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探索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探索

时间:2022-03-02 00:19:57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F]׮;M{M49ii_o駏駟iuZ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以“网络工程”“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和“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等几个主要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任务,在教学中选用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实践和演示等方法完成项目内容。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图片、视频和动画等,模拟营造实际工作环境。这几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优点有很多,但也有一些缺点和局限性,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所要讲述的课程内容特点,有选择性地加以应用。

例如,“网络工程”项目中涉及优秀案例分析时可采用图片、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

3.理论教学法。课堂理论教学的优点是教授信息量大、授课速度快;缺点是课堂教学内容往往很枯燥无味,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缺少主动参与的机会和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采取将理论知识穿插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同时,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以避免陷于长时间的纯理论灌输式教学。

例如,所有项目中涉及理论知识点的部分,就可采用理论教学法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加以实施。

4.实训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就是在前期的课堂教学中,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再通过实践训练,在具体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教学。一方面,根据项目中实训环节设置的一系列知识拓展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完成既有知识的再拓展,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项目中的实训环节,训练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实践教学法主要安排在课内实践和课外集中实践阶段。

例如,每一个项目中的实践部分,都要带学生在实训室进行。

(三)实施手段

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课程系统化以及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3]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可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等场所完成,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设计及现有资源,完成相应的教学过程。

1.理实一体化。采取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一体化的教学原则,做到讲授、示范和实践三者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获得从事建筑建设设备监控相关职业岗位工作所必需的设计施工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

2.以问题为导向。课程教学应注重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或任务为项目教学平台,以问题的导向性学习为重要手段,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将理论讲授、演练示范、小组讨论、实际操作和课后收集资讯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任务驱动学习。每一个课程项目至少设置一个任务,按照资讯、讨论、决策、行动和检查等几个固定阶段展开,引导并启发学生自觉利用所学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任务中出现的问题,并最终完成任务。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项目化课程的考核评价

(一)考核方式

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4]通过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和职业语言表达能力。

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项目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的模式。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学生实践教学体会、基本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等,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

此外,还应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以特别鼓励,从而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考核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应全面开放,以模块带动知识点的学习。

(二)考核标准

依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考核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监督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主,围绕核心技术技能,注重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鼓励学生自我评价,重视企业兼职教师的考核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客观、实际。

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的方法,从任务完成情况、日常学习态度及终期考核等三方面进行。各类评价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1.任务完成(45 %)。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教师评价结合学生自评占40 %。

评价中主要注意以下内容:(1)通过角色扮演过程中,对角色的掌控能力、对任务问题的诠释程度、小组成员的配合情况和小组成员参与态度等,来获得相应分数;(2)通过项目完成情况、对项目任务的解释和小组成员参与情况等方面,获取相应分数。

在教师引导监督下,其他学生根据任务报告进行互评占5 %,由小组负责人负责收集本组成员的相互评价

2.日常性评价(5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涉及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准确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实验或实训实际操作表现,等等。

3.终期评价(50 %)。到学期末,从已经建立的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采用试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试,用于评价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企业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背景下,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需求,本文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对“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设计,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探索了有效的路径。然而,项目化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会一劳永逸,今后还需要广大教师进行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邓文达,邓宁,肖立英.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翁荟黎.高职《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课程教学探讨[J].俪人:教师,2015(12):419-420.

[3] 王黎,蔺琎.质量功能展开基础上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J].机械管理开发,2012(5):165-167.

[4] 唐铁斌.基于CDIO理念的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29-30.

[责任编辑 盛 艳]

推荐访问: 教学法 网络工程 综合布线 课程设计 探索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