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目前,随着高职教育中“双元制”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非常有利发展环境,但是由于我国引入双元制教学较晚,且高职教育在我国也刚刚得到发展,因此在进行双元制教学改革中还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为双元制中的主要部分即是企业参与教学的方式,但是由于企业的参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结合所以我们的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双元制教学改革中企业的参与是非常重要且有待于发展的。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企业参与
一、“双元制”教学改革分析
“双元制”是引进德国的成形的职业教育理念,而随着“双元制”教学在我国的逐渐发展,越来越来多的教学改革也随之而来,依据企业需要进行专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参与教育的重要性便随之加深,因为,我们要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市场经济,因此说我们的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企业的参与,包括课程的选定,课程的讲授以及相关的专业性的实践类课程,在企业人员的参与下,我们的学生就能更快更准确的掌握其核心功能,并且向之努力。
双元制中提到了企业参与教学的基本概念,而且在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可以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全方位、多层面参与职业教育,而学校在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发挥自身的优点,积极进行教育教育改革,将人才培养工作放到按需培养、技术过硬、求真务实的企业需求上来,这就充分的将校企结合,从而达到了双元制的教育教学目的。
二、双元制教学改革中的课程定位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育以高等教育为主,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最近几年里我国的高等职业类的教育成为了我们要发展的重点,毕竟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是要直接进入企业的一线或技术领域中,但是只会理论知识,不能够实际动手是企业中最不能接受的,因此,现在的招聘单位会经常在招聘需知中标注到有实践经验者优先等等,因此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进行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时,我们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是在企业的参与下确定课程及课程内容的侧点。比如说,我们这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选课方式,在过去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所选择的专业课程有: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创新设计、电路与电机、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传感器应用,此外还有公共政治课、大学语文、外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控技术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所有的这些课程基本上都要学习,但学生在校的时间仅为三年,因为是高职高专类学生,所以这些课程对于这些高职类学生来说并不全是十分必要的,而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们在一些基础类课程不能够删减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跟据我们所对应企业的人才需要对一些专业课程进行删减或增加,尤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便使得我们的课程有了一个更好的定位,我们的培养工作也有了一个方向,使我们的培养和学生的学习能够少走些弯路。从而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成为更好的合作者。
三、双元制教学改革中的企业资源的发挥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学校的师资有多么的丰富,也达不到真正的人才培养需求,因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的实验室、实训室只能够将企业中的一部分技术传授给学生,但是与企业中的实际工作仍然有一点的差距,因此,要想将双元制教学改革进行下去,我们就需要充分的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因为企业中不仅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也具有先进的生产知识,这些是学校内完全不可能达到的一个水平线,而企业中的物理设施和技术如果能够与学校的知识体系相结合,便能生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即双元制教育教学体系,学生在此既学会了如何生产,也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而达到了我们的人才培养目的,也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四、如何才能更好的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
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双元制教育教育改革中,比较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将学校与企业充分的结合,发挥共同的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其实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一个问题,其一要有国家的政策扶持,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所有的合作过程便有规可循。校企之间的合作便不是遥不可及。其二,是企业的需求,在校企合作这一块,要想得到企业的合作,那么企业本身要对欲培养的人才有需求量,才会有合作的可能性,而如何在多家企业中选择最合适的,就要对企业的需求有一个质和量的分析评估,才能确定下来我们的合作企业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三,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我们要培养的人才要技术上过硬,品德上优良的技术性人才,因此在我们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在校期间对学生的岗位责任进行培养和教育,使学生学会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对岗位的认识。培养出高品德、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双元制教学改革对于我们高职类院校来讲,是势在必行的。因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创建双元制教学改革既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大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建立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培养市场和企业真正需求的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李乐琳,李国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 赵希田,常永青。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职教论坛,2009
[3] 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4] 高育奇,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7
[5] 石伟平,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 约阿西姆•H.克诺尔.西德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推荐访问: 教学改革 重要性 参与 企业 双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