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前复习总结出三步法,对有志于自学成才的朋友来说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自学成才 学习方法
每一位有志于自学成才的朋友都想找到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复习迎考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如没有通盘的打算和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会使学习陷入困境,欲速则不达。而一旦你掌握了好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则会使自己的复习事半功倍。本文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前复习总结出三步法,与大家分享。
第一步:熟悉教材,梳理全书的知识要点。全书一共十六章,大约花一周左右的时间,把课本从头到尾看一遍。在看书的过程中,归纳出各章的重点和难点,用笔记本摘抄下来,便于在后面做历年真题过程中对它们各个击破。对于需要识记的知识点,例如第一章中的"机器的四大组成部分"、"加工单元体~零件"和"运动单元体~构件"等知识点,将它们汇总整理成小册子,随身携带,随时记忆。识记的知识点一定要牢固掌握,在考试中占的分值较多,是考试通过的基础。
第二步:做3~5套歷年真题。在对全书的知识点有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做真题能检验知识点掌握的程度。由于考试的题型是相对固定的,所以有规律可循。下面对试题中各题型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分析。第一大题:选择题(20小题40分);第二大题:填空题(10小题10分)。这两大题考查识记的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这些知识点分散在各个章节,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将它们烂熟于胸是相当重要的。第三大题:分析题(2小题12分)。其第1小题考第八章齿轮传动和第九章蜗杆传动中的轮齿轴向力方向和圆周力方向、转向和螺旋线方向的判定。应找到相应的章节,把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的受力方向判断对比记忆,熟练运用"左右手定则"。第2小题考查第六章联接中的普通螺栓和铰制孔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应熟练掌握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公式,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理解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第四大题:计算题(4小题24分)。4个小题题型一般相对稳定。1、机构自由度的计算;2、标准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3、轮系传动比的计算;4、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及寿命的计算。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要求熟练掌握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低副和高副的判断和处理方法;标准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要熟记标准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的计算公式;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要分清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掌握正负号的判断方法,根据轮系中各齿轮转速的关系,计算出传动比;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及寿命的计算除了要记住公式外,还要掌握内部轴向力、紧边、松边的判断方法。第五大题:设计题(2小题14分),第1小题考查平面四杆机构或凸轮机构的设计。复习时能把第三章和第四章中要求设计的图默画出来,理解作图原理,记下作图步骤,那这道题就如探囊取物了。第2 小题考轴系结构图的改错。复习时要理解轴系结构图的画法,归纳图中易出错的地方,理解错误的原因。总之,从考题入手,做到有的放矢,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复习效率。
第三步;考试技巧。考试前几天回到课本上来,查漏补缺。特别是选择和填空题的识记要准确。考试前要建立信心。《孙子兵法》中有"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良好的心里素质也是成败的关键。当你踏踏实实做好了考前复习后,进入
考场前可以用心理暗示法来建立信心。对自己说些鼓励的话如:"我已经准备好了"、"相信自己,我能做好的",这样可以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作弊上,它会使你的解题思路短路,增加紧张感,影响考试成绩。考试时先浏览全卷题目,大体了解哪些题是自己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点,,哪些是自己的难点,初步分配时间,从选择题做起。选择题比较容易,分值又较高,可以稳定情绪。做分析题和计算题时要仔细审题,避免用错公式,答非所问。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我们考完估分感觉较好,但实际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对于不会做的计算题,要把一些必要的简单步骤写出来,因为阅卷按步骤给分,有可能就是这一分、两分影响你通过考试。不要急于交卷,重视检查,尽量避免因计算等偶然原因引起的失分。
有了基础知识的扎实识记,对历年真题的深入分析和科学的考试技巧,相信大家一定能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推荐访问: 步法 考前 机械设计 复习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