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主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形成和发展乃至成熟完备的主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特点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具有重大的现实启发意义。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抓住了先进性,体现了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完美地融合了科学性和革命性。
[关键词]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特点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1]毛泽东建党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形成并主要的发展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民主革命时期,因而具有不同于以往的“非常不同的形式”、“非常不同的内容”。而这些也正是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特点。即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种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其中不同于以往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理论的形式和内容都构成了其自身的特点。
一、抓住先进性
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抓住了党的“先进性”这一核心问题,指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2]。
工人阶级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最先进的阶级,但党不是工人阶级的全部,而是由其中最先进的分子组成,因而,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前进方向的引领者。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中国国情等因素的影响下,无产阶级先锋队如何使自己保持这种先锋队性质,保持成为中华民族前进方向的引领者,即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以带领人民取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从而解放自己的任务就成了中国革命问题的核心。这个问题即党的建设问题。因而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党的建设问题实质上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毛泽东紧紧抓住了这一问题的核心,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与特点,从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创造了一系列的加强先进性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强调要着重从思想上保持党的先进性,不仅要从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要用先进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和在其指导下的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来教育全党,使全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优良的作风,始终保持了党的先锋队性质,进而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体现时代性
“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作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产物,必然也深深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从国际上来看,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形成具有较高的历史起点。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相比较,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成立的,布尔什维克党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榜样,因而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以列宁的建党学说为指导原则进行党的自身建设的。党的建设一开始就是在这样一种起点上进行的,从而使得毛泽东建党思想在一个较高的历史起点上产生。
从国内来看,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中国历史的特点。毛泽东建党思想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特殊性:毛泽东建党思想是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占大多数的条件下,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进行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在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实践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三、富有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创新的内容,是我们创新的典范。
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最突出的创新性就在于它“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3] 以创新解决了在长期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在理论上,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从多个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学说的理论宝库。首先,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两个先锋队”的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其次,为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提出了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思想,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强调党员要首先从思想上入党,进而提出了思想建党的主要原则、基本内容、重要形式和基本方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问题。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最突出的创造性特点。再次,提出党的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关系。第四,第一次明确地从理论上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指出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第五,论述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第六,提出了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第七,确立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集体领导的领导制度。第八,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仅创新了党的建设理论,而且在实践中也有许多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党内团结。其次,毛泽东把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联系起来,通过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进行政治路线教育来团结全党,引领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创造了党的建设的新思路。再次,创造了把支部建在连上,以“整党”的形式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建设的新途径。第四,毛泽东还创立了党内团结的新方法,提出处理党内矛盾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四、融合科学性与革命性
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作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样是被中国革命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其理论基础的科学性。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是以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构成了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哲学基础。其次,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科学性还表现在它内容的逻辑性上:中国革命需要建立一个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它应该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应该在革命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先进性质并不断自我完善以带领人民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进而最终解放自己。
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在它的实践性上。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不是单纯地为了建设一个党而建党,因为政党是阶级的产物,是有阶级的目标和任务的,共产党的目标就是带领人民实现自己的解放,这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是要求彻底地消灭剥削和压迫。
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是共产党实现革命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也是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科学性得到检验的过程,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就这样被统一起来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A].秦立海.《论毛泽东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7.
[3]时希平,张严.《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人民出版社2006:56
[作者简介]李键彩(1981.1—),女,东北大学文法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尹永奇(1981.11—),男,硕士,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办事处科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荐访问: 民主革命 建党 时期 思想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