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持,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标任务,强化⼯作措施,真正把“三农”⼯作放在⼼上、抓在⼿上、落实在⾏动上,⽤⼼研究,⽤⼼谋划,⽤⼼推动,着⼒解决⼯作中的突出⽭盾和问题,推动全县农业农村⼯作快速健康发展。
⼆要明确⼯作责任。各乡镇、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民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研究,理清思路,完善⽅案,加快部署,切实把农业农村⼯作抓紧、抓实、抓好。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民政府确定的⽬标任务,认真落实党政“⼀把⼿”负责制,强化⽬标管理,制定切实可⾏的措施办法,细化量化⽬标,逐层分解任务,做到责任落实到领导、任务落实到⼈头、计划落实到⽥块,形成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部群众全⼒以赴推进农业农村⼯作的浓厚氛围。
三要狠抓督查考核。各乡镇、部门要继续发扬真抓实⼲的作风,深⼊实际、深⼊农村、深⼊农民,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真正做到政策落实、⼯作到位、农民群众得实惠。县委、县⼈民政府将继续实
⾏“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的激励措施,对农业⽣产、农民增收的各项任务进⾏督查,年终进⾏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考察各乡镇、部门领导⼲部执政能⼒、⼯作⽔平和政绩优劣的⼀条重要标准,严格兑现奖惩。我相信全县各级⼲部⼀定不会辜负县委、县⼈民政府的期望,带领全县⼈民艰苦奋⽃、奋⼒拼搏,全⾯完成各项⽬标任务。
四、未⾬绸缪,精⼼组织,抓好当前的各项⼯作
⼀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已过,万物复苏,正是农业⽣产的关键时期。⼀要抓好春耕⽣产。各乡镇、有关部门、单位要抢抓农时,精⼼组织,抓紧做好农资储备供应和农机具检修等各项春耕备耕⼯作,迅速掀起春季农业⽣产⾼潮,打好今年农业⽣产第⼀仗。⼆要抓好畜禽补栏。春季正是畜禽补栏旺季,加之当前市场上畜禽产品价格逐步回升,县农牧局要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和科技指导⼯作,积极⿎励⼴⼤养殖户换种补栏,发展规模养殖。特别是要抓好⽣猪和⾁⽜的补栏⼯作,确保新建的21.6万平⽅⽶⽣物环保猪舍和红梧⼭、撒不拉滩万头⾁⽜养殖基地全部投⼊⽣产。三要抓好春季植树造林。重点抓好⼤青⼭永⼤路两侧和京藏⾼速公路滚泉坡⽣态林节⽔滴灌项⽬和⼤战场、⽩马、喊叫⽔、⽣态移民区、宁新物流园区等重点地段的植树造林⼯作。林业、⽔务、交通等部门要及早⾏动,抓紧做好⼯程规划、苗⽊定购和宣传动员⼯作,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量⼴泛参与、真抓实⼲,⼤⼒营造“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绿⾊⽂明新风。今年的绿化⼯作任务重、标准⾼,各乡镇、部门、单位要突出重点、集中精⼒,严把设计关、苗⽊关、栽植关、管护关,确保栽⼀株活⼀株、栽⼀⽚绿⼀⽚。尤其是要组织机关⼲部⾛进农村、⾛进项⽬区,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通过⼗天半⽉的义务劳动,陶冶情操,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巩固和发展良好的⼲群关系。四要抓好项⽬资⾦落实。⽆论是中央还是⾃治区的投资,都是以项⽬的形式安排的,争项⽬就是争投资,项⽬越多,
投资就多,发展后劲就⾜。我们⼀定要树⽴强烈的机遇意识和竞争意识,千⽅百计争取项⽬,争取更多的资⾦和政策⽀持。各乡镇、部门、单位要深⼊研究国务院《关于进⼀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意见》、《分⼯⽅案》及各部委出台的配套⽀持⽂件,⽤⾜⽤好⽤活国家政策,扎实做好农业重⼤项⽬的储备、申报和落实⼯作,以项⽬争取⽀持,以项⽬推动发展,以项⽬增强后劲。对当前已经落实的项⽬,要突出⼀个快字,抢时间,抓进度,保质量,确保项⽬建设顺利推进。发改、财政和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对争取到的涉农项⽬资⾦要进⾏“打包”整合,“捆绑”使⽤,切实提⾼资⾦使⽤效益。
同志们,加强农业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增进农民福祉,是⼀项神圣的政治任务和历史责任,意义重⼤,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部和农民群众,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务实苦⼲、奋⼒开创“三农”⼯作新局⾯,为争创西部百强县,建设富裕⽂明、平安和谐、⼭川秀美的新中宁做出新的更⼤的贡献!
推荐访问: 2020年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县长 讲话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