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适合学生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本文通过减速器项目教学的教学案例说明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减速器专业课教学 学习积极性
按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这样一种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走出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知识积累的老路子,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在减速器的教学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成效。
一、减速器教学内容分析:
减速器是由封闭在刚性壳内所有齿轮的传动组成的一独立完整的机构。它包括了机械传动中齿轮、轴、轴承、联接等一系列内容,而齿轮传动是应用极为广泛和特别重要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因此,减速器常作为机械类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经常作为机械设计课程的课程设计内容,而作为职中的学生,由于学生的基础限制和大纲的要求,往往不作专门讨论,然而由于减速器的应用的广泛性和作为机械的典型性,不论是在零件图的教学上,还是在机械基础的教学上,很多老师都会以减速器为例进行教学。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同学来说无异于天书,因为涉及的内容较多。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宗旨的前提下,我们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际知识,我们进行了减速器项目教学的尝试。对象为中职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学习了机械制图和机械基础课程后。目的:进一步加深对机械基础课的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进一步掌握零件图的绘制和识读及识读装配图的基本方法,并能进一步扩展学生认识其它相关的学科,为学生创新机械打下基础。
二、减速器教学片断及反思
由于学生在机械基础中已学过了减速器中的有关的机械知识,包括减速器类型、减速器的减速原理、而在制图课程中学过了零件的表达方法,及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读图方法。我们通过减速器的项目教学只是将先前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和生产化,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于是设想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既设定了以下几个任务:了解当前减速器的主要品牌和种类、应用场合,主要生产厂家,价格等,二是能正确拆卸减速器模型。三是正确安装好减速器。四是掌握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五是读懂减速器的装配图。
片断一:请各组的同学推荐代表分别将本组同学查找到的的关于减速器的知识和同学共享。其他同学听完后,可以作补充。第一组代表请表述出减速器的在生产中的应用。第二组回答生产厂家,第三组同学回答减速器的类型。第四组同学表述减速器的发展。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每组学生的表述均准确无误,而且内容详细、叙述清楚,充分展现了推荐代表准备的充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而且第三组的同学做了精美的PPT来表述减速器的类型,不但罗列了书上的各种类型,而且有了很大的拓展,除了介绍常见的分类⑴摆线针轮减速机⑵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器 ⑶行星齿轮减速机 ⑷软齿面减速机 ⑸三环减速机 ⑹起重机减速机 ⑺蜗杆减速机 ⑻轴装式硬齿面减速机 ⑼无级变速器。还有按减速器的传动比分类分成的三类每类又分别有13种、14种和8种机型。并且还将一级减速器、二级减速器、三级减速器的各级传动比均有表述。PPT图文并茂,极为吸引眼球。出现的问题是:在代表同学回答时,总有几个人漫不经心,完全是置身事外的态度。
反思:一、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对同学是有相当的吸引力的,我们平时总是抱怨职中的学生基础差,不好学,不乐学,教不会。只是作为老师,我们挖掘不够,其实很多同学能熟练应用网络进行自主的学习。二:密切与企业的合作,掌握最先进的工艺知识,掌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不一定只能在实体企业中获得,我们老师需要更多的时间上网充电。三:毕竟是职中的学生,总有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不够,但怎样发挥每个同学的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否则,认真的同学强者恒强,不想学的同学弱者更弱。
片断二:同学埋头将减速器的模型进行拆卸,由于设备的限制,每五个同学有一个减速器的模型,但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小心地将减速器零件一个个地解体。每组同学根据任务,均进行了再次分工,每位学生均有任务,认真地画出减速器箱体、箱盖、轴、齿轮的零件草图。出现的问题是:零件杂乱地堆放在桌子上,个别同学开始拿着小零件打闹。
反思:一:虽然不是所有的同学均能说明减速器的传动原理、减速原理,但是我能肯定每个同学均能将减速器拆卸。二:在同学自主学习的同时,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问题,帮助学生一起解决问题,零件的凌乱堆放会影响接下来的装配,可引导学生将拆下来的零件标好号,有秩序地放置。三:怎样让少数调皮捣蛋的同学把精力放到课堂上的问题值得探讨。
片断三:减速器的装配图对职中的学生来说是较高的要求,在制图课的教学中是作为教学难点来处理的。而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有80%的同学能根据装配过程在减速器的装配图上找到相应的零件,以及说出相联接零件的联接方式,20%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正确地识读装配图,并能进一步明确装配图的组成,装配图与零件图的区别。
反思: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
我们总是埋怨的职校生基础差,智力一般,对专业理论的学习是越学越怕。越学越糊涂。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专业理论课的学习,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没见到过的机器,讲他的组成、性质、特点、原理等,就象是电视讲话,我想就是再好的播音员,也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这个项目的教学上,虽然减速器对同学来说也是一个陌生的机器,但通过学生的自主地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自己动手拆装减速器,再识读其装配图,一切竞是那么自然,水到渠成一般。实践证明,每位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的课堂中,都独立承担一项或多项具体的子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工作责任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突破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体验了成功感,学生自己驾驭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关文信等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机电技术应用会刊[J].北京:2005 .
[3] 杨建明.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 关雄飞.数控加工技术综合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王吉庆. 任务驱动之我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7
[6] 马成荣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2008、1、5
推荐访问: 实效性 课教学 驱动 理论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