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具体如下。
(一)课前教师要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巧
在多媒体教学中,PPT课件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在制作时需注意:(1)关于字体,每页字数不宜过多,字体字号虽没有特定大小,但需要考虑教室投影效果等因素,进行适当调节。(2)关于颜色,字体颜色可根据内容进行混搭,以起到突出强调的效果。(3)关于动画,课件播放过程可适当增添动画,避免整页直接显示,通过适当的动画效果分步展示教学内容,在不影响主旨表达的前提下,通过分步展示,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4)关于视频,应尽量使用嵌入式,以免课上播放不顺畅,影响课堂节奏。(5)教学课件要与时俱进,教师在课件制作时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二)课上教师要坚持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掌握多媒体教学的节奏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者,教师要提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知识点环环相扣,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4]。比如,对于动力学综合问题,既涉及静力学的受力分析,又涉及运动学的运动状态分析,过程复杂,规律难以掌握,因此,教师要善于揭示矛盾点,也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突出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堅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交流,采用讨论、提问、课堂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笔者在讲解静力学问题时,常采用经典例题集体讨论方式,将学生在受力分析图中出现的错画、漏画、多画力等现象进行集中展示,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并归纳总结,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教师一定要掌握多媒体教学节奏[5]。首先,需适当控制讲课节奏,可以提问方式设计知识连接点,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翻阅课件,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翻页频率不宜过快,翻页间隙教师可对课件内容做些必要的讲解和补充,这样不仅可以留些许时间给爱记笔记的学生,也可以加深那些不喜欢记笔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课后教师要及时优化多媒体课件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常因电脑系统、软件版本等因素,出现播放不顺畅或者公式乱码等现象,教师应在课后及时调整,以保证课件在以后可顺利播放,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前预设的教学进度,对于笔者这样年轻教师难免会出现把控不到位的现象,这时就需要课后及时调整,以便与下次课更好地衔接。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理论力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媒体有着其突出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时常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通过不断优化多媒体课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启圣,余国江,王修武,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力学课程模块化改革研究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2018(5):121-126.
[2]郭易圆,彭慧莲,王琪.理论力学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2012(3):70-73.
[3]倪骁慧.新工科背景下理论力学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筑,2019(3):238-239.
[4]李永胜.浅论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主体地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8-79.
[5]张春梅,李松,张纳温,等.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10):104-105.
编辑 武生智
推荐访问: 几点 浅谈 力学 多媒体教学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