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物联网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密码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通讯的综合性新型课程,它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全面,因此,也对主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这门课程教学和教纲的客观现状出发,来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该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改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物联网 改革 教学改进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150-01
物联网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专业方向,由于它相对于传统的互联网而言增加了感知层,因此显得更加神奇。物联网信息安全相对于已经存在的互联网信息安全而言,又多了些新鲜元素的加入,主要是感知层设备和通讯的安全。由于物联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教学体制需要改进。
一、物联网信息安全的教学现状
1.学生对课程的困惑
对于物联网专业的学生而言,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物联网信息安全和互联网信息安全到底有什么区别。他们往往是非常困惑的,分不清它们的区别,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把它们两者分开来讲。因此,在给学生传授这门课程的开始,就要明确告诉学生两者的区别。从讲课的经验来看,传统的文字表述或者PPT表述都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以Flash动画或短片的形式传达效果更佳。
此外,学生对于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处也不是很了解,因为从上课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系统居然没有装安全软件。这部分学生中有人表示从未中过病毒,也未被人攻击过,所以,安全没有必要。
2.教师对知识的全面把握
物联网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到密码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电子通讯等多门学科专业领域的课程,它需要教師自身的专业知识非常广泛,因此,对主讲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非常高。主讲教师必须自己全方面的掌握了这些专业知识,更全更新去了解物联网信息安全动态,才能更好的传达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的不断充电、更新已有知识。
3.实验环境的局限性
除了学生的不理解,教师专业功底的自我加强,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硬性条件就是:实验室操作环境的局限性。目前,这门课程的实验课基本是在实验室虚拟机上模拟操作,最开始学生还有点兴趣,基本一次课两个小时左右,学生的兴趣就快消失了。
大部分的高校实验现状是关断了实验室外网的,对于一般的编程或课程设计类课程影响不大,但是对于物联网信息安全类课程,没有实际的感知层设备,没有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可供攻击的网站,确实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
4.学生的主观原因
此外,有一部分学生的前期专业功底没打好,导致非对称密码学这一部分内容听不懂,后面就不愿意听;有些学生沉迷于手机创建的互联网,上理论课不听,上实验课更不主动去动手操作。这些都造成了上好这门课程的难度。
二、物联网信息安全的教纲现状
物联网信息安全这门课程一般是在大三下学期开设,放到这个学期来学习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合理的。但是,要学好物联网信息安全,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功底,因为密码学是整个信息安全的核心内容。高等数学、概率论与统计、线性代数这些课程在低年级的时候必须要掌握好。可是,有些高校物联网专业却没有系统学习概率论这些课程,这就给物联网信息安全课程的学习带来了隐患。另外,计算机网络、通讯原理、高级编程语言也必须要掌握,缺一不可;数据库理论和网站的开发也需要了解,因为在攻击网站或数据库时,如果没有专业功底,无法理解其中的原理。
三、教学改进建议
1.传达安全隐患无时不在
在给学生讲授这门课程的开始,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网络上安全隐患无时不在,不论是物联网最低层的感知层,还是中间的传输层,或是最高的应用层。小,则信息丢失;大,则经济利益损失惨重。并且,拿出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不注意安全带来的严重后果。
2.教师跟上科技的进步
教师首先要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从基本的加解密原理,再到网络攻防技术。同时,经常逛逛黑客论坛和贴吧,关注黑客微信群和最新技术。在上课的时候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接触与物联网信息安全相关的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加入到中国黑客联盟,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学习。
时时发生的黑客攻击事件可以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激起学生求识的欲望。
此外,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有必要让学生了解,避免学生走入歧途。
3.教学大纲的改革
学校在编写教学体制大纲时,一定要明确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在低年级学习期间,类似概率论、数据库原理、高级程序设计(任何一种编程语言都可以)、计算机网络、通讯原理等这些基础课程,必须全面系统的学习掌握。
4.实验环境的改善
开放外网是一个必需引起重视的问题。在这个智能手机横行的时代,断开实验室外网的意义真的没有那么大了。相反,如果教师创建几个可供学生实验去攻击的网站,通过外网学生能访问到,并且能对网站的相关漏洞发起攻击,这样能大大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在上实验课时由于学生较多,并且解决单个学生的问题往往耗时较长的情况下,教师未必能及时回答每个学生的问题。开放了外网,学生可以很方便的自己去搜索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四、邀请安全有关公司人员介绍实例
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师的人脉资源,邀请与物联网信息安全相关的公司一些了解安全事件实例的专业人员,来给学生讲解系统如何被攻陷,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以及相关公司正在进行的相关产品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去参观或者参与有关项目产品的开发。相比于单个教师的讲授,这种形式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巨大的。
五、课程的应用前景传达
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往往不知道学习了这门课程有什么用,也不知道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或者说以后就业可以应聘哪些公司的哪些岗位。因此,上课过程中可以引导性的告诉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可以应对哪些工作,从事哪方面的研究,或者可以去哪些高校继续该领域的深造。这些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都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参考文献
[1]邓淼磊, 刘宏月. 对物联网安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3):78-79.
[2]王兴华. 物联网信息安全解决方案[J]. 科技资讯, 2014, 12(16):12-12.
[3]王晓媛. 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发展浅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1):38-39.
[4]王龙.物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44):00234-00235.
推荐访问: 信息安全 联网 课程改革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