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KANO模型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KANO模型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3-02 00:25:32 来源:网友投稿

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本次调研结果中有两项反向结果值得关注,分别为课前预习时“针对老师提出的一个学术名词或思考题,进行自我网络检索学习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自学。”和课后作业以打卡形式每天提交手绘练习。反向结果说明对于这两种教学方式学生不喜欢,无法接受,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中需要避免。由此可见,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倾向于引导式教学。针对于课后大量的手绘练习,学生希望能够有宽松自由的练习时间。

第二,在调查结果中有两种教学方式属于期待属性,分别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亲自为学生演示绘画技法的表达方法。”与课后“老师的尸P丁课件、学习资料等会共享在微信群(为课程建立的班课群),学生课随时查阅。”说明这两项教学方法的提供能极大提升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重点应用。

第三,调查中有9项教学方式属于魅力属性,魅力属性属于锦上添花的功能属性。特别需要关注better-worse系数大于平均值的教学方法,如组织学生课堂研讨、教师差异化辅导、对手绘作业通过互评的方式进行技法心得交流,加强这些教学方法可消除学生的不满意程度,同时大大提升学生的正向学习体验。

第四,在20种教学方式中,有7项无差异属性,即学生对于这7种教学方式无感,无论提供与否,都不会影响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满意度。所以,对于这7种教学方式,教师不必花费过多心思设计,在教学需要时灵活安排即可。

综上分析,以工科背景进入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大一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方面,他们秉承工科背景严谨的学习态度,期望得到老师在专业知识方面亲授的帮助;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研讨式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乐于互相交流,在经验分享中获取知识。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帮助学生从工科思维良好地过渡到艺术设计类具有创造性、设计思维的专业人才。

4 结论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于不断地训练与思考,在于对知识的兴趣与深入探索。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6]。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有效地教学变革,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方式与内容,提高学生课堂体验满意度,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当下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KANO模型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方法,为教师在实施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帮助教师获取学生期待的授课方式或学习方法,有效地辅助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对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有着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寻.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语——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3):13-24.

[2]赵文杰,冯侨华,张玉萍,基于构建性学习的“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理论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习究与评估),2019(04):24-26.

[3]黄光龙,张欣.基于KANO模型与TRIZ理论的用户需求分析——以产品设计为例[J].工业设计,2018(12): 152-154.

[4]任丽平,张晓敏,管兰芳,朱天宇,王柳行,基于KANO模型的高校教师课蝉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 (06):49-50+102.

[5]孔造杰,赵啸天,李斌,耿立沙.基于KANO-效用理论的产品创新需求筛选方法[J].制造业自动化,2019,41 (02):19-23.

[6]侯亚婧.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创新思维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品鉴,2017(06):348-349.

推荐访问: 模型 研究 教学中 KANO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