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剪影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剪影

时间:2022-03-05 08:29:49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iv]?}mӭӯ?teHEd0计划报告经过层层选拔获得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设立的博士研究生2010跨学科项目经费;荣获佛罗里达大学2008~2010年优秀学术成就奖、2007~2010年研究生会会议旅行资助奖,担任2009年佛罗里达大学研究生会多学科合作研讨会筹委会委员,并被工程学院提名为佛罗里达大学Alec Courtelis Award候选人。

我年少之时读《爱因斯坦传》,深受启发,立志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等我长大之后,很多跟我有同样志向的人都渐渐为了自己的生活而不再坚持。当钱学森去世后,大家发出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在近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却没能再出现像钱学森那样的学术大师呢?前段时间,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曾说,中国本土的诺贝尔奖得主很有可能出现在生物领域的归国青年人才中。我希望我会成为那个人。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颁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外学人的期望,我似乎时时听到国家对海外学子的呼唤:归来吧!

——贺建奎

贺建奎,2010年获奖者,留学美国。

1984年出生,2002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学习,并于2006年获学士学位。在中国科大学习期间,在固态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解决了量子通信中的信号噪声问题,其成果在国际物理期刊Physics Letter A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2007年留学美国莱斯大学,研究方向为交叉学科生物物理,2010年毕业,仅用3年多的时间就拿到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和导师迈克尔·蒂姆共同提出的多维向量分析成功地预测出2009~2010年冬天甲型流感的进化。目前这套方法已成为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流感疫苗设计的参考方案。将生物进化中的理论应用到国际贸易网络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抵御全球经济危机的论点。其他成果包括提出细菌获得性免疫的第一个理论分析,生物进化中的模块化定律等等。目前已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包括物理学最顶尖的杂志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论文2篇。应邀所著Modularity(《模式进化》)一书已于近日由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出版发行。研究成果被《华尔街日报》、《美国科学日报》、《中国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目前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基因测序和免疫反应。

获悉获得2009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我感到十分欣喜和荣幸,也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关心和鼓励。这既是对我以前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今后不断奋斗取得新成绩的鼓励。在此我要由衷地感谢多年来祖国对我的培养,感谢我的硕士导师邓振波教授、博士导师李连忠教授悉心的指导,并感谢研究小组全体成员的帮助合作。

在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我师从邓振波教授从事有机电致发光研究,邓教授精心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使我在硕士期间就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2007年,我来到南洋理工大学李连忠教授的研究小组开始博士课程的学习。李老师的培养使我在科研领域更上一层楼,并使我对博士的学习目标有了清晰而正确的认识。读博士就是一个锻炼(Training)的过程,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独立的科学研究人员。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学习到如何发掘有意义的研究题目,如何思考,如何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继承和发展前人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做学术研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靠团队作战,才能攻克一个个的科研难题和技术瓶颈。科学研究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9年初,我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孔静教授的研究小组访问,孔老师鼓励我勇于尝试承担新课题,使我体会到从事科学研究就如同逆水行舟,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学习,而不能在已有或是已经熟悉的领域技术上裹足不前。

一路走来,我取得的成绩和导师的培养、同学的帮助分不开。我愿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我的祖国、老师、亲朋,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时玉萌

时玉萌,2009年获奖者,留学新加坡。

1981年出生,2004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2004~2007年于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邓振波教授,从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2007年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始博士课程学习,主要从事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光电特性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材料物理领域的权威杂志如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Advanced Materials、Small、ACS Nano、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文章近20余篇。自2009年3月始,作为访问学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孔静(Kong Jing)教授研究小组从事纳米材料生长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氮化硼纳米薄膜”的研究成果已申请美国专利1项。

2009年是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400周年,也是人类登上月球40周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定为国际天文年。作为一名天文学博士生,能入选2009年度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我倍感荣幸和振奋。非常感谢国家对我们海外留学生的关怀和鼓励,今后我将以多种形式回报祖国给我的荣誉。我也非常感谢赫特福德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导师们一直以来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 ——张曾华

张曾华,2009年获奖者,留学英国。

1979年出生,2004年在烟台大学获应用物理学士学位,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天体物理硕士学位。2008年起在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攻读天体物理博士学位,所在的天体物理研究中心是英国最大的天体物理研究机构之一。主要进行褐矮星和极冷亚矮星方面的研究,此外研究还涉及极冷白矮星、地外行星和初始质量函数等方面。所在的“低质量天体研究组”是世界上最活跃的褐矮星和地外行星研究小组之一,组内成员主导了这个领域一系列世界级研究项目。目前已在SCI收录的国际顶级天体物理期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Astronomy & Astrophysics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在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并发表多篇会议文集。应邀为国家大型科学丛书《10000个科学难题·天文学卷》撰写文章。应邀为“加拿大-法国-夏威夷3.6米红外望远镜”(CFHT)加方委员会审查望远镜申请书。是2008年第10届亚洲-太平洋地区IAU大会(APRIM 2008)地方组委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并负责设计、编辑了200多页的大会手册。

推荐访问: 剪影 获得者 自费 奖学金 留学生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