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时间:2022-03-03 09:35:2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传播环保知识,进行环保教育,使學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学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现在教材中有关环保的知识内容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环保教育;渗透策略

近些年,一些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环保问题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因此,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法制教育己显得特别重要。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挖掘教材,树立意识

1.大气污染和酸雨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废气,特别是有毒的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消除一氧化碳造成的污染,必须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及工业废气须经过处理再排放。其次是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污染。汽车的尾气、矿物质燃烧、含硫煤炭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等化工厂产生废气等都是重要污染源。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可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可使建筑材料或古文物被腐蚀:工业机械腐蚀、寿命大大缩短等。

2.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的短缺及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使学生明白要养成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的好习惯。还要适时引导学生发现目前造成水污染的来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重金属(如废旧干电池随意丢弃)对水体污染,通过水的载体造成人体的中毒效应等。教学中可结合水体污染的成因,教师要因地制宜地联系实际,可结合当地水体污染的案例进行剖析及污水处理厂一系列程序及过程;也可结合相关视频材料进行教学。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温室效应

首先,让学生意识到导致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有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等。另外,人类的活动加剧温室效应的产生。如森林、植被的大面积毁坏;绿色植物的减少。破坏自然界固有的循环体系,导致二氧化碳不断增加,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要消除这些危害,最有效的措施是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寻找新的无污染的替代能源燃料,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等。

二、借助实验,强化认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不仅占据着较大比重,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何借助实验教学,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环保理念,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多元思想,从理念和意识等多个层面着手,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积极改进,进行“绿色化学”设计,让整个过程尽量减少污染,保证整个实验教学的无污染化,用真正的行动为学生环保理念的树立进行示范,引导学生树立或端正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环保举措,切实树立环保理念。

我一直较为认同初中化学实验在学生环保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致力于对初中化学中的实验进行绿色设计和改进,保证初中化学实验无污染化。例如,在进行“氧气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等初中化学实验中,我就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多个方面出发,对化学实验进行了绿色化处理,对实验操作中的一些药品用量,尽量保证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不多放,培养学生定量意识,为实验无污染化奠定基础。这一举措,有效增进了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环保行为的重视程度,切实增强了学生环保理念。

三、链接生活,讲解知识

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而言,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甚至可以说,学生生活经验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要想借助初中化学教学,促进学生环保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深刻了解学生各方面需求,因人施策,因况而变,增进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具体来讲,本研究认为开展带有浓重生活意味的初中化学知识与环保教育专题讲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方式。

例如,以“爱护水资源”为主题,就开展了环保专题知识讲座。为了让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状况形成较为清晰的了解,并对水资源污染及其防治形成认知,我以讲座形式,为学生讲解了“我国、世界水资源现状”、“水污染成因及防治措施”两个主要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讲解过程中,我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其充分体验和联系身边的水污染情况,进行生活链接,不仅引导学生有效掌握了相关知识点,更是促进了学生环保教育理念。

四、开展活动,增进实践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在这些活动中,要十分注意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创设一种人人参与的环境和气氛,让每位参与者真正动起来,不仅是动口动手,更重要的是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真正思考人的作用和责任。如组织学生参观化肥厂、造纸厂等,当学生观察到排放出来的废水,使周围的水变色,使池塘中、小河中的鱼虾死亡现象时。不仅感到污染就在自己身边,而且还认识到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污染,找出污染引起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污染的危害性,从而增强消除污染的决心。事后,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事先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这样在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化学与环保关系密切,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化学教师要尽量因地制宜地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保护环境,美化地球,让我们周围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

参考文献

[1]高晓红.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7(29).

[2]鞠卫东.浅谈初中化学与环保教育的结合[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11).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淌塘中学)

推荐访问: 浅谈 渗透 环保 初中化学 教育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