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思想汇报 > 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路径研究

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路径研究

时间:2022-05-20 10: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大学生群体数量增多,独生子女较多、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责任与使命担当、面向未来,具有国际视野、未经历重大历史事件,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理解不深刻、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新媒体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文章提出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和深入学习结合起来、必须与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相结合、必须积极融入社会生活实践,必须“全员参与、全方位支持,全过程监督”形成合力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特点;践行新思想;效果及不足;實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能力。文章通过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根据当前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的成就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践行新思想的实现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特点

(一)大学生群体数量增多,独生子女较多

中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中国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2018年,全国共招收本专科生790.99万,其中本科422.16万,专科368.83万。共招收研究生85.8万,其中硕士76.25万,博士9.55万。问卷调查显示城市生源学生中87.9%的大学生都是独身子女。

(二)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责任与使命担当

在我国日益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时期,这一代大学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98.8X%同学认为实现个人理想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大,他们能够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广大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发展有着强烈的兴趣,他们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面向未来,具有国际视野

现代大学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全面和多样化。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02万人,单位公派3.56万人,自费留学59.63万人。数据显示,2018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53万人,单位公派2.65万人,自费留学46.76万人。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这么多学生走出国门,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文明文化知识,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不仅有利于促进世界的融合,也促使我国新一代大学生具有了国际视野。

(四)未经历重大历史事件,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理解不深刻

新时代大学生几乎都是95后、00后,95后懂事的时候,我们国家发展迅速、稳定,已经提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纵观5000年的中国历史,中国民族历经磨难,历久弥坚,我国今天的成就是在中华民族对近代以来170多年发展历程的深刻斗争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而现在的大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印象不深,多是从书本上学习得来的,没有经历过重大历史事件,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性认识不深刻。

(五)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各类新媒体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能力已经多样化。新媒体是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主要包括手机、电脑、移动电视、电子图书、数字广播等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二、当前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

(一)宣传力度大,人尽皆知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晓率达到100%。各高校普遍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营造出好的学习践行氛围,课题组随机走访大学生知晓率也达到100%。

(二)青年一代重视,有强烈践行意愿

广大青年学子高度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渴望获取更多的该方面的知识。调查问卷显示,99.1%的同学愿意在生活学习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对于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充满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学生认为我们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加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对我国在未来负责的竞争中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充满信心。

(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认可

大学生普遍感觉到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必须紧密联系起来,才可能将来有所作为。离开了祖国,自己个人的成长根本无法谈起。调查显示98.9%的同学认为应该将个人命运必须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个人的发展。

当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内涵深邃。囿于个人知识、年龄、专业和阅历所限,也不是一个大学生能够完全能够吃透的,所以学生普遍反映熟悉思想名字而内涵理解不深刻;日常生活中贯彻执行作为行动指南不强;苦于学习考证而深层次思考未来不多;内容多,不好记忆,尤其对于理工科考生。

三、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将理论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在深入学习、积极实践、自觉转化方面下功夫,积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联动教育监督网络,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真正引领青年时代价值的力量之源。

(一)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和深入学习结合起来,在大学生中形成学习新思想浓厚舆论氛围

第一,要想让大学生去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广泛宣传,在他们身边形成浓厚的学习和践行氛围。

(1)进教材——学懂吃透。要在大学生中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材是基础。把“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内容编排进大学各级各类教材,让学生反复学,达到耳熟能详,就可以起到好的践行效果。

(2)进课堂­——循循善诱。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堂是主渠道,思政课教师是关键。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深化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好课堂教学有效时间,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把新思想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学生。

第二,读原著,学原文,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邃内涵及理论根源。

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作为一个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大学生要认真,潜心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共产党党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著作,逐字逐句读、入脑入心学、由浅入深悟,从最权威最准确的原著中深刻领会其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问卷调查显示,广大学子读原著普遍在2—3本,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与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相结合,提升大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1)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历史雄辩地证明,广大青年学生追求理想的高度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青年学生坚定信念的程度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度。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必须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自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成才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来,就是要紧跟党的号召,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树立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成长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需要能够深入指导其成长成才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疑是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最关键一个理论支撑。新时代思想十四条方略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大学生必须践行和遵守的价值追求。

(3)加强砥砺意志品格教育

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在实现理想的行动中能够持之以恒,不畏困难,坚持到底。一个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人,他决不会因有所成功而骄傲;也决不会因有所失败而气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青年学生要把远大志向变成现实,必须有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广大青年学生一定要砥砺品格、锲而不舍、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品质迎接每一个挑战。

(4)加强责任担当教育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广大青年大学生出生和生长这样在一个这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必须勇挑重担,加强责任与担当。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是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也是党和人民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在党的领导下勇做时代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共同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舞台上书写华丽青春、创造辉煌人生。这些要求既是以习近平同为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也是广大青年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三)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积极融入社会生活实践,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解决具体问题,扩大融入,久久为功

只有社会实践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根发芽的根本途径,大学生也只有亲自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解决具体问题,才能转化为具体的力量。

第一,弘扬勤奋学风,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一个青年大学生都应该弘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放在第一位。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当前,大学生在读书期间,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考研、专升本、四六级、托福GRE、奖学金、学业评价、入党,都与学习密切相关。广大青年大学生向书本学、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第二,知行合一,强化大学生微观行为认同。

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时代的精神宝库,在践行中必须联系实际。高校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在在衣、食、住、行方面中主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使其成为广大学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自觉。鼓励大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校史馆、图书馆,校外纪念馆、博物馆、创新创业与志愿服务基地,以及社区文化广场、居民活动室等硬件设施,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魅力。

第三,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在创新中践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青年大学生应当树立新时代主人翁意识,应该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進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中增长智慧才干,在创新中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魅力。

(四)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一体化”育人机制构建

积极构建“一体化”育人机制对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影响。高校的党建、科研、后勤、心理、资助等部门都可以在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中发挥作用。

毫无疑问,大学期间与大学生接触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辅导员。按照教育部43号令的要求,选拨配强优秀的高校辅导员辅导员,这样辅导员才能够在日常接触中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新时代思想。党务部门可以从学生党员选拔培养入手,建设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树立党员在大学生中的威望,增强大学生对共产党员的敬仰,继而增强学习践行党的理论的自觉性。科研部门可以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实施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计划,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充分发挥后勤、图书馆、心理、资助等部门等各类服务岗位的育人功能,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 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讲话[N].人民日报,2017-05-04.

[7] 习近平在庆祝中共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6:27.

基金项目:文章是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2019年度辅导员课题“推进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径与机制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由云南省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大学)资助,项目编号:19FDYA01)。

作者简介:史朝伟(1974- ),男,河南汝州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蒋芳(1973- ),女,云南曲靖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推荐访问: 践行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路径 思想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